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紅隧明早5點通車 張建宗:100小時完成維修,真係造咗奇蹟

(獨媒特約報導)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和多名官員下午見記者,指停止運作多日的紅磡海底隧道,配套及設施經復修後已達安全標準,將會在星期三凌晨五點重開。張建宗在記者會上多次提到,當局連續用了100小時完成維修,「真係造咗奇蹟」。他表示,希望平靜日子能繼續下去,指政府絕對是急市民所急,和以利民及便民為本,「破壞容易,建設困難」;又呼籲港人對暴力說不,「香港係我哋嘅家。」

張建宗稱當局爭分奪秒維修紅磡海底隧道。他又刻意重提,稱紅隧遭到暴徒破壞,日常近四成車流使用紅隧往來港島,「必須譴責呢啲行為」。

IMG_0352

紅磡海底隧道已停用12日,警察目前仍然包圍理大。張建宗提到,近800名人員包括外判清潔工參與紅隧的維修工程,食環署則協助清理垃圾,特別提到共收集了四十噸垃圾和廢物,「一啲都唔少。」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時刻警惕07年慘痛教訓

2003年,民主派區議會選舉大捷,那個年代一樣意氣風發,支聯會常委、沙田居民黎麗霞懸掛橫額「熱烈祝賀劉江華落選」,成為佳話。

可是,劉江華落選的錦濤選區,07年民建聯改由楊文銳上陣,擊敗03年當選的民主黨議員何淑萍。然後曾鈺成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叫做「來如春夢 去似朝露」,內文是這樣說的:

「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裏勝出的公民起動成員,除了在灣仔區的三人之外,還有他們的召集人、在中西區觀龍選區擊敗葉國謙的何秀蘭。他們四人,以及沒有當選的另兩名公民起動的候選人,都有「空降」的共同特點:在選舉前,他們從沒有在選區裏工作過。」

「四年前空降勝出的公民起動區議員,只有早已脫離了公民起動的鄭其建,以獨立人士身分競選連任,其餘都放棄了再次參選。」

「在2003年忽然參選而憑「七一效應」勝出的區議員,如果本來就沒有打算長期在社區工作的,難免更容易感到意興闌珊了。『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露無覓處』,是不是『公民起動現象』的必然規律呢?」

四年後的敗北,對民主運動傷害更大──灣仔區議會自2007年遭建制大幅收復,截至今屆之前,民主派區議員只維持1人起、2人止現狀,新當選的建制派,個個當打之年,若非今屆浪潮,單靠地區工作根本難以翻盤。

我2007年第一次接觸區議會選舉,曾鈺成的嘲諷,我記到今日。

民協區會取19席 倡還原市政局權力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選舉星期日完成投票,民協派出21人參選,19人當選。在深水埗「李鄭屋」成功連任的黨團召集人江貴生表示,在市政局殺局後,區議會更已淪為欠實權的諮詢架構,強調必須改革區政,如重奪康文和食環等範疇的權力。

副主席楊彧亦指,必須增加區議會透明度,如官方直播,及不應再讓保皇黨的衛星團體壟斷撥款,並拉近和街坊的關係,如舉行圓桌會議和舉辦公聽會。

民協主席施德來在黃大仙「東美」成功連任,表示結果反映對政府施政不滿的龐大民意,促請政府必須回應五大訴求。他提到,中共必須認真聆聽港人聲音,斥政府錯估民情,「結果話俾政府聽,不能一錯再錯。」

在深水埗「南昌東」成功連任、副主席何啟明稱,政府禁絕遊行,才會迫市民走上街頭,選舉結果更反映民意沒有逆轉。他炮轟政府與民為敵,促立即撤走理大外的警察,停止包圍行動,「同埋回應五大訴求。」

區選之後:林鄭月娥拒撤理大包圍 稱是執法行動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是在區議會選舉後首次行政會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行會前見記者,被問到會否撤除理大包圍,她重申警方進行的是執法行動,拒絕撤除圍堵,指政府的目標是和平解決事件,而政府設立的安全小組會在「合適的時間」才會進入校園。

林鄭月娥舉行行會前見記者,指區議會選舉順利進行,投票及點票有序進行。她指今次是不一樣的選舉,「可以說是排除萬難」,指11月24日前有人不斷追問是否要舉行選舉。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多次強調政府會竭盡所能,舉辦區議會選舉,政府的原則是堅守一國兩制、維護人權和法治及保持制度優勢,而選舉是重要人權。她表示政府沒有百分百信心順利舉行選舉,原因為主導權不在政府,11月24日前仍充斥不斷升級暴力,包括堵塞道路、縱火及傷人。

她感謝各方努力,包括香港市民在相對動盪的氣氛下投票,投票率非常之高。她又感謝所有候選人,無懼挑戰參與選舉,特別是部分人身安全受威脅及宣傳品受毀壞的候選人。林鄭月娥恭賀當選的候選人,寄望新一屆區議員擔當重要責任。

林鄭月娥最後感謝即將完成任期的區議員、區議會主席、選舉管理委員會及3萬多名協助選舉的公務員。她重申會加強與區議會合作,共同解決市民關心的問題。

逾百名民主派候任區議員齊集理大外 五人入校交涉 拯救被困「手足」

(獨媒特約報導)理大被圍困已踏入第八日,消息指現時還有約20至30人留守校內。昨日民主派於區議會大勝,奪得388席,今日下午一眾民主派候任區議員即赴尖沙咀百周年紀念花園外,聲援理大手足,並派出五人進入理大與警方交涉,嘗試說服留守者離開。

民主派聯合要求警方撤離理大 落實五大訴求

逾百名區議會勝選人於百周年花園聚集,新民主同盟范國威讀出聯合聲明,表示昨日的區選已對特區政府發出非常清晰的聲音,顯示香港人不會屈服於暴政及警暴。他強調,民意從沒逆轉,而昨晚的勝利並無使他們忘記一眾仍被困理工大學的手足。

范國威指理大現時環境衛生日趨惡劣,不少被困人士精神緊張,正面臨人道危機,促請政府馬上勒令警方撤離理大現場,容許各方進入理大範圍進行救援,並立即回應及落實五大訴求。其後一眾候任區議員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口號,亦有人舉起「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旗幟。

警談判小組將入理大游說 :唔好誤會我哋入去目的

(獨媒特約報導)西九龍指揮官何潤勝在傍晚交代理大事件,他指一直十分擔心理大校情況,指政府已安排不同的中間人,包括學者、中學校長、救護員、社工及警方談判小組成立安全小組,準備進入校園範圍內進行游說,勸喻留守的人離開。

何潤勝指,警察一直希望以和平理性的方法處理事件,又強調「醫療行先」,會首先照顧留守者的醫療需要,不會作即時拘捕,只會如之前18歲以下人士的做法,在拍照及登記資料後便可以離開,方便日後「跟進」。他指截至現時已有1,100人和平步出校園,其中300人為18歲以下,呼籲留守的人「咗為自己,為咗屋企人,為咗朋友,盡快離開校園。」

被問及警察何時會進入校園,何潤勝指「確實時間答唔到」,僅稱是「可見的將來」。對於警方進入校園,將刺激留守者的情緒。他多次重申,警方談判組只是進行游說工作,並沒有安排拘捕行動,「唔好誤會我哋入去目的」。他指小組會儘力游說﹐是否成功要取決於留守者的態度﹐暫時亦未有清場限期。

記者:黃雅文

灣仔起步六人當選:不能讓建制派「翻盤」

(獨媒特約報導)在區選投票率達71.2%的新高下,民主派成功在多區翻盤,取得過半議席。其中灣仔區13席,民主派共取9席,「灣仔起步」10人當中,更有6人當選,包括「天后」陳鈺琳、「大坑」楊雪盈、「鵝頸」麥景星、「愛群」羅偉珊、「銅鑼灣」邱汶珊及「軒尼詩」顧國慧。

灣仔區議會在2011年為「全紅」,2015年多個獨立候選人曾搶攻灣仔,但只有楊雪盈一人成功在「大坑」突圍而出,成為議會內的唯一民主派。今屆成功連任的她凝重地表示,區議會只是社會抗爭中的其中一條支線,強調每個議席都是抗爭者用血、汗及生命換來,來屆的首要任務是不能讓建制派「翻盤」,否則只會犧牲全港市民的付出。

_DSC1498
左起:羅偉珊、楊雪盈及麥景星

【11.24區選】莊榮輝連續五度落敗 西貢區議會民主派僅未取3席

(獨媒特約報導)四度出戰區選落敗的民主黨莊榮輝,今屆第五度出選,落戶西貢區「都善」,成為民主黨唯一西貢區代表。最終,民主黨莊榮輝取得1,741票、爭取連任的專業動力張展鵬獲得2,568票,而都會駅業委會副主席、將軍澳民生關注組的李栢棠則獲得927票,張展鵬成功連任

五度落敗的莊榮輝在投票結束後未有到場監票,至於其選舉代理人則於投票結束後接近兩小時才現身點票站,有等候入場觀看點票的街坊取笑他已經棄選。莊在點票中段現身,稱尊重選民決定,認為「撞區」是其中一個落敗因素,指未來會繼續服務街坊。在公佈點票結果後,有另一候選人李栢棠的支持者激動大叫:「莊榮輝你下屆唔好再嚟鎅票」。

自2003年區議會選舉起,莊榮輝連續四屆出戰中西區區議會「堅摩」和「西環」,惟每次均以極少票數落敗對手。2003年,莊在「堅摩」以7票落敗、2007年以148票落敗,2011年轉戰「西環」,以24票不敵民建聯張國鈞,2015年再次挑戰,以113票再次敗給張國鈞,總計四次落敗總票數只有292票,而今年莊榮輝則轉戰西貢「都善」。

民建聯兵敗如山倒 李慧琼請辭不被接納

(獨媒特約報導)民建聯兵敗如山倒,今早在總部見記者,領導層面如死灰。民建聯今次區議會選舉派出181人,只拿到21個議席。主席李慧琼表示曾向中委會請辭,但不被接納。

主席李慧琼表示民建聯受到重大挫敗,向支持民建聯的市民致歉,指會繼續努力,深刻檢討。李慧琼指過去五個月社會動盪、暴力不斷,明白市民對現況不滿,民建聯尊重及接受選舉結果。她指選舉期間暴力沒有停止,民建聯的辦事處及物資受破壞,候選人及義工受暴力威嚇,競選工程難以展開,向義工致謝。

IMG_2609

李慧琼又感謝市民投票支持民建聯,表達停止暴力的訴求,期望支持民建聯的朋友不要灰心,「繼續為香港發聲,大家既聲音係唔會被忽視。」她表示會全面深刻總結、認真檢討及重新出發,團隊「唔會散」,「會更加努力服務市民」,踏實做好民生工作。

【11.24區選】堅守理大近10日無法拉票 網媒記者梁柏堅照贏

(獨媒特約報導)投票日及投票日前逾一星期不在選區,咁都贏?灣仔「大佛口」候選人梁柏堅,以網媒《米報》記者身份留守理大已近10日,他在昨日區議會選舉獲1,723票,以100票之差擊敗獲聯1,623票的民建聯李均頤。梁柏堅接受獨媒訪問,表示會堅決留守,「我哋仲未贏,呢度仲有班細路響到。」

選戰逼近仍留守理大採訪:佢哋係社會末來嘅棟樑

自命身份特殊的他,與其他區選候選人這星期的日程大有不同。正當區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眾人爭相利用僅餘時間,於街站親身接觸市民。他卻繼續以網媒《米報》記者身份,留守「與世隔絕」的理大校園內。他確定當選後,獨媒記者找到梁柏堅,談談當選感受。

梁柏堅向記者表示,自己是在警方圍堵前的周五進入理大,留守至今已近10日,但他仍未減退意。他感嘆自己是「被時間選中」,認為「留響理大比我出去揮手意義更大。」

他指被困理大多為年青人,「佢哋係社會末來嘅棟樑,唔關心佢哋,又點算叫關心街坊呢?」。面對選舉日逼近,他表示從不擔心選情受影響,認為選舉輸贏事小,更重視「做一個人最緊要,係有好嘅良心先」。他直言這是他的選舉理念,即使尚未當選,但望能身體力行。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663
  •  1664
  •  1665
  •  1666
  • 1667
  •  1668
  •  1669
  •  1670
  •  167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