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兩年半前,位於古洞的志記鎅木廠被政府收地發展,封廠逼遷的新聞佔據各大傳媒版面。不過,隨著收地已成定局,記者的報導多止於封廠一刻。大眾不再熱切關注,韓潔瑤卻沒放下攝錄機。她和攝影師傅俊偉繼續跟著木廠負責人王鴻權(權哥),聽他數算被沒收的器材、看他用僅剩的刀鋸繼續鎅木,最終花五年時間,製成紀錄長片《木送》。
「竟然可以喺戲院裡放映,係一個意外驚喜。」韓是文字記者出身,她說與其稱她為導演,「紀錄片製作人」可能更合適。像權哥一樣,她背後沒任何贊助、團體支持或發行商,拍攝、後製、向戲院爭取場次、宣傳放映,幾乎一腳踢。
「我唔係要製造英雄,都唔係要去歌頌一啲嘢。我發覺當佢(權哥)好深信一件事,佢係堅持佢整個生命,唔係一夜就熄滅⋯⋯我好想去記錄呢啲人性,或者就係個體嘅能量。」「佢係個體,但佢有佢的價值。冇集體回憶,志記就冇存在價值嗎?」
紀錄以外,她也在製作《木送》的過程之中,親身感受着個體在體制中的限制,就像權哥所經歷過的。「我有一個好處,就係面皮厚,唔會覺得自己唔得⋯⋯我就係用盡我自己嘅能力,諗到乜就做,試吓做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