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差餉物業估價署今日公布本地物業市場的供應和活動年度回顧的初步統計數字。私人住宅方面,空置率由2023年的4.1%增至4.5%,空置單位數量增加5,750個至57,900個單位。樓價方面,在2024年第四季按年下跌8.2%,是連續第三年下跌。差估署亦指,年內成交量上升23%,反映發展商「採取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
差估署數字顯示,2024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急升至24,260個,比2023年的13,840個大增近萬個。以地區計算,九龍城(啟德)為主要供應地區,其次是元朗和屯門,合計佔66%。
對於去年樓市方面,差估署指需求管理措施在2024年第一季撤銷後,曾注入短暫動力,惟外圍經濟前景不明及資金流動性收緊下,市場氣氛審慎,因而重拾跌勢。其後多次減息,加上調整按揭成數上限等措施,令市場在最後一季回穩。
租賃市場方面,差估署指受惠於政府人才政策及「轉租為買」的趨勢,第四季租金錄得3.5%按年升幅。
寫字樓逾216萬平方米樓面空置 約等於10幢I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