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陣召集人岑子杰(中)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今日與警方商討七一遊行安排,民陣召集人岑子杰表示,警方願意作彈性安排,或會開放軒尼詩道另外三條東行線。
今年七一遊行的主題為「撤回惡法 林鄭下台」,訴求亦包括撤回暴動定性、追究警察濫暴及重啟政改。岑子杰在會面前表示,民陣早於5月就七一遊行入紙申請,其時警方只堅持開放軒尼詩道三條西行線,但經過6月9日的百萬人遊行及6月16日的二百萬人遊行,以至一連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岑相信警方會「更彈性處理」有關安排,期望雙方能達成共識。
會面結束後,岑子杰表示,警方願意就當日遊行情況作彈性安排,視乎人數,有機會開放軒尼詩道另外三條東行線。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今年再次搶先申請於7月1日使用維園足球場,岑子杰指慶委會堅持使用足球場,警方要求民陣遊行於維園草地起步,岑擔心兩個活動同時舉行會導致混亂,「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強調民陣只有維園一個選擇,「但慶委會可選會展中心、亞博等表演場地」。
對於6月16日第二次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中,港鐵因人潮過多而在沒有通知警方或民陣下「飛站」,岑子杰希望港鐵能制訂更完善的人流分流安排。
(前排左起)元朗區議員陳美蓮、黃偉賢、杜嘉倫
(獨媒特約報導)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昨日突然抽起民主派提出的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動議,元朗民主派區議員黃偉賢、杜嘉倫、陳美蓮及麥業成今日到中聯辦及政府總部抗議,譴責沈豪傑強行抽走議程及禁止他們宣讀聲明是濫權之舉,抗議幕後黑手中聯辦插手議會事務。
他們手持「揪出幕後黑手 抗議干預議會」的橫額,由西環警署遊行至中聯辦抗議。民主黨黃偉賢表示,三星期前已提出動議,望在區議會會議上表達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的訴求,但一星期前,有傳媒報導指區議會主席有可能抽走有關《逃犯條例》之議程,因此民主派議員提早申請宣讀聲明。按照會議規則,只要在會議前一天提出,每人便可發表2分鐘聲明。
(左起)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朱凱廸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派於立法會大會提出廢除將中環海濱用地撥作解放軍碼頭的《2019年軍事設施禁區(修訂)令》附屬法例的議案,會上金融服務界張華峰突然提出休會辯論,如獲通過,代表法例會於6月29日自動生效。民主派議員批建制派此舉是「人多蝦人少」和「火上加油」。
公民黨郭家麒認為,建制派企圖「人多蝦人少」,令會議中止,使區諾軒無法提出廢除附屬法例的議案,郭重申將中環海濱作為解放軍的軍用碼頭,實際用途少,現時香港處於水深火熱,政府卻不嘗試減輕衝突,寄語政府不面對市民的訴求,後果嚴重。
區諾軒批評,建制派為避免討論「廢除海濱送中」議案而提出休會辯論,「搞埋啲小動作」,只會為社會製造更多衝突,引發更多市民抗議。他又指出,有網民已就29日到碼頭示威展開討論,並深信法案生效將會激發更多市民在七一上街。他批評,建制派所為只會使「社會撕裂無法修補,更令香港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朱凱廸表示,並非要制止議員使用議事規則,而是希望議會能夠討論市民關注的議題。他形容建制派所為是「火上加油」、「好要不得」。
記者:吳嘉兒
(14:24) 向G20各國領事館請願行動已結束,其中有16國接收信件,未有派員的為印度、印尼及俄羅斯。發起人之一劉穎匡認為行動令人感動,呼籲已接受信件的國家必須在峰會上向中國施壓,關注香港的情況。示威者目前已解散休息,稍後會到立法會示威區檢討並在晚上參與民陣舉辦的集會。
中醫界選委李家麟參與是次請願,他表示不滿政府到現時沒有回應任何訴求,在200萬人上街後仍然無動於衷,故此需要尋找另一些方式獲得社會以至全球人民的關注。他表示現時接近G20峰會,而中國的人權狀況一向都受到關注,在香港仍然是國際金融中心的情況下,「亦幫外國搵到咁多錢」,相信仍有能量去獲得國際關注。他亦表示,香港人在現代文明社會中長大,爭取自由及民主是大家的理念,「盡力做好自己」,希望能夠出一分力。
(獨媒特約報導)保安局提出中環海濱長廊中一段150米長、面積約0.3公頃原為公眾「休憩用地」的範圍,正式撥歸中國解放軍作軍用碼頭之用,法例將於6月29日自動生效。立法會議員區諾軒及朱凱廸在今日立法會大會分別提出決議,阻止海濱送中。
民間團體「保護海濱聯盟」認為,將屬於港人的海濱公共空間劃成軍事用地嚴重損害港人利益。他們今早在立法會會議舉行前,聯盟代表羅雅寜及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朱凱廸、區諾軒及許智峯於公民廣場外請願,反對將海濱「送中」,並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支持由區諾軒提出的「廢除」議案,以免為社會帶來更多矛盾。另外,朱凱廸亦提出決議,將附屬法例生效日期押後至2046年。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選舉活動建議指引公眾諮詢大會原訂於今晚7時至9時,在鰂魚涌社區會堂舉行,有網民號召到場抗議確認書制度被正式納入指引。選舉管理委員會於今日下午突然發稿,宣佈「基於公眾安全和保安考慮」,決定取消諮詢會。
選管會發言人表示,選管會需要考慮場內所有參與者的安全,經風險評估後,決定取消今日的公眾諮詢會。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表示,是次公眾諮詢中,將確認書加入法例成為篩選門檻最具爭議,除了他自己,還有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原本也想出席是次諮詢會,詢問自己會否被取消參選資格。他指政府選擇取消公眾諮詢會,可見政權已懼怕民眾,又指現時政府為了迴避爭議而取消公眾活動,但區議會參選人被取消資格同樣引起社會不滿,「借問到時係咪又搞到市民上街先得?」區指政府要思考應是否回應市民五大訴求,或是需要更多市民上街才願意正面回應訴求。
(前排左起)袁天佑牧師、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硬推《逃犯條例》修訂,在6月12日對金鐘集會人士暴力清場,警方發放超過150枚催淚彈、布袋彈和橡膠子彈。宗教界、教育界和多個專業團體下午開記者會,要求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是否濫暴。他們指監警會的權力有限,只能依賴警察投訴課的證據作判決,有「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情況。
聯署發起人有多名宗教界人士,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前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及基督教協進會主席袁天佑牧師、中大崇基神學院邢福增教授等,發起團體則有學術自由學者聯盟、全民教育局、民主進步會計師等。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成員、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唯一出路。他指監警會的組成為親建制人士,加上市民對監警會的信心極低,在過去九個年度,僅有一名警員遭到刑事訴訟。
陳日君亦表示,百份之一百贊成獨立調查,但個人對是否成功存疑。他斥政府與民為敵,憂慮調查委員會只會成為政權工具,因為政府不是由民選產生。
袁天佑:了解先能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