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屯門公路爆水管致多個屋苑停水 水務署:已安排超前部署

【獨媒報導】屯門公路今日清晨爆水管,今早及傍晚繁忙時間曾出現塞車。水務署經維修後仍未能完成工程,屯門區內至少24個屋苑今晚11時至明早8時停水。政府未有就停水透過新聞處發新聞公告,水務署傍晚在Facebook專頁稱「已安排超前部署」,即在停止供水前安排8輛水車及120個水箱,到現場為受影響居民提供臨時食水供應。

《獨媒》記者晚上9時半曾到屯門大興花園視察,屋苑外停泊了2輛水車,車上的水箱已放置在屋苑內各大廈大堂門外,並貼上有關暫停食水供應以及臨時供水站的通告。有部分市民途經時駐足觀看,亦有市民到水箱前裝水。

水務署今晨在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滴惜仔」表示,接獲報告指屯門公路往元朗方向近兆康站有水管滲漏,經了解後確認涉事水管為一條直徑 900 毫米食水管。受事故影響,屯門公路近兆康站往元朗方向的中線及快線須暫時封閉,以配合緊急維修工作。

MCL康怡告別 本年第四間戲院結業

【獨媒報導】香港電影行業持續低迷,近年多間戲院接連結業,今日告別的是MCL康怡,尾場於今晚七時上映,賣出約九成座位。開場前,不少市民手持紀念門票「打卡」留念。晚上7時15分,戲院大堂關燈及落閘。MCL康怡是今年第四間正式結業的戲院,年初至今為旺角新寶、北角新光、嘉禾黃埔。此外,嘉禾海運亦將於6月2日結業。

位於太古的康怡戲院設有5間影廳,共提供706個座位,支援2D、3D及4D多種播放格式。自2017年「大翻新」後,其4號院設全港首間M4DX動感影院,115張座椅均為Motion EFX椅子,而2及3號院亦設4K投影及Dolby Atmos環繞聲系統。

今年1月16日,MCL康怡推出50元張2D戲票吸客,長者票價更低至30元。至本月15日MCL Cinemas宣布由於租約期滿,MCL康怡將於5月28日起結束營業。院線在去年已有MCL海怡及MCL荷里活戲院結業,連同今日結業的康怡,院線縮減至14間戲院。

政府推「老友記食好啲」設長者專屬時段優惠 丘應樺指可吸引銀髮族與親友外出用餐

【獨媒報導】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任組長的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今日公布落實推行的措施。飲食業界將推出「老友記食好啲」,即設立長者專屬時段優惠、適合長者的菜品。商經局局長丘應樺表示,各大飲食集團都已表示有興趣參與行動,不同食肆將在今年第三季推出與銀髮消費者的餐飲優惠,即更健康、更易咀嚼的菜式,及份量更輕盈的餐單,吸引長者及其家人、朋友外出用餐,以共聚天倫,預計逾100間食肆響應。

除了卓永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都有出席。


卓永興(政府新聞處圖片)

指高齡化日趨嚴峻 卓永興:本港情況更加令人關注

在開場發言中,卓永興稱高齡化在全球日趨嚴峻,形容「本港情況更加令人關注」,根據統計處資料,在18年後每3名港人便有1人是長者,在人口結構轉變的新形勢補下,必須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挑戰,及在挑戰中抓緊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喺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

政府公布5個範疇、30項措施推銀髮經濟 卓永興:有巨大商機

【獨媒報導】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率領跨局代表舉行記者會,交代促進銀髮經濟措施。當局公布從5個範疇,即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動銀色品質保證、推動銀行財務及保障安全,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及多個政策局推出30項措施推動銀髮經濟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強調,「銀髮經濟有巨大商機」:「喺政府和各界共同努力下定能壯大銀髮經濟體量和產業鏈,並喺生活各範疇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增加佢哋嘅獲得感和幸福感。」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卓永興、丘應樺分別為組長及副組長,循5個範疇制定發展方案,包括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動銀色品質保證、推動銀行財務及保障安全,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

工作組就5個範疇提出30項措施,卓永興形容豐富、實在,及跨局跨界別協作,由多個政策局、不同界別及機構推動,目標為拉動銀髮族消費,發展銀色相關產品及服務,認證方式增加產品及服務認受性拓展銷售,善用及保障長者財政資源,及吸引長者投入勞動市場,加強社會生產力,共建銀髮友善社會。


政府新聞處圖片

大熊貓龍鳳胎命名為「加加」、「得得」 獲入境處贈出生紀念狀

【獨媒報導】海洋公園今日公佈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與「細佬」正式名字分別為「加加」、「得得」。園方解釋「加加」有「加油打氣」的意思,並與「家庭」、「嘉許」同音,寓意「家國騰飛,人民幸福」。至於「得得」就指「香港事事都得」,以及大熊貓具備中國人民崇尚的美德。入境處處長郭俊峯更即場向「加加」、「得得」贈送出生紀念狀,並笑言「呢對大熊貓其實唔符合資格攞出世紙嘅,不過都好榮幸可以喺呢到頒發一張『出生紀念狀』俾呢對大熊貓」。


羅淑佩

羅淑佩:感受市民對龍鳳胎寶寶寵愛有加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於致辭中重提與大熊貓的往事,指十多年前曾自費參加過海洋公園舉辦的「榮譽大熊貓護理員」活動,擔任大熊貓護理員半日,幫忙打掃棲息地,製作窩窩頭和準備已洗乾淨的竹葉給大熊貓享用。她特別感謝中央人民政府、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專家及海洋公園的護理團隊一直悉心照顧所有居港大熊貓,體現國家對香港特區的關愛。

梁振英發帖批欠政治常識 張欣宇:平常心看待

(獨媒報導)運輸及物流局今年內將公布「粵車南下」細節,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倡設資產門檻,引來一直力推「粵車南下」的前行政長官梁振英連番出帖批評,更指對方欠缺基本政治常識。張欣宇今早在《商台》節目指,廣東省有車家庭逾千萬,加上本港空間細小,難以如「港車北上」般給予對等待遇。他指提出意見是立法會議員的責任,社會可以有批評,會以平常心看待。

《明報》周一報導,指「粵車南下」最快年底實施,首階段粵車只可停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香港口岸停車場,第二階段可駛入市區,將設限額。報導中提及中國香港汽車會憂泊位不足及兩地駕駛習慣不同,以及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倡設門檻,確保「粵車」的消費力。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連續在facebook發出四個帖文回應,引述張欣宇的說法指「有立法會議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稱「我本來以為立法會議員總有點基本的政治常識吧。」然後對汽車會以「做事只需一個理由,不做事可以有一百個理由。『粵車南下』一事,一百個理由導致曠日持久。」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6月起門檻調高至500元 當局料五年「節省」35.6億

(獨媒報導)政府巨額財赤下,今年《財政預算案》宣布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領取補貼的門檻,由400元增至500元,當局曾稱未來五個財政年度可「節省」35.6億。新措施將於6月1日起生效,補貼比率即三分之一以及上限400元則不變。若以2024年受惠人數估算,約有46萬人跌出補貼範圍,以同年每月平均受惠人數198萬計算,比例約為23.2%。

螢幕截圖 2025-05-27 上午11.55.38
當局回覆立法會文件

目前市民使用八達通或AlipayHK帳戶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每月開支逾400元便可獲津貼,6月1日起門檻會調高至500元。領取日期及時限同樣不變,即每月16日起可領取上一個月補貼,領取期限為三個月。

演唱會散場趕不及尾班 何敬康倡延長開放羅湖口岸一至兩小時

(獨媒報導)本港近日有連場演唱會,包括在啟德體育園的新加坡華裔歌手JJ林俊傑、紅館的林峰及亞博的韓國女團Babymonster,不少內地觀眾在完場後趕回內地,令皇崗出現嚴重擠塞,過關需兩至三小時。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日前稱不認為需為散場觀眾特別安排交通,認為應吸引旅客過夜。不過他今日在《港台》節目指明白留港成本問題,在演唱會舉行的日子延長個別關口如羅湖口岸的通關時間亦「唔係唔合理」。

目前類近啟德體育園的宋皇臺站,往羅湖列車的尾班車於晚上10時59分開出,而演唱會一般於接近晚上11時結束,觀眾如待散場才離開,難以趕及尾班車,只能使用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返回深圳。有觀看林俊傑演啪會的何敬康今早在《港台》節目表示,散場時秩序良好。他指在「完美情況」下期望旅客留在香港,例如如翌日為周日的話,旅客沒有迫切需要即晚返回深圳。惟他明白留港成本問題,認為延長個別口岸的通關時間「都唔係唔合理」,例如羅湖口岸延長開放一至兩小時作分流。

警隊新一代通訊系統取消招標改直接購買 稱涉「最新地緣政治風險」

【獨媒報導】警方前年向立法會透露計劃開發新一代通訊系統,建立一套以5G為基礎的新一代通訊系統。保安局未申撥款已事先表明,因應國家安全,核心網絡及基站將由政府興建。當局又有最新說法,指由於項目關係警隊日常執法,直接影響國家安全,「基於最新的地緣政治風險評估」,警隊認為有必要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決定取消招標,改用直接購買方式向「穩妥和符合服務要求」向服務供應商進行採購。系統的非經常性開支由原預算52億元減至約20億元。

保安局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提及新一代通訊系統的最新進度,當局計劃今年6月向財委會申請撥款;若獲得批出撥款,預期可在今年內批出合約,於2027年中開始推出首階段服務,並在2030年12月全面投入服務。

若禁出口 維護保養出現重大不確定性

周末港鐵「感謝日」補償是否足夠?李家超:更重要是防範事故

【獨媒報導】港鐵將軍澳綫周四發生故障,令服務受阻超過五小時,連同兩宗發生在東鐵綫的事故,港鐵按機制需罰款1,920萬,將於一個周末或周日提供半價「感謝日」。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昨日討論,多名議員批評不足夠。行政長官李家超被問及時,只重申現有機制對港鐵有懲處,「更重要係防範機制」,已對港鐵提出四點要求。

今早舉行行政會議前見記者環節中,《now新聞》記者問及事件。行政長官李家超稱關注港鐵近月三宗事故,認為反映港鐵應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不足。他指更重要是防止事故,已對港鐵提出四點要求,包括全面系統性審視整個鐵路網絡、提升系統管理包括提升維護保養水平、設備及部件更新、科技應用及制定恆常風險監察評估系統;強化應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及訓練,包括事故通報、資訊發放、建立應變團隊、增加人手、強化部署、加強通訊裝備及進行定期演練等;加強服務停運時交通接駁安排,設計有效訊息發布機制,從乘客角度考慮,減少市民不便及焦慮;運輸及物流局、運輸署及機電工程署發揮監督及指導作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