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一向被認為是遍地黃金、機會處處的福地,人們只要肯努力便可以換取成功,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香港人相信感受會更深。當年,人人有工做,肯搏肯捱的不愁工作,不少人願身兼多職望多取工錢,以改善生活;家庭主婦除了照顧家庭,更可以參與串膠花等工作,幫補家計。當年,是一個百家爭鳴,百業興旺,大家為經濟打拚的年代。
當年,工作雖辛勞,但回家與家人一邊吃飯,一邊收看電視劇集同樣樂也融融。八十年代,電視行業興盛,電視台之間競爭激烈,佳藝電視開播和麗的電視的改革行動,促使無線電視不敢怠慢,形成良性競爭。麗的電視起用一批創作力豐富的年輕電視人,如麥當雄、李兆熊等,製作連串震撼性節目,給予無線電視極大衝擊,如劇集《鱷魚淚》,《變色龍》等都成為經典,其中《大地恩情》的高收視更迫令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腰斬。
俗語有云:有競爭才有進步。電視台間的劇烈競爭,促使港劇日益進步,使港劇風摩全球華人地區,不單在香港,近至東亞,遠至北美皆可看到港劇的影響力,學習粵語甚至成為一時風尚。電視業的興旺更推動整個創意產業發展,其相關人才帶動了香港其他創業工業,如電影,流行曲等工業。現時不少蜚聲國際的港產導演、演員皆來自當年的電視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