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Denno Coil 電腦線圈 - 不只是兒童版攻殼機動隊咁簡單

很多人說「電腦線圈」 是兒童版的「攻殼機動隊」﹐的確「電腦線圈」的幕後班底﹐大部份曾參與「攻殼機動隊」的製作﹐Madhouse Studio更是I.G.Production的姊妹公司﹐不過這樣說未免太看少「電腦線圈」了。不要給這套動畫的人設騙了﹐這套絕對不是兒童向的低齡動畫。這套動畫表面上看似充滿陽光氣息﹐故事發展卻意想不到的黑暗。主題是探討虛擬與真實世界的關係﹐內容甚至比「攻殼機動隊」更有深度。選擇兒童作為動畫的主角﹐並只不是考慮觀眾對象的年齡﹐而是兒童最能適應科技的轉變﹐可以帶出新科技會怎樣影響人類生活﹐這個假設性科幻命題。

動畫的背景設定在不久的未來﹐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普應用及至日常生活當中。AR技術似靠眼鏡式的投射器﹐把虛擬影像重疊在現實的觀景之上﹐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重疊起來。故事初段是只是小孩子的遊戲﹐尋找在走失了虛擬的寵物。小學生在課堂上用電腦整蠱同學﹐放學後玩虛擬大戰爭風鬥氣。虛擬和真實交錯一起﹐小道具小玩意層出不窮﹐有點像叮噹的百寶袋。在胡鬧的生活故事中﹐慢慢交代虛擬世界的規序並﹐塑造幾位性格鮮明的主角。最搶鏡的角色是優子的婆婆﹐原來是上一代的老黑客﹐從網絡漏洞中製造虛擬道具買給小朋友。不要看輕風平浪靜的初段故事﹐早已在小朋友口中的網絡傳說中﹐埋下故事日後發展的伏線。網絡上的黑影生物是什麼﹐虛擬的失落空間存在什麼秘密﹐讓觀眾不知不覺間置身故事的世界。

中段故事風格轉趨陰沉﹐主角一行人追查一年前車禍意外的真相。是否黑影生物入侵自動駕駛才發生意外﹐要殺死發現失落空間秘密的女生。還有更駭人的傳聞﹐說女生並沒有死去﹐意識還在網絡中活著。故事一邊解開先前的謎題﹐一邊又帶出新的謎題。好像打開復活蛋一樣﹐開了一層還有一層﹐不知要開多少層才是謎底。當然故事也有輕鬆愉快的一面﹐間中加插單完感人小故事﹐說說兩小無猜情竇初開的愛情故事﹐也有說小朋友把黑影生物當寵物朋友﹐人與虛擬生命的建立感情的故事。

後段故事緊張刺激一氣呵成﹐黑影生物會襲擊人類﹐並奪去人類的意識﹐讓受害者成為植物人。主角闖入網絡禁地﹐打開了失落空間魔女的封印。有幾集看得我毛骨悚然﹐分不清楚到底那是虛疑世界的病毒﹐還是恐怖傳說中的勾魂鬼怪。主角在虛擬世界經歷死亡恐懼﹐被大人們禁止使用虛擬眼鏡。母親對主角說眼見未為真﹐只能相信摸得著感覺得到的實物。主角躺在床上不禁思考虛擬與真實的問題﹐若看見的可以不是真﹐那又怎可以相信摸到的是真呢。想不到竟然會在這套動畫中﹐遇上了存在論的哲學問題。主角只是個小學生﹐小孩子的思考很簡單﹐往往找出最直接的答案。主角那幾句獨白﹐可以說是笛卡兒沉思錄的簡便版。看到的不可信﹐摸到的也不可信﹐唯一可以肯定的真實﹐就只有心裏面的感覺。主角就是憑著這一點領悟﹐在可以勇闖失落空間﹐救出被朋友的囚困意識。最讓人讚嘆不絕的是故事安排﹐曲折但完整﹐謎底揭開後合情合理﹐沒有神怪沒有跳線﹐一切合乎科學的解釋﹐完滿地打開所有謎團。前段一些看似隨便無意義的伏線﹐竟然可以拼合出一幅完整的圖畫﹐一塊也不多一塊也不少。

也許什麼事情在虛擬世界也有可能發生﹐「電腦線圈」的場面和作畫很多元化﹐差不多每一類型的動畫也有。小朋友打虛擬戰爭的動作場面﹐比起其他槍戰或機械人動畫絕不遜色。虛擬道具和用虛擬符咒代表程式的表達方法﹐足以比媲妖怪類的動畫。黑影生動入侵﹐一層復一層的謎團﹐營做出懸疑恐怖的氣氛。小朋友與虛擬寵物的友情﹐ 歡喜冤家鬥嘴吵架﹐則是小品式的愛情輕喜劇。整體上人物和風格的設計﹐充滿溫情洋溢著趣緻﹐不跟風商品化地一味賣萌﹐有很重宮崎俊動畫的影子。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完美的一套動畫﹐若果誤會這套是兒童向動畫而不見﹐絕對是走寶錯過這套我認為是去年最佳的科幻動畫。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