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Blink - Malcolm Galdwell

若要找一個詞語來形容Malcolm Galdwell﹐我想最適合的詞語大慨是一代宗師(Guru)。他只出版過兩本薄薄的小書﹐但他為社會帶來革新性的影響﹐被時代週刊選為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我讀完他的第一本著作Tipping Point後﹐原本認為他有點名過其實。畢竟那是幾年前的舊作﹐當年有見地的新思想﹐在今天只不過是常識﹐令我感受不到他想思的振撼力。可是當我拜讀過他網站上紐約客的文章﹐我對他刮目相看印象完全改觀。他不光靠兩本流行讀物吃老本撈名氣﹐而是一個真材實料的學者﹐為社會帶來全新思維模式的先知。這次我拿起Blink來閱讀時﹐與抱著半信半疑地閱讀Tipping Point的心態大不同﹐我懷著尊敬的心去欣賞偉大思想家的重要著作。不單吸收作者書中的思想內容﹐還學習他小故事配合科學理論的寫作風格﹐好讓我拉車邊沾點他說話的感染力。

Blink這書探討人類瞬間思考力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會花很多時間思考一個問題﹐可是做出決定卻只是瞬間的事情。有些專家可以用瞬間思考力﹐得出來的答案比整隊人化三個月時間研究還準確。很多時候這個瞬間思考力被認為是第六感﹐擁有這個能力的人答不出憑什得出這樣的答案﹐沒有詳細的推論也沒有數據支持﹐答案好像一瞬間從腦中忽然冒出來一樣。作者引用切片理論(Thin slicing)去解釋瞬間思考力從何而來。專過長年累月經驗告訴他們﹐如可在極短時間內﹐在大量的數據中﹐找出關鍵的那一小薄片數據。這個思考過程是腦子的潛意識反應﹐像運動員不需思考﹐就可以揮拍迎擊飛來的球一樣。

當然瞬間思考也有誤導我們的時候﹐沒有受過長時間訓練的人﹐他們瞬間思考與瞎猜無異。最特別的是這個瞬間思考力﹐是會受到潛意識的影響。一些看似與要考慮的問題沒有關係的雜念﹐不單會影響瞬間思考的正確性﹐甚至會把答案引導上錯誤的方向。作者引用美軍中情局的模疑軍事演習﹐和芝加哥急症室的醫生斷症作為例子﹐指出過量的資訊有決策明顯的害處。要善用瞬間思考力﹐就需要過濾無用資訊的雜音。

要知道那些資訊有用﹐那些無用是一門大學問。作者在這章引用著名的百事口味大挑戰作為例子﹐亦解答了我這個可口可樂忠實擁躉多年的疑團。話說當年百事可樂的口味大挑戰﹐倒兩杯蒙著牌子可樂給受訪者試飲﹐大部份人也喜歡百事多於可口可樂。原本這只不過是百事的廣告策略﹐但在可口可樂私下進行的口味測試中﹐受訪者也是多數喜歡百事。於是可口可樂推出改良口味的新可樂應戰﹐新可樂的下場如何大家也記得﹐最後這一役成為商管課本中的典經失敗例子。只是百事可樂真的比可口可樂好飲嗎﹖原來答案在於試飲的設計上﹐試飲只給受訪者飲一小杯可樂﹐對於味道較甜的百事有優勢。但是現實中沒有人只喝一口汽水﹐一飲就是飲一整罐。由於百事偏甜﹐飲完整罐後的殘留在口腔感覺﹐並不如可口可樂般好飲。作者最後用警察和管弦樂團的例子﹐指出防止作出錯誤決定的最佳的辨法﹐就是防止我們置身於錯誤的資訊中。

這本二百多頁的小書﹐我只用了兩程短途機的時間就看完了。通常大部份人看書會略過注釋不理﹐不幸地我在飛行半途中剛好看完全書。反正左右也沒事幹﹐便把書後附錄的注釋也仔細閱讀。書中作者隨便引用了很多故事﹐乍聽起來那些故事像是道聽途說﹐與本書學術性的主題關係不太。可是在注釋中我發現﹐書中的每個故事也是有根有據﹐全部引用自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或是專門的學術書藉。書中講道理看似在輕鬆地說故事﹐那其實並不是作者無料吹水﹐而是作者文筆功力深厚﹐把艱深難啃的學術知識消化﹐再化成淺白文字讓讀者容易理解﹐作者現代賢者的稱號絕對並非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