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收容所.希望公園 House of Despair, Park of Hope
導演:恆光.基爾(Amardeep Gill)
地區:香港/印尼
年份:2006
語言:廣東話、英語、Bahasa語/中、英文字幕
片長﹕50分鐘
八東病房 8/f Easy wing,Jen-Ai Hospital
導演:黃惠偵
製作: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
地區:台灣
年份:2006
語言:國語、英語、菲律賓語/中文字幕
片長﹕50分鐘
移民工,在移民之處得到暫借的空間。然而,移民工又是否只有得成女傭一樣,只可以每天穿著一式一樣的制服,用著已隱沒了鄉音的廣東話去服侍香港獨自留守在 家的幼童?還是,我們還可以有一個視野,去把移民工從千人一面的印象中,從印尼、菲律賓、或者尼泊爾的各地人們給辨認清楚?
伊斯蘭教的傭工來到香港要被迫在香港賣豬肉,而且只能在廁所內偷偷朝拜,只為在僱主的家中覓一個足夠把頭觸在地上的空間。
印尼的婦女以為到香港是要替香港的家庭照顧香港人的子女或者老人,卻遭受到男傭主的性搔擾,遇上女僱主要她用手比一比是微波爐碗或大油鑊,那個較滾燙。
從事美容越南女子到了台灣,卻只可窩身醫院的摺床。沒有一個足夠容身的空間,而需要每天獨對台灣重病的老伯伯。
移民工因為僱主沒提供合法合理的假期,而連喘息空間都欠缺。香港素來標榜對移民家庭傭工有合乎國際標準的勞工保障,但國際標準又可以如何量度出朝夕相對但內容空洞的生活關係?
僱主與移民工的政府,都互相推卸,誰都不願管;全球化大手,卻把各地人民抓進現代的奴隸制當中。究竟生而為人的權利,在異地還可如何獲得?
來自香港與來自台灣的兩條紀錄片,紀錄片中每位移民工與紀錄片製作人,都以平視去觀察與描述每天不斷受到忽視的移民工。這可否成為參考,讓我們對移民工有一個較接近同身為人類的視角?
放映時間:
2007年10月28日(日) 晚上七時半
地點:中環愛丁堡廣場
2007年11月17日(六) 晚上七時半
地點: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 (自治八樓)天台
地址: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739號金輪大廈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