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07社會運動電影節–影行動人:全球化與私營化系列

2007社會運動電影節–影行動人:全球化與私營化系列

反全球一體化、私營化是社會運動電影節多年來的主題之一,但講了這麼多年,還會有幾多話未說完呢?

電影節的答案是,有﹗仲有好多。
在這裡,我們透過映片,不但要控訴它的惡行昭彰,更展現人民敢於與之對抗的力量﹗

今年我們從三個曾時亞洲四小龍的大都會的香港、台灣、南韓,都同見到一股抵抗全球化的力量,在各個小社群中,一一發力。

傳說香港在英殖時,是一個「資本主義的實驗」。那是否就代表香港的人對生活的反抵就最弱?在公共資產一步步被政府私有化時,基層的人最先進行反抗,有勇有謀。

在<<盧少蘭與領匯-反對公共資產私有化 >>中,公屋婆婆一臉慈祥,即使在獨力面斥種種抹黑時,她堅韌依舊;在<< 工人模範紮鐵佬>>中,我們見到的是香港幾十年沒再見過的,一個有堅持有承擔的罷工群體。紮鐵工不分潮人尼人,總以團結去抵抗商會與大地產商的分化與壓迫。這裡的他╱她們,或都在指示著,我們面對全球化時,個人與群體,在反抗的同時,力量如何、在付出什麼。

一個藍綠分明的台灣,似乎比香港更有選擇。然而,移民工在兩地又在反問了這兩個「文明」的「已發展城市」,移民工是否只殖民與奴隸制度的現代延伸?台灣的<< 八東病房>>與香港的<<絕望收容所.希望公園>>,並不止於著眼抗爭,反而透過移民工的故事,向我們深刻提問,我們如何才可以在逃出那個天天在向移民工下毒手的「優越」位置?

到了南韓,我們或仍記得2005的反世貿戰團。那麼請讓我們在<<和平村之戰>>,一聽公公婆婆以農民的身 份,告訴我們土地是什麼。最後的, <<十六擊-你所不知道的韓風 >>可以是我們對反全球化運動的一個大觀察、小總結。十六位韓國的行動者,同以一年為期,在各自工作中的全球化重災區,紀錄了不同界別裡,種種運動的可能。這種觀察,竟然力量澎湃。

因著全球化,我們無一避免地成為全球奴隸之時,我們是否有空間,以公公婆婆、潮人尼人、農民工人的提問作為起點,一同思考,如何看清力量的集結,如何才可扭轉全球奴隸化?

來!第五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http://smff.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