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19/6/06 報摘: 巴士按章工作與葉劉推動民主(!)

明報, 蘋果, 成報 新報, 大公, am730, 都市和頭條均以巴士工潮為頭條. 其實今天並不是慢駛, 而是按章工作; 按章工作本為常態, 為什麼會造成大塞車呢? 當按章工作造成大塞車, 背後又隱含什麼問題呢?

信報社評就提出巴士經營出現了過渡競爭的情況, 要減少巴士數目才有可能加薪...

------------------------------------------------
節錄:

...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要在企業獲得「合理利潤」的情況下才能兌現。從營運數字來看,巴士業務並不易為,油價上升、隧道費增加,都令成本上漲(詳見本報今天第四頁),但巴士票價在近幾年來都無法上調,在成本急升盈利大降的壓力下,資方唯有在員工薪酬上手控制成本。

  按照政府在○三年進行的全港《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報告》指出,鐵路運輸將會成為未來客運網絡的骨幹,預計二○一六年,鐵路乘客將佔公共交通總客量的四成至五成;換言之,其他交通工具包括巴士的乘客量將會漸次下降。

  從統計數字來看,巴士乘客在近年的確逐年減少,九巴在二○○一年的總乘客量為十一億一千一百多萬人次,到了二○○五年則為十億零九百多萬,減幅為百分之九;城巴在二○○一年總乘客量二億一千六百多萬人次,到了二○○五年為二億零五百多萬,減幅為百分之五;新巴在二○○一年總乘客量為一億九千四百多萬人次,到了二○○五年降為一億七千七百多萬,減幅達百分之八點七;龍運巴士是唯一參與工業行動但乘客有升幅的公司,其在二○○一年的總乘客量為一千八百多萬人次,二○○五年上升至二千四百多萬人次,升幅為百分之二十八,原因相信是近年旅遊業興旺,往大嶼山的人數增加所致;其他三家以行走港九新界主要交通幹線的巴士營運商,乘客都無一例外地逐年減少,相信是地鐵和九鐵的支線相繼落成,「搶走」了不少乘客,此一趨勢,隨鐵路網絡不斷擴展,以及兩鐵合併後可以提供轉乘優惠令票價更具競爭力,巴士乘客量進一步萎縮將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因應政府的運輸策略,以及巴士申請加費難若登天的政治現實,巴士公司唯一可以做的,是繼續削減成本,而重整路線、減少巴士數目應是最「王道」的方法。巴士工會代表在介紹他們今天的工業行動時,表示巴士將會靠左行駛,不扒頭、對準巴士站才上落客,據他們說,單是如此,就會造成交通擠塞,需要四個小時才能「消化」車龍。工會代表講述的工業行動,在一般人眼中其實屬於「正常服務」,但如此就足以造成交通擠塞,那麼,現在路面上的巴士是否過多?...

----------------------------------
較奇峰突出的頭條是星島的獨家報導:

史丹福苦學三年體悟港政治困境 葉劉淑儀返港推動民主

在現有的政治環境下, 大家要多做運動, 少啲上網, 訓練好自己的記性, 三年前決定推動廿三條的, 忽然高叫民主人權, 但又懷疑普選, 叫港人唔好隨便叫人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