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教育學院數社科技學系專任導師
2006-05-18
回歸前,不少本地學生對中國近代史的心態仍停留在旁觀的狀況。80年代及以前的中國歷史被戰爭、革命和政治鬥爭所支配,不單止形成中港兩地對中國的政治和歷史發展的理解有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政治的分隔產生了對中國的隔膜和疏離感。
政治方法拉近價值觀
回歸後,本地部分人士明白到若本地學生未能對祖國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認同感(不只是當國家取得體育及科技成就時所產生的短暫虛榮感),長遠來說對「一國兩制」不利:兩地政治信仰和價值觀的差異只會造成誤解和不信任,最終影響中港兩地的關係。因此,回歸後先由親北京團體主導,後來官方也積極參與推動「國情教育」。
推動國情教育的動機是政治性,一直以來,在中央和大部分親北京人士眼中,政治上港人是一群受殖民地影響,依然嚮往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中國人:民主、自由、法治、問責和制度化;這正與內地的主流價值觀:權威、人治、重關係、重利益和順從產生根本差異,最終惟有以政治方法拉近兩地價值觀。
事實上,由最近《基本法》委員王振民提出推行強力的愛國教育作為香港實施普選的其中一項條件,及劉兆佳提倡「新政治主張」當中必須加強愛國教育,可見中央假設若果國情教育能在香港成功推行,新一代成為地道的「愛國愛港」人士,必然會全力支持中央政府對港的任何政策、擁護特區政府施政和選擇被中央祝福的愛國人士成為治港班底的核心成員。
本地國情教育正在透過再解讀歷史事件、全盤肯定內地經濟成就和影響力、擔當傳統文化傳承主人及強調體育及科技成就和榮譽四方面在大中小學的正規及隱蔽課程中不斷滲透,務求使新一代的年輕人在國情教育下最終全面接受內地的價值觀和思考角度。
觀點可擁護不可質疑
由羅范椒芬的「五四再思」到官方及社團組織以「心繫奧運」為題的紀念「五四」大型活動,筆者發現他們不斷硬銷「提倡五四精神,支持北京奧運」、「青年心繫家國,共創和諧香港」等口號,只是一種單向和不可被質疑的政治灌輸。換言之,無論五四和奧運如何毫無關聯、甚至明白到歷史事件被用作政治宣傳,參與者只可以接受和擁護官方的論述,而不可以質疑當中合理性:任何的質疑和批評只會被視作製造麻煩和破壞團結。
無可疑問,本地推行國情教育的人希望,最終能培養一批認同和肯定內地政治價值觀的新一代,因為他們相信只有同化下一代,香港便會成功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沒有反對力量,沒有「反華勢力」,更沒有「噪音」。這時候,香港也已經由「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