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舉行的扶貧委員會的第三次會議上,確立了「減低跨代貧窮」及「地區為本」作為扶貧委員會的主要策略。相信大部份人都同意這是解決貧窮問題重要及正確的策略。問題是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意願、意志及魄力去推動;有關策略有否深入研究及認真考量。我們當然希望扶貧工作不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政績工程,更不是「走過場」式的表演。但往往事與願違,近日已出現不少令人憂慮的情況。
首先,在減低跨代貧窮的策略上,教統局按施政報告提出的方案,匆匆提出動用七千五百萬,推行校本課後支援計劃協助貧窮學童,但要求學校在三星期內遞交計劃。有關計劃要趕在今年暑假出台,希望能在八月實行,每名學童每年最多可獲三千六百元,津貼參加課外活動的費用。
既然這是一個年度計劃,為何申請期只得三星期?學校是否有足夠時間去設計有真正扶貧效果的計劃?老師有否時間與家長和學生討論,了解其需要與意願,商討如何合作開展計劃?申請的評審標準是甚麼;是扶貧效果還是學校推行的能力?為何不按貧窮學生人數撥款,讓學校按校本管理?筆者問了一大堆問題,並非否定教統局希望早日實施計劃的意願,只是政策出台時有太多未有答案的問題。
其次,扶貧委員會設立了兒童專責小組,為了減低跨代貧窮機會,研究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相互協調;以及推動社區資本,培育下一代的健康均衡發展。據報道,小組將設法促進現有工作計劃的成效及銜接,務求滿足青少年,尤其是待業和失學青少年的需求。
從上述報道,我們看不到扶貧委員會就兒童貧窮和跨代貧窮問題有真正的願景,只是重申會檢討現時的計劃及加強銜接,這種小修小補的觀念,缺乏制訂重大政策去推行社會轉變應有的願景與魄力。
英國政府推行兒童貧窮及跨代貧窮問題時,首相貝理雅在九九年便宣布,政府的目標是在這一代人內永遠消除兒童貧窮問題,而這需要一代人二十年的努力。至今,英國已有七十萬兒童脫離貧窮。這是英國政府願景及決心,及一系列可落實政策的成果。若香港沒有一個願景、沒有消除兒童貧窮的目標和時間表,我們只能檢討現行的展翅、毅進、青見計劃,兒童貧窮問題只會變成貧童能否參與校外活動的問題討論。
此外,扶貧委員會成員重新肯定了以社區為本的扶貧工作方向。這方向除了有助社區確認所面對的主要挑戰,以集中資源及行動回應外,更可對社區資本的建立發揮正面作用。而社區資本正是紓緩貧窮,及建立一個更包容和關懷的社區的要素。但甚麼是社區資本?政府只強調扶貧委員會成員認同建立社區資本,需實踐一個觀念,就是無論政府、社區、私營機構和個人都要分擔責任。
政府似沒有認真看待及研究社區資本與社會排斥及貧窮成因的問題,只着重扶貧不止是政府的責任。至於政府在扶貧、建立社區資本、消除社會排斥方面有甚麼責任?將扶貧政策變成各社區自說自話,而不在教育、醫療、房屋等社會政策上,討論政府扶貧角色,會否本末倒置?
扶貧委員會又選定天水圍、觀塘和深水埗三個曾探訪區域,作為實行地區為本的區域。但委員會卻沒說明為何如此選擇,以及其他貧窮區在何時、是否有相同的資源推行「地區為本」的扶貧政策。只靠一次的探訪,便制訂資源分配的優次,沒有科學及客觀標準,又是缺乏認真考量的表現。
最後,身為扶貧委員會主席及主要負責官員的唐英年司長,突提出以自訂車牌計劃的七千萬元淨收入撥作扶貧,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卻沒說明是否另有經常性撥款或經費。單是一項貧窮學童校外活動資助計劃,教統局每年便用了七千五百萬;七千萬的撥款又怎能令人滿意。
曾蔭權即將公布競選政綱,大眾不但期望他能延續董建華成立扶貧委員會的精神,關心弱勢社群;更期望他拿出應有的氣魄,提出長遠的願景和視野,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
黃 洪
蘋果日報
200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