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上,政府的巿區重建策略是「以人為本」。但現實上,市區重建局的實踐是重複過去土地發展公司的手法,以收購、搬遷、清拆、重建,作為各個項目發展的基本軌迹。市區重建局似乎仍然視本身最重要的工作,是清拆市區中的舊型樓宇,將之「重建」為新型樓宇,實際角色是官辦地產發展商。
但這種只關心建築硬件的重建,忽視更生居民的經濟及社會生活,忽視計劃可能破壞社區原有地區經濟及社區網絡,並不符合巿區重建的主要目標:包括保存社區網絡;推動巿區的可持續發展;保存地方特色和保存具歷史、文化和建築學價值的樓宇、地點。
現時市區重建局的着眼點,多以經濟上的成本效益來考慮,社區中的「人」只是要搬遷、要賠償的對象。若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方針,首先便應在過程中加入居民的參與;但市建局對此未有足夠的重視。
市建局近期的一個項目在灣仔利東街/麥加力歌街,即「喜帖街」。灣仔船街一帶是香港印刷業最早期的發源地,現時只餘下喜帖街,以前舖後廠的形式,經營喜帖及卡片的小印刷店。東主多半也是商舖業主,他們非常珍惜本身的技術,亦極希望能繼續在區內延續多年的生計。假如要他們搬離並分散到不同的工廠大廈,沒有成行成市的吸引,根本難與內地的小印刷廠競爭。而樓上的住戶多是年長的居民,他們長期居於灣仔,對社區對街坊有濃厚感情,所以亦不願意遷離。
商戶及居民透過不同渠道跟政府及市建局聯絡,表示希望留在這區繼續生活的意願,但有關方面未有正面回應。他們遂提出以「保存與更新」的方法,代替市建局傳統的清拆-重建模式。結合了專業人士的參與,他們進行了多次居民大會、規劃工作坊、公眾諮詢大會、街頭展覽、小組會議和探訪超過一百五十戶家庭及商舖,了解區內街坊面對重建的困難,和他們對這個地區發展的期望。這是非常重要的居民參與,這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精神。
方案大概要重修及保留利東街中段風格統一的五、六十年代建築物,拆去建築物頂層以減低高度,並將天台變成連貫屋頂花園。重修後的利東街將改為步行街,由一個新建的花園和透過部份建築物被打通的底層,連接到春園街。新建五座住宅大廈,平均高度不超過二十幾層,安置居民。按照規劃綱要,提供公共休憩花園/廣場、護老院及中心、垃圾站及公廁等社區設施。方案不但保存了地區特色、維持社區經濟、為舊區注入生氣;而且財務上可行;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建立已久的社區網絡,給予老人家及居民留在原區生活的機會;保留了香港日益減少的社會資本。
可惜,方案於三月十八日遭城規會否決,不過他們決定提出覆檢。據城規會發言人稱,方案遭否決是基於幾個技術性因素,而街坊正向有關專業人士請教,初步相信有關問題可以解決。據了解,城規會在原則或理念上並不反對方案,反而十分欣賞居民及商戶的參與,亦認同市區重建應落實「以人為本」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城規會指出「保存這個已經建立得健全的社區網絡」,應是這個項目的發展前提。
世界各地開始以「社區更生」替代「社區重建」;因為當地人最明白小社區的需要,所以應有機會參與社區更生的過程。希望灣仔這個社區更生計劃能開花結果,亦冀望城規會及市建局能反思市區重建的模式,令社區更生可以在香港生根。
黃 洪
蘋果日報 200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