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和自然:「紅」配「綠」的視角
文/郝建@破土工作室;翻譯自Martin Empson
很多人都關心馬克思理論視野中生態視角的運用和發展。於他們而言,《馬克思和自然》是一本極具挑戰性,但非常重要的書。雖然再版來得太遲,但這必然還會給新讀者們提供一個領略Paul Burkett的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的絕佳機會。John Foster為這一版寫了新的序言,把這本書放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重要的論戰背景中進行考察。
在這本書中,Burkett詳細梳理了馬克思的生態學思想。有一種普遍觀點認為(無論在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反馬克思主義者中),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是「普羅米修士」式的。Burkett引用了知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Michael Lowy作為例子:
Burkett在書中有力地回擊了這種批評。他回顧馬克思的核心思想,然後說明為什麼在馬克思本人思想演變的每個階段裡,人與自然的關係永遠都是重中之重。
作者在第一部分重申了馬克思「把社會和自然放回到人和人類生產的必要條件中,來考察具體的歷史和階級關係」的觀點。換言之,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於人類社會的延續而言非常重要,在歷史上也形態各異。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這種關係以一種非同尋常的形式出現了:
然而,Burkett也指出,這一分析並不限於現存的社會,而是拓展到「馬克思對共產主義下新生產力發展的理解」。Burkett認為,於馬克思而言,自然在生產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在馬克思看來,自然和勞動都
馬克思(以及Burkett)之所以要反復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生產過程,以及資本主義條件下剩餘價值的生產(即交換價值的生產),與自然環境有著與生俱來的聯繫。所以在這一基礎上,馬克思的任何一個論述都不可避免地帶上生態視角。自然的多樣性本身就是會影響剩餘勞動的生產:
馬克思的論述也使另一種常見批評不攻自破。這種批評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馬克思認為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尤其是他使用了「無償佔有」這個詞。Burkett解釋:在這裡,馬克思不是在討論自然於何種程度上是上帝贈予人類無償的禮物,而是從生產過程的角度來解釋自然。Burkett寫道:
馬克思也沒有忽略發生環境危機的可能性。事實上,Burkett認為,馬克思考慮到兩種類型的環境危機。第一個是由「資本的物質需求和原材料生產的自然條件之間不平衡」引起的危機。第二個可能和最近的環境問題更相關,Burkett描述它是
所以,對馬克思來說,自然在生產過程中所佔據的中心地位,為經濟危機以及更廣泛的環境危機埋下了種子。事實上,我不是很同意Burkett把自然資源短缺當作經濟危機起因之一的看法。我寧願相信:因為資本主義的本質是為了積累而積累,從而導致毫無節制的環境惡化。城鄉割裂,以及把自然資源放到一個為了生產而生產的系統之中,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解釋資本主義條件下環境危機之源的關鍵。在他們眼中,破壞這種隔閡也是建立可持續經濟的一個關鍵部分——可持續經濟要的就是對人類取用自然的理性控制,並且將自然放在生產的中心環節。
這本書還有很多很有趣的內容。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還有Burkett討論馬克思的「工作日分析」。Burkett分析了人類對自然的「客體化」處理,如何摧毀了人類的個性和創新力。在回顧馬克思討論的諸如工人如何爭取十小時工作日後,Burkett總結道:
Burkett分析的結論是,要把工人階級放回到激進變革的核心中。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這個階級,才有力量去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社會。通過他們自己對生產的控制和組織,建立一個更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一個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利益都好的良性關係。 對馬克思的環境批評(尤其是那些來自左翼的批評),常常希望馬克思能多談些關於自然——或者至少是自然對社會的影響這類泛泛的見解。但Burkett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做的就是這件事,但不是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樣「顯而易見」。馬克思恩格斯核心生態學思想的影響力,遠比一些人想像的要大得多。他們確實帶有他們那個時代的局限性——比如,他們不可能預見到氣候變化。雖然他們知道,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勢必會給環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Burkett所做的事,就是說明環境在馬克思細緻入微的分析中,其實佔據了重要地位,還有馬克思本人對美好世界的展望。《馬克思和自然》不是一本好讀的書——讀者需要對馬克思的作品和觀點有所瞭解——但它絕對值得一讀。尤其是在很多人都批評資本主義破壞環境的今天,卻很少批評能提出一個革命性的改變方案。《馬克思和自然》也因此說明,為什麼今天還要以馬克思理論作為理解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基礎,以及我們如何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Burkett, P. (2015). Marx and nature: A red and green perspective. Haymarket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