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香港的文化人香港是否應該有一個文化區, 十之八九都會說應該, 但這些文化人現在都跑出來反對西九的發展方案.
如果你問公屋居民是否應該改善公屋的管理, 十之八九都會說應該, 但我想他們對現在私營化很無奈.
西九佔地有兩個尖沙咀那麼大, 全港公屋的商場和停車場的佔地超過兩個尖沙咀, 兩者可說都出現單一財團壟斷的問題, 為什麼要一次個出賣那麼大的土地呢, 而不是分開變賣呢?
西九的具體情況是, 政府在沒有諮詢文化界的情況下就決定西九要1. 有天幕; 2. 有四間國際性的博物館; 3. 由單一財團承包建造管理. 它沒有問文化界香港究竟需要怎麼樣的一個文化區? 要營造怎麼樣的文化, 就把整個文化計畫交給一堆一直以來對文化發展一知半解的財團包辦. 到現在為止, 幾乎沒有文化中人會走出來挻政府(有部份會走出來挺財團).
領匯的情況是, 房委在過去一年一直跟居民團體在租金問題上打官司, 弄得招頭爛額, 可是它沒有學精, 不懂得改變管治的方法, 在領匯上市的問題上仍然不聽取商戶和居民的意見, 只在立法會上不停說財政出現困難, 要透過把有盈利部份的私營化來解決.
其實私營化有很多模式, 最糟的是大陸國營企業管理者透過賤價出售能賺錢的資產而侵吞公款的做法, 這種做法引起社會很多動盪, 因為內地沒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可見香港的司法制度多麼重要, 特首和唐英年的搞事論足以證明他們對香港價值基石的無知), 結果, 下崗工人上訪, 自焚, 商場炸彈等事件, 比比皆是, 很多都是因為這種不公義的私有化造成的.
這次房委的私營化則是透過股票市場螎資, 一次性私營化所有商場和停車場(總面積一定大過西九), 由於所牽涉的地段太廣, 遍佈全港九新界十八區, 估算非常覆雜, 可以有很大落差, 才引起賤賣之爭議,
我不反對私營化, 東歐(好像是匈牙利)就有一些私營化的方案是把stake holder轉化為stock holder, 就是說, 新企業的集資首先來自stake holders. 當然我們不能直接引用東歐的經驗, 因為那些都是國營企業, 而stake holder是工人, 是生產者. 這次房委私營化的stake holder則是享用服務的住客, 但房委並沒有與他們商量, 爭取他們的參與和支持. 亦沒有考慮以試點的形式進行, 以建立居民和商戶的信心. 而是一次性地要百多萬人去承擔一次性私營化的風險.
其實立法局的議員, 不論民主派和民建聯都意覺到當中的問題, 所以才提出增加散戶的數目來減輕"賤賣"的爭議, 但這方法並沒有解決單一大規模和缺乏stake holder參與的私營化的核心問題.
西九的問題, 文化界似乎較得到市民的支持, 因為利益的轉換太明顯, 天幕與單一招標太荒謬; 至於領匯的問題, 公屋居民一直是社會中下階層忌恨的對象(情況有點像綜緩和政府公務員的維權運動一樣), 覺得他們分得的社會資源比其他人多. 而運動搞手並没有把領匯事件與普遍市民的利益結連起來(除了說賤賣資產的論述外), 亦沒有提出其他可能性(也許他們有, 可是媒體沒有報導…), 這是維權運動需要思考的問題, 除了面向苦主, 還要與社會大眾對話.
阿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