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關於無間道原教旨主義

 

關於無間道原教旨主義

 

前言:

兩部《無間道》都各有優劣,是一部通識的教材。通識,就是橫跨東西文化:叫全香港的教師帶領學生看這兩部片子吧,看完之後,叫教師引領討論,但有幾位教師上得了這樣的通識課?這是我對香港前途從不樂觀的理由之一。

──陶傑

 

正文:

看了陶傑先生的無間道風雲的外國月亮一文,我唯有接受挑戰。

 

文中他以為,香港人「以港版《無間道》的標準來審閱史高西斯版的《無間道風雲》,犯了一個毛病,叫做無間道原教旨主義。」

 

事實上,如果要深入分析所謂「無間道原教旨主義」的問題,我們必須看看相關電影理論。

傳統上,「改編電影」(film adaptation)是指電影作者將其他文學體裁的作品,如小說、傳統戲劇等加以增刪修改等再創造而成為電影劇本的過程,而早期有關概念主要是針對電影藝術如何改變(扭曲)文學作品的原意。

 

根據台灣的電影教室就有關「改編劇本」一詞之分析:

「電影理論家西格菲‧克拉考爾和喬治‧布魯斯東認為,根據文字作品改編成電影,需將文字意象視覺化,因此,改編劇本可對原著作若干更動;如何精簡表達也是改編劇本的重點,通常小說中次要的角色情節在電影常被省略,因為他們會阻擾戲劇性的穩定發展;理論家們並未認定小說與電影孰好孰劣,傑出的改編劇本可以迥異於原著小說,而在品質上毫不相讓。」

當中「將文字意象視覺化」一詞,正好說明在不同媒介的轉換過程之中,原作必然受到增刪與改動。一般而言,有關變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幾乎完全忠於原著。二是接近原著,即基本保留人物形象和主要故事情節,原著的原旨盡量不變。三是大刀闊斧地改動,對原著的思想內容、人物甚至情節作出相應的修改。

 

時而今日,改編電影在電影工業十分常見,而當中不單牽涉到跨媒體轉換時常見的失真問題 (例如小說人物情節複雜,電影處理多作刪減),更涉及來自不同地區電影劇本互相影響之下出現的文化差異情況 (如西方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倫理並不能解釋東方以家族為主的文化風尚) 

於是,所謂「無間道原教旨主義」便應運而生。

 

事實上,此現象之出現不單源自觀眾欠缺通識視野或先入為主。反之,「無間道原教旨主義」的形成正好反映觀眾對原著的普遍接受。簡單地說,原裝《無間道》的創作人較史高西斯更能掌握香港觀眾的心理需求。

 

卧底文化與父子情結

當我們重新審視香港觀眾對《無間道》的投入感來自何方之時,便會發現《無間道》其實不過是曾在本地流行之卧底電影的變奏。事實上,不少學者均曾指出香港盛產卧底電影其實與殖民地的歷史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身為同時被宗主國及殖民者出賣和忽視的香港人,身份認同感一直未曾妥善建立。因此,在本地影史上,專門講述如何在雙重身份的環境下掙扎求存的卧底片便大行其道。

 

亦正因為這個原因,香港人會對馬田史高西斯刪去富有本土無厘頭特色的傻強一角(自周星馳以降,香港人一直習慣以無厘頭對抗大鈙事)及正邪兩邊首領飯盒會(影射中英談判???)兩幕而耿耿於懷。

 

 

反之,馬田史高西斯在改編《無間道》時,考慮點卻是父子之間的情意結。導演故意透過麥迪文(Matt Damo)和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與里安納度狄卡比奧(JLeonardo DiCaprio)和馬田辛(Martin Sheeni)兩組(類)父子關係反映出兩種父親原型(Father figure):前者是經常口出狂言的壞父親,後者則是善誦善禱的慈父。

 

而更有趣的是,兩組(類)父子關係最終都是以死來作結,而這個收結方式,正好回應西方的經典悲劇──伊底帕斯情結

 

總結:

根據克拉考爾的名作《電影的本性》所述,那些改編電影作品最值得我們研究的應是它們有沒有做好「物質現實的復原」。選擇了「接近原著」的史高西斯版《無間道風雲》明顯地只保留人物基本形象和主要故事情節,而沒有準確回應原旨。

 

因此,在香港人的眼內,馬田史高西斯不過是一個失敗的抄襲者;但在荷里活評審的心目中,《無間道風雲》是一齣可以奪金的佳作。

更多:

www.xanga.com/tommyjo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