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這是一場什麼性質的爭論

--趙蓮生

我同意某些中大校友的觀察,中大今次的英語化爭論,遠遠未去到其應有的深度。而事件發展到今天,焦點已變得相當模糊,很多外人根本不知學生到底在反什麼,因為好像兩面都在支持國際化,都在贊成雙語教育,都在支持發揚中國文化。既然如此,劉校長所稱的一切出於誤會得到不少人認同,自也不難理解。(例如從報章讀到,張文光先生在開完校董會後說,既然只有4%的學科轉為英文教學,根本看不到中大精神受到什麼影響。)

所以,我們必須問:到底這是一場什麼性質的爭論?

這個問題,如果不弄清楚,恐怕整個抗爭便會被人扭曲為一場極少數學生的極為可笑的鬧劇。

整個事件,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中大目前強力推行的英語化政策,到底有何不妥?

觀諸目前的討論,有以下幾個反對校方的理由。

1.沒有充分的透明的民主的諮詢。這是學生會面見校長時最強的訴求,也得到最多人的同情。值得想下去的是:為什麼在整個事件中,中大校方從來沒想過要諮詢同學的意見?(不是有沒有,而是根本沒有這個意識)這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管治模式和管治心態?這種模式的危害性在那裡?

我認為,這其實不是什麼新問題。所謂師生治校的理念,大學從來沒重視過,而且是愈來愈不重視。中大愈來愈以一種企業管理的方式治校,老師只是它的僱員,學生只是它的顧客,校長的意志凌駕於所有人之上。因此,在校方的字典之中,根本沒有尊重師生這回事。只要校長認為是好的,別人便一定要服從。可以想像,長此下去,中大管治只會愈來愈封閉僵化官僚,大學的師生也只會愈加沉默順從不敢發聲,更會失去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和大學那種自由批判的校風。所以,問題的嚴重性,不在於有沒有諮詢,而是其背後反映的那種心態。(校方如果聰明圓滑一點,真的來一次諮詢又有何難?校長見多幾次學生又何難?難道諮詢完後便不可以繼續推行嗎?)

或許,我們要提出一種對大學角色的新理解:大學不是校長的,不是香港政府的,大學也是學生的,也是中大教職員和校友的,更是整個香港社會的。因此大學要發展成怎麼的一個模樣,每個人都有資格提出意見,其意見也理應受到重視。而在要求校方的同時,同學和老師也要有一種覺醒,即換一種方式理解自己在中大的角色:學生不是顧客,教師不是僱員,大學的發展,人人有責。如果師生不能形成一種自主的反抗的力量,類似事件只會一次又一次重演。

2.英語化破壞了中大傳統。這是一個有趣的論述,因為正反雙方都不敢否認傳統的重要性。作為一種策略,這或許情有可原。但直到目前為止,其實雙方都沒有真正提出過一些很具體的說法,解釋所謂的優秀的中大傳統到底是什麼,而這些傳統為何又如此值得堅持。

坦白說,我個人真的不太知道中大今天還有什麼傳統可言。書院制通識教育早已名存實亡,發揚中國文化僅僅意味著三個學分的必修通識(遂有「中國文化要害」、「通識通識,通通唔識」的自嘲)。至於所謂的人文精神,隨著一大批老先生的退休離去,早已花果凋零。而年青一輩的教師,絕大部分只是某一學科的專家而已,很難談得上有多少人文關懷。而為了保住飯碗,大多也在不問世事的做一些自以為很重要的學問,那有時間關心學生關心社會。說得悲涼一點,現在的大學教職員,很多已被制度扭曲到不似人形,連有多少獨立意志也成疑問。

至於教學語言方面,中大早在李國章時代便已用威迫利誘的方法迫各學系轉用英文,而很多學系亦早已投降,默默的實行英文化了。所以,劉校長說的什麼 4%,其實正好說明了中大很多學系一早便已放棄了雙語制策,否則又怎可能在所有必修科及足夠的選修科必須使用英文後,仍然對「雙語教育」影響甚微?

在這樣的境況下,學生會說要捍衛中大理想,有點令人欲哭無淚。中大早已沒有理想,我們要捍衛什麼呢?如果要談中大理想中大精神,我們真的要好好想想,到底要怎麼個談法?從錢唐牟這些新亞先人身上,我們可以攝取什麼資源,放在今天的處境而又仍然起作用?而發揚中國文化的「文化」,到底是些什麼?這些文化,真的和我們追求的自由民主的理念相融嗎?抑或我們根本無需憑藉古人,直接談我們心目中的中大理想,談我們在今天的全球化處境及香港特定的歷史時空下的大學理想?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3.英文化影響教學質素。這個論述,其實理應是最能言之成理,並應得到最多人認同的。有趣的是,它卻在這次論爭中,被邊緣扭曲得最為厲害。道理不難理解,因為一旦有人指出母語教育的優點,馬上便會被人標籤為這只是由於反對者自己英文差,為人懶惰不求上進等。而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這關實在不易過。

這是很可惜的事。我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分別用過英文和母語接受教育的人,都會深深體會母語教學那種難以言說的愉悅。

那種愉悅,在於你根本不會意識到語言的存在,你只會意識到自己在思想!

而使用母語的好處,不僅僅是知識的吸收和理解,還有師生的交流,學生的學術興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養,知識和生活的密切關係,學生對一己語言文化的認同及隨之而來的自信自尊,以及用中文思考學術問題的習慣和能力等等。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教育價值。或許有人說,英文化也能達到這些目的。但只要大家對語言學有些基本了解,以及對香港社會及目前的教育處境有些認識,都會知道這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囈語。

我敢大膽的說句,中大過去幾十年之所以對香港社會有些貢獻,是因為她培養出不少的有人文素養和社會關懷的學生,服務於不同行業,並默默的將那些價值和理念實踐於生活,而不是像某些大學那樣以培養買辦和統治階層為最高目的。而這種貢獻,是和中大的中文教學及中文教學背後那種精神分不開的。所以,中大今次的改變之所以令人痛心,正在於主事的人,似乎完全看不到中大在這方面的貢獻以及背後重要的社會意義。

試想想,香港社會目前最需要的,正是一批有承擔有識見並對本土有認同的公民,在不同崗位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並令社會變得稍為公義一點。就此而言,香港的大學,實在是任重而道遠。很可惜,沒有一個校長有這樣的識見。他們似乎只懂去不斷爭錢賺錢,然後將心思去玩排名遊戲,並以此來肯定一所大學的價值。他們看不見人,看不見歷史,看不見時代的招喚。香港教育控制在這些人手上,我們有什麼可說?

4. 中大英文化打擊母語教學。我覺得這點是值得大談特談的,可惜在這場論爭中,也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須知道,中大今次語言政策的改變,不僅對中大有影響,更對香港的整體教育有極為負面的影響。相信大家都已留意到,教育統籌委員會剛剛推出了《檢討中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的諮詢文件,並在社會引起極大爭論。該文件清楚指出,「我們堅信,對所有學生,母語是最有效的教學語言。透過第二語言(對本港大部份學生而言,即是英語)學習,總會有障礙,問題在於多少。」報告又指出,全港只有40%的中學生是適合用英文學習,而其餘60%的學生則應該在三百多所中文中學就讀。

姑勿論其成效如何,特區政府似乎的確在嘗試推動母語教育。如果這是特區政府的方向,那麼目前香港各大學的教學語言政策,則與此完全背道而馳。因為除了中大(及嶺南)外,香港其他大專院校都聲稱採取全英文教學,完全漠視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成效。中大目前的做法,不管其動機是什麼,造成的效果,的確是等於在告訴那60%的學生,母語教育低人一等,中文低人一等,因為無論他們表現如何出色,入讀大學以後,也必須從頭來過,要在短短三年內,放棄以前用中文學習的方式,並和那些精英的英文中學學生進行絕不公平的競爭。這是什麼道理呀?有什麼較這種做法更不公義嗎?這邊廂,政府強迫60%中學生接受母語教學,那邊廂上到大學後卻又拋棄他們,強迫他們用英文上課,增加他們的困難,大大削弱他們的學術興趣,並對他們的自尊自信多踩一腳。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負責任的大學的所為嗎?

或許有人說,大學教育的性質,決定了必須使用英文學習。但這說法極為誤導。今天的大學之所以必須要大量採用英文教科書,是因為政府及大學從來沒鼓勵過大學老師用中文撰寫相關的教科書,或進行任何的學術翻譯,也從來沒想過要將西方學術中文化的問題。而之所以極少極少老師願意用中文撰寫學術論文,之所以無法發展出華人的學術傳統,是因為大學根本不承認用中文是可以做學術的,多年來其實是大學自己帶頭歧視中文,將中文排出學術研究之外。既然如此,中大及其他大學卻要將這個後果由那些無辜的學生來承受,又怎說得過去?

5. 另一個論爭的要點,是認為英文化是另一次的文化殖民,並進一步強化英語的霸權地位,從而損害大學語言作育的重要角色和使命。這方面的討論,關子尹和梁文道的文章有所討論,而且討論得不錯,我這裡不再多言。

6. 最後,是認為英文化不等於國際化,國際化不能忽略本土化。馬傑偉的文章,對此有不錯的討論。但有趣的是,正反雙方似乎都不否認國際化的重要,而且都同意中大要走向國際。大家爭論的,似乎只是國際化不等於英語化,又或國際化和非本地生的多寡沒有必然關係。但國際化為什麼一定便是好?這個好的標準是什麼?對誰來說是好?

校方及一些支持者有一個看似很強的立場,即國際化英語化對學生好,因為國際化可擴闊學生的視野(馬傑偉便如此認為),可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可幫助學生找工作等。但這個論述,不見得如此自明。首先,如果有人認為國際化便等於增強學生的英文能力,即將大學教育變成單純的語言訓練,並為資本主義培養一些好使好用的勞工,而置其他教育目的於不顧,那我沒有什麼可說,因為嚴格來說那已不是大學。

但如果說,國際化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那我們必須要問,那是什麼樣的視野?我敢肯定的說,很多人心目中的視野,其實是MBA式的視野,即將國際化視為一種工具,用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叫價能力,然後令學生為在日後的社會廝殺中有更多的本錢(喬菁華、左丁山說來說去不就是只得這一點)。我這種說法,或許有人以為過於偏激,但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大學那些什麼交換計劃,語言培訓計劃,暑假就業計劃等等背後的目的以及普遍學生的心態,便會明白國際化是什麼一回事。還是金耀基校長前年在中大四十周年校慶時說得最坦白:中大國際化,最終的目標,便是增強中大畢業生的全球受聘能力!

我們的國際化,注定不會令學生跑去讀柏拉圖荷馬,跑去啃莎士比亞昆德拉,更不會令學生有丁點關心全球化背後的不公義和第三世界人民的苦難,而只會令學生變得更精明更勢利更懂得玩全球化的遊戲。既然如此,我們要這些國際化來做什麼?

馬傑偉心目中的國際化想像,恐怕多少帶點一廂情願(當然,我絕不否認,在個人教學的層面,的確可以有些例外。但當整所大學愈來愈像一間工廠的時候,我實在樂觀不起來)。再想深一層,學生用中文讀書思考,便必然不能培養國際視野?再再想深一層,這個國際,到底是什麼啊?它在哪裡啊?

結語

以上六點,是我冷眼所見的有關今次論爭的幾條主線,而每條主線都有值得繼續深入討論的必要。匆匆寫下來給大家參考一下,也是因為擔心,如果沒搞清楚這是一場什麼性質的爭論,很容易便會被人簡化為一場「又哭又笑的誤解」,又或「哭笑不得的鬧劇」,而看不到這次事件的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不用多說,我的觀點是粗疏的,如果有多些有識之士,願意花心力將討論深化下去,絕對是中大和香港之福。只是恐怕除了獨立媒體這樣的地方,也再沒有什麼公共媒介可以容納這樣的討論了(這不正正是香港的悲哀嗎)。

*原文見於可愛有時,批判有時 ——閱讀中大英語化政策〉一文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