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於住所信箱接獲此宣傳單張 (見附件)。家住土瓜灣,而據知中九龍幹線是一條連接油麻地跟官塘的地底隧道,不知與土瓜灣有何相關,矇查查下報名參加了是次公眾論壇。
到場才得知原來所謂的公眾論壇是以類似focus group的方法收集公眾的意見。筆者到場即被分配到五個小組中的其中一個,並獲發以下資料(見附件)。公眾論壇分兩大部分,一為有關人員的致詞、說明、報告及問答,一為小組討論及實地考察。這個中九龍幹線屬路政署工程,而此論壇則由政府委任的香港大學嘉道理研究所舉辦。
致詞、說明、報告及問答
在第一部分中,大家乖乖地坐著聽講。主持表示本次與會目的為1. 討論中九龍幹線於馬頭角的走線,和2. 討論海濱及沿岸地區優化機遇。然後各位講者就分別說明他們的已完成的工作:在油麻地那邊攪過甚麼公眾參與、討論出一些甚麼的持續發展原則;在九龍灣「這邊」又見過區議會、保護海港協會、關注團體和專業學會;路政署又如何細心的考慮過每一個可能的走線方案和施工方法。這麼那麼一大堆以後,原來說的是:
嗱!中九龍幹線起硬,依家我哋做晒嘢架啦,為咗公眾利益,你地唔好彩,郁到你:
1. (因為「中九龍幹線的東端在新碼頭街的一段隧道將以明挖回填的方式興建」(單張內文字),所以) 要拆掉現有的馬頭角公眾碼頭(圖1)、碼頭旁的巴士總站及公共交通交匯處(圖2)、及現已棄用的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圖3)
2. 工程其間會把馬頭角公眾碼頭臨時重置於汽車渡輪碼頭的位置,而巴士總站及公共交通交匯處則臨時重置於旁邊的汽車渡輪碼頭對出、現時為停車場的位置
不過你放心,有糖派:
3. 工程完成後會於原來位置重置公眾碼頭、巴士總站及公共交通交匯處。這些拆卸和重置被主辦單位稱為「優化機遇」,於是有了第二部分。
小組討論及實地考察
以下記的為筆者被編配的小組。所謂小組,筆者雖沒有仔細數算,印象中該不少於16人,其中有一個導引員(facilitator)和一個記錄員。首先每組有半小時作認識組員及討論油麻地那邊討論出來的十項持續發展原則是否適合此區。即每人只有不多於兩分鐘時間發言。導引員提議組員以順時針方向介紹自己,卻並無中止過分活潑於發言的組員,以致在時間過了一半之後,還有大半桌的人未講過話。
半小時過去,導引員及記錄員領組員到附近三個地點作實地考察,並有工程師在場解答問題。在每個地點,小組均要討論一些問題,如:你贊成興建中九龍幹線嗎?你贊成拆卸和臨時重置的安排嗎?你贊成打通海濱長廊(由尖沙咀至官塘)嗎?請你建議這段海濱長廊的主題?該如何把握這個「優化機遇」改善社區?你對馬頭角海濱的願景?等等。然後各小組回到論壇場地,派一兩位代表匯報。
論壇過去,筆者只覺得兒戲。
* * *
Sherry Arustein(1972)及 Deshler and Sock(1985)# 都曾列出大致相同的參與規劃(participatory planning)的層級分類:最低層是向民眾傳達有關規劃的消息、操控民意、或治療市民因規劃而產生的心理問題。第二層是安撫民意及徵詢民意。上列都只是門面性質的參與活動。真正的參與是官、民及專業人士以伙伴關係共同參與決策,市民是控權的。
筆者引用參與規劃的文獻,是因為就門面來看,這個「論壇」像極了參與規劃行動。官、民和專業人士都在了,官員和專業人士努力解釋其規劃、並設小組討論讓人人都能發聲,在場更設即時傳譯以照顧英語人士。只是,細節如何?
Henry Sanoff(2000)# 認為,參與規劃要達到的目標有三:1. 醒覺:各方對該規劃有真實的理解,研究者需設計一套共同(視覺/立體)語言,使不同的人在同一套語言上溝通。2. 視野:各方面的參與者要對所要規劃的地方有更深的理解,並能於廣泛的脈絡上考慮這個地方的環境問題,包括地理、社會、文化、經濟等。研究能提供平等討論的平台。3. 決策權:參與者的需求和建議會被接受並落實。一個小小的「論壇」並不能反映參與者的決策權有否彰顯,但其餘兩項有否達標?
有通知=沒通知,有理解=沒理解
在組內閒談間,有人提到為何工程就在其門前進行,老人院方面卻沒有派代表前來。對呢,為何不來關心自己社區的事呀?
從筆者觀察,小組中,有關規劃、工程等專業人士或從他區前來的人佔上三分之一;而小組匯報的代表中,區議員(李蓮、張仁康及潘國華)和去年才入伙的翔龍灣的業主(一位翔龍灣業主會主席及一位業主)佔大多數。這可見主辦者在某些界別上通報及動員的努力。筆者必須點出,在土瓜灣此受士紳化影響的舊區,翔龍灣等新建大廈的居民、與長年居於區內的居民(包括南亞裔的居民)是屬於不同的受影響人士,不能以街坊統稱之。而未能動員後者、或在參與中他們未被充權(empowerment),即未能叫各方都醒覺。筆者還未提及小商戶、工廠大廈業主及租戶、公眾碼頭、停車場及公眾停車位置的使用者等等哩。
除了少量專業人士或關注團體,大部分街坊大概都是從banner或宣傳單張上得知此工程及論壇。但banner或單張上又有多少資訊?
單張上本次討論「九龍灣段的工程」。我相信沒有多少土瓜灣居民會認為自己住在「九龍灣」。這就連自己是受影響人士也不知道了。
而單張亦沒有說明所謂的「工程」為何、「設施重置」又指甚麼設施。老人院方面又如何得知工程會在其門前進行?一切為何要等到「論壇」第一部分才揭終?
有共同語言=無共同語言
不能否認,在「論壇」第一部分,各講者非常努力地以圖文並茂和盡量以平易近人的語言去說明此研究和工程。但說明內容只集中在研究過去的成果及工程在技術上的種種,盡是研究者和工程人員專業範疇內的事。共同語言的目的非只在了解,更重要是溝通。專業人員說這已是影響最少的方案。專業人員說沒有可能在幹線上加設土瓜灣區的出入口。專業範疇內的事,一般人又如何置喙?
而在討論部分,就只「靠把口」討論。雖然大家同操廣東話,但要有真切和到位的討論,所需的還有其他文化資本,例如對自己權利的覺醒、了解該項目、項目對自己及其他不同方面的影響等等,甚至簡單如討論的話語。
例如「優化機遇」一詞,就根本沒有提供可以討論的背景和話語,反而是導向式的語言。拆卸和重置是中性詞,這些動作帶來的結果是好是壞,大家可以研究、討論。如果把這些說成是優化機遇,「優」則必然是好、「機遇」亦需及時掌握。誰會反對?
然而,這是哪門子哪方面和誰的「優化機遇」?怎麼樣的「美化」?現時馬頭角公眾碼頭及巴士總站這種簡潔的功能主義設計是「美」?還是新中環天星碼頭那種在海旁樹立由一些不知根本的歷史碎片左拼右湊而成龐然建築是「美」?讓人們更能親近海濱是「優化」?還是利用這些空間建一座商場是「優化」?
又,在一輪拆卸和重置後,如果細心想想,現時為停車場的位置懸空了。然而討論中一直沒有提及該地,原因何在?
欠缺討論背景和話語,這些問題變得隱然不見。
討論中沒有提供參與者所需的視野,卻憑空請參與者「建議這段海濱長廊的主題」。「美化」和「主題」沒有對規劃設計有實質上的指向( (如老店街主題對保留老店及其實質經營環境並無助益) ),但若在「論壇」得到關於「美化」的共識和「主題」的建議,則得到「民意」以發展一個任由當局發揮的主題設計。這並不是參與規劃,甚至不是「民意」的使用方法。
只有個人的視野
除了對工程實行方法的理解,「論壇」沒有讓參與者對規劃及所要規劃的地方有更深的理解,小組導引員亦沒有導引參與者在廣泛的脈絡上考慮問題,於是,參與者只有以個人的視野來檢視和討論。
小組討論中,其中一人發表其對海濱長廊的意見。他表示期望海濱長廊能一直伸延至未來的啟德遊輪碼頭,而其原因竟然是我希望將來我退休之後可以拉住個喼可以一條路行都行到去遊輪碼頭去遊埠!在一個公眾設施的討論上,其理據和著眼點竟然純然為自己的個人利益!從這個小例子可見,在沒有廣泛的脈絡和視野下,公眾討論的不成熟。而在各方人士參與度及權力不一的情況下,這樣的討論所得的結果就更具疑問了。
回到討論的語言。在只有個人的視野下,小組內各人基本上只是自說自話,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多的互動是導引員回答組員的一些疑問。這…算不上討論吧…
* * *
各主辦單位能舉辦公眾論壇聽取各方意見固然是好事,只是金錢時間努力花出去了,如果只換來假諮詢、操縱民意等惡名,豈不是白花心力?還望將來見到更高參與性、更真切的規劃參與研究和活動。
* * *
# 引自 郭恩慈(2004)。空間艱難:新來港婦女生活環境遷歷。頁13。香港: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小童群益會。
* * *
(圖1)馬頭角公眾碼頭(圖片自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9%BE%8D%E5%9F%8E%E7%A2%BC%E9%A0%AD)
(圖2a)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圖片自九巴網頁)
(圖2b)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圖片自九巴網頁)
(圖3)現已棄用的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圖片自香港地方http://www.hk-place.com/vp.php?board=1&id=1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