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日高,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上文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討論,指出現時土地大辯論其中兩個核心討論問題,本文將述餘下的:
三、新增的土地將如何分配?
不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是因為太忙沒有時間考慮,還是真心認為現階段不重要,[註1] 令他看輕了公眾眼中土地大辯論最核心的問題:新增的土地將如何分配?
事實上,最近市民熱鬧地討論要收回建屋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政府早在2013年已經收回一少部分苗圃用地以興建住宅。最終建成的是去年開售的私人住宅高爾夫‧御苑,首張價單一個484呎單位賣超過820萬元。市民期望政府收地作更好規劃,但若然收回或新增的土地所建的私人住宅是天價房屋或「將價就呎」迷你戶,其實亦無助改善大多數市民的生活質素。
政府分配土地令市民感到不公平不是沒有先例可尋。2012年政府舉行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第三期公眾諮詢,發展區整體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為43:57,其中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更將住宅用地100%劃為私人住宅。[註2] 而正在進行中的東涌新市鎮拓展工程,其中東涌西發展區新建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4,但佔地面積比例卻是1:4.6(公營房屋佔地5公頃,私營房屋佔地23公頃)。[註3] 以上公私住宅數量不均或是土地佔用面積不均,都令市民憂慮覓地目的是要讓廣大基層受惠,還是令私人發展商和有能力的買家成最大贏家。
現時政府以高價出售土地作主要財政收入,經發展商興建住宅後以天價售予市民,令香港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如果政府不檢討這種「間接地稅」制度,又無視全球化下擁有大量資金的海外和本地投資者視房屋為投資工具進一步推高樓價,甚至在《2030+》預留了一定數量的單位給外地買家購買,[註4] 只講覓地而漠視分配問題,土地大辯論只會淪為權貴的圈地運動。
題外話:填海造島是否一個好方法?
最後,如何新增土地供應,政府的《2030+》、團結香港基金會、新民黨和公共專業聯盟都提出不同的填海造島方案,似乎填海造島是大方向。不過筆者質疑填海真是一個好方法?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份評估報告(AR5)給政策製訂者的總結(Summary for policymaker),按照碳排放量相對溫和增加的路徑(RCP6.0),預計2100年全球氣溫會增加2.2度,海平面上升約0.48米。[註5] 筆者借用美國機構Climate central提供的模擬工具看氣溫上升2度的變化,程式演算顯示香港國際機場、迪士尼樂園、青衣貨櫃碼頭、元朗米埔等地,以及紐約、上海、深圳前海等城市地區都會被海水淹浸。[註6]
而且,潮汐漲退會隨著海平面上升而變得更極端。2018年土木工程拓展處因應氣候變化修訂了《海港工程設計手冊》,其中幾個沿海地點的極端海平面推測均有所變化:未來出現比平均海平面高2米的大潮機會率,大澳、尖鼻咀等地方為5年一遇,北角是20年一遇。[註7] 這次修訂提醒我們在氣候變化的將來,香港海岸出現極端大潮的機會率越來越高。雖然《2030+》已考慮到填海地水平問題,但到底要填高多少才足以應付海平面上升?填海成本將會增加多少?在這些數字尚未有研究前而談的填海造島,恐怕是沒有遠見的空中樓閣。
2016年太平洋所羅門群島在五個島礁已被海水淹沒,[註8] 而新畿內亞卡特瑞島(Carteret Island)的居民則成為全世界第一批因海平面上升而移民的案例,[註9] 可見海島被淹沒並非遙遠無期的預言。大規模填海造島,恐怕一個世紀內就會變成不適合人居住的低潮高地(low-tide elevation),到時香港又要再來一次土地大辯論了。
註:
1. 黃遠輝:〈主席隨筆 (5月7日)〉。
2. 規劃署:《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摘要。
3. 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土地大辯論》。
4. 規劃署:《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綜合土地需求及供應分析。
5.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6. Climate Central: Surging Sea: Sea level rise analysis.
7. 《海港工程設計手冊》計算海平面基準為香港主水平基準(HKPD),此基準為平均海平面以下約1.3米,文章所得數字以mPD值減1.3米所得。詳見土木工程拓展處:《海港工程設計手冊》勘誤表。
8. 立場新聞:〈海水水位上升-五太平洋島嶼被淹沒〉。
9. 轉角國際:〈滅島末日:氣候難民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