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種把綠地「變棕」的方法:Oil Fracking。好在香港沒有石油或天然氣蘊藏,否則農地面對的就不是倒泥,而是石油勘探了。
不是不想靜心坐下來,與政府官員理性地找出土地供應的選項,實在整個框架有太多前設,總是強烈地游說公眾「出路只有填海和轉換農地」,民間的提議,無論與再度虧損的迪士尼商議收回280公頃的熟地,還是在馬路和公共交滙處上蓋建樓或興建綠色平台交換GIC土地的講法,連提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議程的可能性也沒有,還有市區800公頃的短期租約地,說香港沒有土地供應,實在說不過去。
這種充滿前設的所謂「討論」,其實正正反映出土地大辯論的對象並非廣大市民,而是一班權貴與既得利益群體之間互相「拗手瓜」的博弈。過去數月的土供組討論,基本上就是如何在不影響既定利益格局的前提下,找尋理據去「犧牲」一些勢力稍弱的既得利益群體,從而讓一些本來已經賺盡香港土地政策優勢,透過土地尋租賺大錢的地產商,或是販賣公共資產起家的領展等「割據勢力」,可以持續地壟斷香港土地資源,讓其權力繼續千秋萬代下去。
例如,政府之所以要討論向內河碼頭埋手,是由於運輸業的游說力量遠遠不如原居民的勢力強大;說白了,要說服蔣志偉比起要說服劉業強,實在容易得多。剝掉層層技術層面的花紙外殼,就會明白討論並非在於內河碼頭再填海的技術可行性,反而應該要問,其實香港是否還需要以一個轉口港自居,繼續以物流作為香港最主要的經濟產業?如果答案是,香港最終並不能依靠轉口港論述再經營20年,為什麼政府要預留大幅土地承載必然面對萎縮的內河碼頭、甚至是貨櫃碼頭呢?
似乎現時社會上有一大批人是真心相信,未來20年香港是可以無風無浪、繼續當好轉口港的角色。要跟大陸城市競爭,必須繼續建更多的基建和房屋,農地和郊野公園則是愈少愈好,因為這些「環保野」根本跟香港要融入大灣區的國家大策略毫不相關。這樣的土地大辯論,得出的當然是農地必須鏟除、郊野公園必須閹割、海岸必須填平的結論。
我認為真正的「土地大辯論」,是無法迴避大眾現時對香港角色和產業的想像。
香港的獨特性,是靠把自己變得愈來愈模糊來維持,在明知會日漸邊緣化的產業苦苦掙扎來得實在?還是要發展自己的產業,包括面對糧食生產入超、全港可耕地買少見少的年代,以發展綠色科技和農業技術,內銷轉出口的路線,來得更有前途,更是香港長遠規劃的命脈所在?
以上問題的取捨準則,並不純粹建基於事實判斷,更多是答問題的人,以一個什麼樣的身份來想像香港的未來。既得利益者自然是希望能夠延續整個遊戲規則不變,也很清楚「土地不足」的命題,是整個壟斷和剝削的遊戲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所以嚴格來說,一個年輕人因為樓價高買不起樓並非世代之爭,不是因為上一代買起了我們下一代的未來,而是既得利益者透過論述、遊戲規則、法律以至社會發展路徑,全方位地封殺香港這個城市其他的生活方式。你要活得好,只能加入既得利益群體,玩他們的遊戲,按照規矩,回答「土地大辯論」的既定答案,否則你便是反發展、香港停滯不前的罪人。
假如讀者是現行遊戲規則的輸家,要扭轉局面的唯一方法,只有是不遵循既定的遊戲規則去問問題及答問題,「土地不是供應而是分配」的講法,其實就是循這樣的套路去和相信現時遊戲規劃的贏家辯論。
只有這樣的一個對話平台成形,一場真正的土地大辯論才會真正正式開始:為什麼我們如何使用土地的話語權,永遠掌握在極極極少數人的手中,然後由他們規劃出A餐、B餐和C餐,窮人永遠只能鬥更窮的人,而生態則永遠是城市發展的絆腳石呢?要真正認真地去問,為什麼遊戲一定要這樣玩,大家就會發現搵地遊戲本身,那些被認為不可行的方案,其實反而是民間可以突破的關鍵位所在。
例如農地,所謂討論都集中是否可以補地價發展,或者香港其實有多少農業活動可以支持保留多大的農地,於是政府一錘定音,不如興建一個80公頃的農業園吧,以後香港的農業活動和在地耕作,便只能在這個豬圈內進行了。
面對政府的步步進逼,一眾支持復耕及農地農用的團體,能不能答得出一些與長遠經濟危機相關的問題,勾勒出香港農地農用的迫切性所在?全球都在談糧食危機和農產品價格的調控策略,假如糧食價格比現在上升100倍,到時香港對農地需求必然急升,要把現時已經污染的棕地還原為農地,需要花多少時間、要花多少錢?
又或套用一個例子,其實環保署一直有把過去的320公頃的堆填區修復成為公園,用了10多20年的時間修復還原去污,單是建造費已用了13億元,還未計每年近億的營運費用,如果要把公園「升級」為農地,那個費用絕對會是天文數字。
不要以為我在危言聳聽,以現時中國破壞農地的驚人速度以至全球暖化下的耕地消失速度,作為全球糧倉的中國、泰國和越南等地,其實都可能會嚴重失收。如果香港仍然以轉口港自居而不發展本土農業,必然會是首當其衝。真正有遠見的富豪,現在一定會想盡辦法盡可能買入數以千公頃計的活躍耕地,將來糧食戰爭來臨,不單可以養活自己和私募武裝部隊以自保,甚至可以再來一次「土地大辯論」,討論如何把已經丟空的住宅地和棕土,重新轉換為奇貨可居的農地!
文字版載於《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