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應關於「1/4西九填海地10年未發展」報導

《明報》今日(24/9/2013)「1/4西九填海地10年未發展」的報導,指出早於1990年已填海闢地的340公頃西九填海區,至今仍有逾四分之一、即90公頃土地未發展,被地政總署、康文署或路政署等5 個部門各自為政管理,長年被用作臨時停車場、貨櫃場或放置廢花槽,部分地要拖至2015至16年才能發展。對此影子長策會(註一)回應如下:

一、特區政府自本月初發表《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以來,不同部門均試圖將房屋政策問題,描述成為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客觀效果只是為「盲搶地」提供藉口,甚至不惜向郊野公園土地埋手。影子長策會認為,西九填海區存在大量空置土地,正好令土地供應不足的說法不攻自破。

二、西九填海區在1990年初規劃時,官方宣稱的是主要規劃功能,是疏導油尖旺一帶過於擠迫的舊區人口;但20多年來發展的事實證明,西九主要用於投資以至投機成分極重的豪宅項目,而並非用於興建解決香港市民居住需要的房屋,區內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公屋及居屋)的比例亦極低。影子長策會認為,西九填海區空置土地應該用得其所,大規模增建出租公屋及居屋,以滿足香港市民的真正居住需要。

三、正如影子長策會在《住屋不是地產:民間長遠房屋策略研究報告》(註二)中指出,當局建議加強規管劏房,包括加強巡查,訂立針對住宅與綜合樓宇單位的發牌或業主登記制度。然而,局方卻拒絕提出妥當的中轉或安置方案,只說會按現時房委會的中轉屋和臨時收容中心方式處理受影響居民。我們認為小型單位有其存在價值,但那些不合乎《建築物條例》和《消防安全條例》的不適切居所應全面取締,政府更有責任為受影響租戶提供安置,但長策會現時的建議只會迫遷居民至其他劏房,居民未能改善生活之餘,更可能面對加租風險。影子長策會認為,長策會此舉只是對劏房「表面規管,實際放生」。

四、局方提及到的安置方案,是現有房委會的臨時收容中心及中轉屋,但臨時收容中心位於屯門寶田,地點偏遠、環境惡劣,而現時中轉房屋有四千多個,雖有不少空置單位,如朗邊中轉屋空置率達三成,但不少居民卻不願入住。影子長策會建議, 政府應將西九填海區部分過分細碎,例如鄰近深水埗的地皮,用作興建中轉房屋及宿舍之用,以解決劏房居民惡劣居住環境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