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編輯室週記:大浪西灣民間記者實驗記

編輯室週記:大浪西灣民間記者實驗記

網站本週最值得書寫的大事有兩宗,第一宗當然是大浪西灣一連串的報導,從事件由《南華早報》揭發至今,網站一共有十五篇相關的報導,其中七篇進佔網站本月點擊數的前十位。另一宗當然是廣州話事件,18日在廣州的集會,一位本網的特約記者北上現場報導,編輯在香港即時綜合 twitter 的消息更新,由於相關集會消息在內地實在「敏感」,本港傳媒亦沒有詳細跟進,在集會進行期間,不少內地網民翻牆利用位於美國虛擬伺服器登入本網瀏覽,亦有一群本地的網民透過高登連至。在處理內地「敏感」議題,如何將之與本土連結,以及怎樣面向一群非獨立媒體慣常瀏覽者,似乎會是未來獨立媒體需要認須看待的挑戰。

不過筆者更想說的,是大浪西灣,這是一次民間記者如何透過報導推進事件,民間獨立媒體的方向及定位等一次不錯的實驗。

事件的引發點,在於7月16日《南華早報》的報導,英文報章讀者不多,語言當然亦是問題之一。但同日民間記者謝冠東將文章翻譯成中文,並貼至本網。文章立即迅速廣傳,一個反對大浪西灣私人別墅的群組亦在 facebook 成立,並草定24及25日兩個抗議示威的行動。謝後來將翌日《南早》的跟進報導也翻譯了。

之後兩日,本地的中文報章尚處於觀望的態度。相反民間的能動性更強,一位網民於17日到工地拍攝現場片段再放上網廣傳,點擊數短時間內已達20,000。另一些朋友則透過 facebook 相約於18日星期日前往大浪西灣視察,筆者亦報名參加。在出發前,獨立媒體編輯因著之前參與新界土地運動的經驗,在看過網民拍攝的片段後,立即提出了數個疑問,包括工地有沒有佔用官地的情況及影片中的數間房子是否已被購下等。筆者隨隊到大浪西灣後,特別就這些問題跟進,並找到村長訪問,得到更詳細的資料,例如私人別墅的計劃中包括小型高爾夫球場、游泳池及直升機坪,事後並寫成報導。當日 NOW 的攝影隊同行並製成報導,facebook 群組加入的人數升至近三萬,事件開始引起中文主流媒體的關注。

7月19日星期一,政府多部門高調前往大浪西灣視察,並發出新聞公佈。各中文主流媒體開始積極跟進,筆者因為撰寫了十八日的視察報導,在翌日便收到三間媒體機構查詢大浪西灣的情況。筆者當日亦撰寫了題為《大浪西灣魯氏大宅——政府迅速回應,還是「打好一場公關戰」?》一文回應政府的新聞公佈。當時的擔心是政府高調的公關行動,會把事件的壓力消解,因為在那一刻,魯連城仍然是可以繼續開工大吉的。

7月20日,主要中文報章均就大浪西灣作出報導,《蘋果日報》更以頭版處理。既然主流媒體已然介入,民間記者還可以做些什麼?首先,高速打字手謝冠東再次出動,將 CNN時代雜誌的報導翻譯成中文,令之帶回本地討論。其二是整理及尋找推進事件的更多線索。當日有網友在 facebook 表示,大浪西灣涉及考古遺址的範圍,於是網站一些編輯及記者便循此路求證,找來不同的地圖對比,翻查考古方面的資料,撰寫成報導。翌日《蘋果》及《星島》跟進,同日古物古蹟辦事處到場視察,並於晚上確實工地為考古遺址範圍。

在連番壓力之下,魯連城宣佈工程停工,這時各主流媒體繼續就侵佔官地、推土機非法進入郊野公園等問題窮追猛打,立法會議員亦開始介入。民間記者這時候開始做的,是反思整件事件。究竟那些「商人侵佔香港後花園」、村民見錢開眼、郊野公園不容破壞等說法,是否真的無可質疑?特約記者 Peggy 到圖書館翻箱倒匣,寫成村史一篇,重新將「人」的角度放回討論。就「城市人」而言,郊野公園是一處被定義為「大自然」的地方,但這些「自然景觀」,其實只是某一部份人的「後花園」,對大浪西灣村民而言,這是歷經數百年,他們活生生生活的地方。在萬宜水庫興建後,水源斷絕令他們無法耕種,較為便捷的水路交通中斷,村民就像被困西貢深山。年輕的村民都跑到外國做苦工,人口下跌又令政府減少公共服務,因著「保育」意識,又收回村民近海捕魚的牌照,生計再受打擊。後來實習記者 Teresa 再訪問了一山之隔的咸田村民,再次印證這種「坐困愁城」的說法。在我們生於郊野公園設立後的一代,原來就沒有好好分清楚「鄉村」及「郊野」,不認識「郊野」旁邊的「鄉村」。

數日前,朱凱迪特意買入一張私人土地的地段圖,就魯連城佔用的地圖作對比,得出魯氏侵佔50,000平方呎官地的推論,翌日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主動在立法會上承認官地被侵佔。後來朱凱迪及特約記者再花上半天時間以及二千餘元到地政總署查冊,找來資料分析整個大浪西灣的工地,發現魯連城一共買入16萬平方呎土地,總作價2,000萬等資料,這些研究功夫,都是主流記者沒有時間及心力去跟進的,詳細報導見

在大浪西灣一事上,獨立媒體中人沒有組織過一次行動,我們投入的就是一些整理資料,發掘線索的工作,在事件發生初段似乎成功推動了輿論壓力。到後來調整報導的角度,反思事件進行中的一些主流說法,似乎也找對了方向。這次的嘗試,對於整個獨立媒體的編輯部及特約記者群來說,實在是一次很好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