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要做人,還是天線得得B?

「不宅的,去聽周保松吧。」

課堂甫開始,German就拋下這句話,哄堂大笑後卻依舊座無虛席。這天的講題是《關於「民主」的日本動漫畫想像力》,主要從《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等動漫作品帶出現代社會民主的轉型;出席的同學均自認「宅男」、「宅女」,聽到German談及自己的心頭好都活躍起來,笑聲與討論聲此起彼落,實為平日課堂難得一見之景。

張彧暋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社會學,「彧暋」二字唸「旭民」,「彧」解文采,「暋」解頑強,看起來意義深遠的名字,他卻笑說只是母親從字典隨便找來的。一如「大學講師」四字乍聽總予人嚴肅認真的感覺,German衣著卻輕鬆隨意、講課時常以動漫、影視作品等帶出社會現況,說至興奮處更會站起來扮天線得得B。在這位帶點瘋狂的老師面前,同學們亦毫無拘謹之感,在課後常找他聊天說笑、交流動漫心得。

從Big brother到Little people

論及當今的中國與香港,German常言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天線得得B》裡的角色,只要有東西吃,便高興得呵呵大笑,從來不必思考。這是前現代社會的環境,亦是中國管治人民的心態:只要民眾得到溫飽,人權、自由等價值大可置諸不理。」

然而,他形容香港已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從《1984》的「Big brother」過渡至《1Q84》所寓言的「Little people」年代,在上位者要人們信奉安定繁榮、溫飽最重要的一套說法,對現今香港社會而言已經過時,年輕一輩不再相信政府所灌輸的訊息,轉而追尋屬於自己的故事,追求更多像自由、民主的價值。政府卻視而不見,繼續企圖只以經濟先行四字去蓋過其他故事。

這令筆者想起謝安琪的《你們的幸福》,裡頭有句歌詞說「飲飽吃醉是容易極的快樂」,不理社會政治只埋首吃喝玩樂賺錢買樓,也許會比較和諧穩定?German亦說:「若大家都不思考,一切交由中南海決定,世界會安定得像天線得得B居住的村落;做豬從來比較幸福,但我們想做人,想要自由,想要自己選擇。」

在這種轉變下,他亦理解何以上一代常說社會運動「搞亂香港」,「在他們眼中,若甚麼事都沒發生,大可不理社會的一切繼續賺錢。但對年輕一代而言,這種平衡已經被打破,所以才會投身社運,甚至佔中。」

有用……嗎?

為了不做天線得得B,大家以遊行集會公投罷課甚至佔中作抗爭,卻常被批評無用。German卻認為,香港人普遍重視即時效用,然而民主從非因為做了某事就即時出現,罷課當下看似無用,將來如何卻無人能預料。「你不能以有用與否去衡量罷課,有些事做來未必有用,有些知識讀來未必有用,但大學正是最好的地方,讓學生去嘗試這些不知是否有用的事。」

訪問的最後,筆者問German可否以一套動漫作品形容當下的香港,思索良久後,他才淡淡說出《進擊的巨人》。「基本法、一國兩制就如漫畫中的『瑪利亞之牆』,已經被內地的巨人攻破,巨人來到我們的土地,眼中只有食物,沒有其他。」

漫畫裡有奮勇抗敵的調查軍團,香港的艾蓮與米卡莎,又會是誰?

受訪者:張彧暋/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文:邱榕瀅 聯新傳三

中大新傳政改關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