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背負著死者的韓農

背負著死者的韓農

12月17日 在示威區的韓國示威者,曾經以繩索拉到示威區一列兩米高的鐵欄,一直以來,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是為了攻入會展?還是貪過癮, 全心搞破壞?這個疑問一直在我心裡。

聖誕期間,其中一名民間記者跟我說,他們拉鐵欄這個動作,在南韓曾操練了很多次,但她不知道他們的動機,不懂得怎樣去報導。之後,我們討論了民間報導的問題,有人覺得應該報,因為作為民間記者要傳遞資訊;有人覺得不應該報,因為自己不理解其動機,看到表象的報導,可能對事件和當中的人很不公平。

兩三天前,於茶店遇上柏齊,他向我們解釋說,拉鐵欄的意義是要去紀念於坎昆自殺的李京海:當年,韓農李京海爬上示威區高高的鐵欄,控訴世貿如何殺害農民後,把瑞士軍刀深深插入自己的心臟,從高高的鐵欄倒下。他的死亡,使反世貿的示威升級,第二天,示威者把鐵欄推倒,終止了坎昆的會議。這次韓農在示威區拉倒鐵欄,不是李少光所說的暴徒行為,而是一個悼念李京海的儀式。

我一邊聽柏齊說,一邊強忍著自己的淚水;雖然很多民間記者都走在很前線的位置,但卻依然無法理解韓農的行動,把他們的故事說清楚。柏齊說,在這裡示威的韓農,大概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一個死去的人,所以他們有絶食至死的意志;每年,南韓自殺農民平均二三百人。

警察所背負的防暴裝備和責任可能很重很重,但韓農和其他地方的農民,他們所背負的,卻比生命更重要。

在此重貼陸德泉所寫的《南韓農民以生命控訴世貿》一文:

南韓農民李京海,曾擔任南韓國會議員,在坎昆世貿部長級會議開幕當天,在與員警對峙時,在保安線的鐵絲網上高舉了寫著“世貿組織謀殺農民”的標語牌,最後用瑞士軍刀刺入胸膛,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抗議世貿農業政策對南韓、以至全球農民的迫害。李京海抗議的悲壯,完全扭轉了九九年西雅圖那種發達國社會運動的嘉年華色彩,以鮮血來控訴世貿。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來說,抗議世貿的農業協議,不是跳舞開派對,而是生與死的鬥爭。根據坎昆獨立媒體網站轉載南韓農業糧食雜誌今年四月對李京海的訪問,道出了他堅決以生命來抗議世貿農業協議的因由。自從國際關稅總協定的烏拉圭回合談判把農業逐步納入多邊貿易談判以來,李京海已經感覺到南韓的農民已經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隨著南韓農業生產力提升,農產品價格已經疲軟下降。在南韓政府逐步執行開放市場的承諾後,農民的生活更成問題。李京海目見不少農民欠債破產,被迫移居到城市的貧民窟尋找生計。

作為南韓農民和漁民協會的主席和國會議員,他走遍南韓的農村。他曾遇見一個因欠債累累而服毒自殺的農民,面對著他那嚎啕大哭的妻子,他悲憤不已。他走過了很多農村。那些千百年來孕育韓國文化的良田給工廠和住宅霸佔了;在大部分農村所見到的,多是被棄置的牲畜養殖場和溫室種植場,都是南韓農民含辛茹苦的勞動,以至欠債累累而建立的產業。在開放市場下,最終逃離不了破產棄置的命運。農村城鎮的年輕人都跑光了,留下了老弱病殘,死氣沉沉的社區。世貿把農業納入新自由主義的框架時,逐步剝奪了農業對農村生命力、社區傳統、文化生活、生態平衡的意義,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商品意義。

南韓農民面對的問題,絕對不是南韓的現象。印度的卡納塔卡邦,光在八月份已經有超過八十個農民因為天旱失收、市場疲軟、無力償還高利貸而自殺。印度自從九十年代開始,積極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轉變迎合國際市場的產業化農業。在產業化農業的壓力下,農民必須大量借貸來向農業企業購買種子、化肥和其他設備。最後,在農業企業的壟斷經營下,農民的利潤微薄。只要不管是遇上天災,還是價格下降,便要虧本。大量農民不但錢賺不了,更失去了原來自給自足的糧食供應。絕望的,只有走上自殺一途。

雖然沒有資料分析中國農民自殺與農業產業化的關係。但根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在九月八日世界防止自殺日公佈的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約有28.7 萬人自殺死亡,還有約200萬人自殺未遂。其中,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自殺行為百份之九十發生在農村。根據零星的報導,不少農民自殺與近年來農民的貧困化有密切關係。為了加入世貿,中國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大力推行農業結構調整,逼使大量農民債臺高築。不管是政府錯誤選擇了沒有銷路的農產品,還是競爭劇烈導致市場疲軟,農業產業化帶來的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進一步的貧困化。而醫療和教育服務的產業化發展帶來費用高漲,因為沒錢治病,沒錢送孩子上大學而自殺的農民時有發生。而財政緊缺的地方政府不但沒有減輕農民負擔,卻不斷以粗暴方法推行政策和收取稅款,逼使農民自殺的事件經常發生。

中國在坎昆會議上,和巴西及印度等新興農業國國家,成立了21國組織,結連那些不願為農民提供補貼的發展中國家,要求所有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取消農業出口補貼和國內支持補貼,取消關稅,開放市場來進行所謂的自由市場的‘公平競爭’。

正如李京海在獻出生命前的訪問中明確指出,他所反對的不單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傾銷,他要挑戰的正是這種所謂的‘自由競爭’對農民生計、農村社區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可笑的,有些號稱關心發展中國家農民的非政府組織依然堅持那種沒有保護的競爭才會給他們帶來脫貧的機會。農民需要的不是無休止的競爭,而是需要一定的保護和保障,來維護糧食安全,生計,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李京海以性命對世貿農業政策的控訴,不單是為了南韓的農民發聲,亦同時為中國的農民提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