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廿多日,香港人前所未有地親近馬路--一個我們日常只有幾秒合法時光接觸,本來只屬於交通工具的空間。
旁聽了新界殖民地歷史堂半個學期,令我對本土歷史興趣日增。還記得坐在彌敦道上,屁股感受到地鐵經過的震動(請別HEHE),令我不由得想像這片土地的歷史,跟我們今日的運動有沒有扣連。我們佔領港九主要街道,正正進入了英殖時期以街名紀念社會精英的地理歷史。金鐘的夏愨道、旺角的彌敦道及銅鑼灣的軒尼詩道,碰巧就是三位港督的名稱。他們代表著香港怎樣的往昔?我粗略地以維基百科的資料,順時序簡述一下。
軒尼詩爵士(Sir John Pope Hennessy)於1877年到港上任,六年任期間大力提升華人地位,更委任伍廷芳為首位華人議員;但同時主張英語教學,減低中文教學時數。
彌敦爵士(Sir Matthew Nathan)於1904年上任港督,三年間有電車、單層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落成。他更發展九龍半島,在油麻地一帶移山辟地。亦力排眾議,將半島的大動脈──當時的羅便臣道擴充至六條行車線及延長,成為今日的彌敦道。
夏慤爵士(Sir Cecil Harcourt)於1945年奉命到港,代表英方及中方主持受降儀式,同時標誌著英國首相邱吉爾不理中美壓力,堅拒交還香港給蔣介石。在楊慕琦爵士於1946年中復任港督前,他一直擔任軍政府總督,修復百廢待興的香港。
簡而言之,三條街道代表著昔日英殖管治的四個重要議題:華人教育與政治地位、城市規劃以及主權爭議。這些議題冥冥之中連結著今日這場由下而上,民眾自發抗爭的背景:抵抗洗腦教育的反國教運動,新界東北規劃的前期撥款被政治特權階級(功能組別)粗暴通過以及自由行在政府放任政策下引發嚴重中港矛盾等等……回歸以來「馬照跑,舞照跳」的幻象,隨著手無寸鐵的市民面前爆發的催淚彈,正式幻滅。
香港人常懷念昔日港英政府的德政及美好時光,甚至質疑華人管治能力不如英國精英好,這正是被殖民心態的體現。事實是由於殖民管治下積極培育技術官僚,回歸後殺局等事件更令政治培訓階梯斷裂;反而後期港督大多是受民選洗禮,身經百戰的政界精英,政治手腕自然高下立見。當日港英政府不用完全向地產商低頭,政策為社會穩定而不向商界過份傾斜;今日大孖沙上京面聖反制特區政府,就晉身為「月入萬四下無選舉權」管治思維的下最大得益者。就算大部分港人覺得近年生活日見艱苦,各大商家仍然靠高樓價高舖租政策賺個盤滿砵滿,一定不用懷念英殖時光。
梁振英當然極有問題,但今日香港困局其實源於政治制度,不是港人質素。
「中國人是要管的?」哈!真是話你XX怕你嬲。我們縱使徹夜難眠,生怕一朝醒來清場變天;但我們都堅守和平理性,爭取真正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我們在塑造今日香港的港督面前一起舉傘,掙脫心中枷鎖,正式向殖民地告別。縱使成敗由天,但至少每一步,都走得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