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數字上的綠化,觸不到的綠色──新界東北發展的一篇sidekick

(按:昨日「星期日檔案」探討「香港宜居」的議題,早前《經濟學人》公布最新 「全球宜居城市」調查,香港獲得第一名。在綠色空間、城市擴張、自然及文化資產等範疇,香港在數據上都取得很不錯的排名。然而,住在這城市的你和我,偏偏又不同意這是人間天堂。是港府懂得「造數」還是甚麼?)

新界東北發展抗爭,在中港融合的主流討論之上,非原居民提出「復耕」和歸園田居的心志,更喚起社會對城市綠化和區域分工的反思。

友人問,香港不是有相當可觀的綠化比例嗎?為甚麼大家還喊著無農地可耕、無鄉村可居呢?翻查政府2011年8月發表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引述,2007年12月的數據指「香港約有74 100公頃林地、灌木林和草地,佔全港總面積約67%,但其中大部分位於新界區內地勢較高的土地或山岳連綿的郊野地區」。說到這裡,我想大家跟我都有著同樣的疑惑:過半的綠地到哪裡去?一如官方資料所述,這些綠色土地集中在新界,大部份是圈起來用作郊野公園的休憩用途,當中亦包括林鄭月娥口中所謂的「不能發展的斜坡」。因此,那所謂67%的綠化,扣除水份之後,能讓市民容易接觸到的自然風光,其實所剩不多。綠化不應只是一組美觀的數字,而是能真正讓市民在生活中見到綠色,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就像佔地甚廣的郊野公園,因為主要散落於新界地區,市區居民未必能從中感受到所謂的六成綠化比例所帶來的優質生活環境。這則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區域分工。

即使香港只有千多平方公里面積的彈丸之地,城市規劃也得考慮採納區域分工。就像中西區是商業用途,觀塘、牛頭角負責發展工業,葵青則是物流業的集中地等等,都是規劃下的結果。後來衛星城市及新市鎮的發展,試圖在新發展區裡建立地自給自足的群體,但最終也未能改變歷史因素所促成的經濟中心,新區居民還是不能免於每日長時間的通勤疲累。薩森在《誰的城市?》便指出在全球化潮流之下,國家發展資源集中於大城市,以獲取更大更明顯的回報。在香港而言,社會資源也是集中於有較大經濟利益,並發展已久的所謂「市區」。博物館等文娛康樂設施,也集中於維港兩岸。

且看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全港一共有67間圖書館,其中16間在港島,24間在九龍半島,27間在新界(包括離島)。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三區的人口分佈分別是:港島1,335,469、九龍2,023,979、新界3,343,046。再計算一下,港島和九龍平均每大約八萬名居民則有一間圖書館的資源,至於新界地區卻要十二萬三千人共用一館。從數據上又一次證明,跟綠化比例一樣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道理。

薩森的立場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造成區域上的不公平,於是第一世界的國家裡,還是存在很多不被人察見的第三世界國度(他稱之為「第四世界」)。在香港這小社會亦一樣,即使政府投放大量資源,但由於過度集中,卻造成「數字上的綠化,觸不到的綠色」等的問題。要讓大眾真正得益,在數量多寡的考慮之上,請再思考平均分配、資源共享的原則。別讓投資白白流向鹹水海,要比盲目加大數額來得重要!

(本文同步發表於吉暝水之部落格: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10/sideki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