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終於兌現承諾,出席皇后碼頭論壇,交代拒絕「不遷不拆」的原因﹕「做不到的理由是因為政策是有延續性,皇后碼頭的遷拆與中環三期填海的工程是討論了相當長的日子,我們不能夠貿貿然以為一位新官員上場,就可以改變很多歷史的事實,以及很多政策延續性需要作出的考慮。」
到底是什麼樣的歷史令林局長欲言又止﹖林局長多番強調「政策延續」,難道曾幾何時有些政策未能延續﹖林局長表示填海計劃「跟足程序」,沒有人提出反對;絕食人士陳景輝表示早在8年前,《明報》社評以及大量報章都曾經提出反對。在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下,到底這10幾年間,發生了什麼事致使基建停滯﹖
工程延誤,誰的責任﹖
從公共行政的角度,新舊天星及皇后碼頭分別屬於中環填海第一及第三期工程,而第一期工程是港英政府在80年代初期構思新機場核心計劃的其中一部份,後因資金不足,一直懸而未決,直至89年六四事件引起信心危機後,由總督衛奕信宣佈落實。為了維持香港在「後過渡期」的「安定繁榮」,港英政府於90年代極力推動大型基建工程,如在添馬艦舊址的「中區填海計劃第2期」、會議展覽中心的「灣仔填海計劃第1期」等,以穩定人心。
彭定康提出政改方案以後,高級公務員在中英夾縫之間,難以維持政治中立的角色,甚至要為英方護航,因此公務員在過渡期間推行大型基建及計劃時要多花時間向中方解釋,而中方又因揣測英方動機而處處提出質疑,導致涉及大量金錢的基建受延誤。
此番說法在過渡期十分盛行,看來香港各界又再一次患上健忘症,而現時眾多的規劃問題,包括中環填海、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大嶼山發展等等,或多或少都是新機場核心計劃延申出來,那麼所謂的「政策延續」,不過是過渡期前後策劃與實施的一致性問題了。
眾多夾縫的真正犧牲品
高級公務員或許都能夠被傳媒追蹤,到內地學習國情,準備過渡後「如何做好呢份工」,然而在中英前途問題談判桌上一直缺席的小市民,不但無權參與大歷史的篡寫,就連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天星及皇后碼頭,都未能掌控,如果林局長真的需要市民大眾的體諒,那麼廣大的星斗市民何嘗又不是眾多夾縫之間犧牲品﹖我們的本土生活又有誰可憐、又有誰珍惜呢﹖
曾特首及林局長在多個場合提及明白年輕人的激情,了解年輕人追求非物質的生活,不再是「無根一代」,可是我不禁要問「走出禮賓府」的曾特首及「走入人群」的林局長,你們出走以後有沒有真正放開歷史包袱﹖你們一代的身份認同呢﹖你們是否還在擔心沒有「安定」沒有「繁榮」﹖曾特首在競選時提出「進步發展觀」,如今望看西九龍屏風樓、每天34度的高溫,我們還需要進步發展,加劇熱島效應嗎﹖
政府的另類方案﹖
皇后碼頭事件發展至今已經8個月,民間提出另類方案,在碼頭旁邊建人工湖,以平衡填海與保育的需要,可是直至現在,政府只是一味否決民間方案,而未有任何具建設性的建議,只反覆強調程序理性,甚至未有好好交待拒絕將皇后碼頭列為法定古蹟的原因。其實高級公務員多年處於中英夾縫之間,早應明白程序理性從不是解決政治問題的好方法,經歷朝代更替以後的今天,你們真的如此身不由己﹖
毛澤東曾經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都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三名年輕人已經在皇后碼頭絕食超過32小時,到底今天世界是屬於你們的、我們的、還是你和我的﹖
伸延閱讀﹕
張國良、蔡貞停﹕鏗鏘集《夾縫中夾縫》,香港電台,28/07/1996
http://www.rthk.org.hk/special/hkconn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