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壯大公民抗命力量 佔中決策層須擴大

佔中運動發起人戴耀廷先生在公開場合承認近期失言,傷了戰友的心,對此他表示歉意。筆者現在不是要追究發起人錯過什麼時機或什麼地方失言傷了誰的心,而只想佔中運動在往後日子中能真正發揮公民抗命的威力,但在發生這場公民抗命運動的關鍵時刻前,必須讓更多社會持份者參與決策以增強實力。

幾天前,筆者在一個網上電台節目中曾向戴先生直接提出了一些問題,外間以至將會參與公民抗命的團體不時會疑惑:第一,佔中運動本身的實力;第二,民間和社會不同持份者的參與決策度不足。佔中運動在發起陛段由三位發起人進行決策,以上提出的問題並不明顯,但到了真正要進行公民抗命時,問題就開始逐步逞現。

佔中三子在今天公民抗命在即,依然難以評估參與人數,以致給市民的印象是運動本身力量不足。難以評估人數的原因其實跟決策層的組成有很大關系,若果決策層由不同團體組成,佔中三子就能簡單及清楚評估到實質的「死士」人數和力量。道理其實很簡單,決策層如果有李柱銘、有余若薇、有梁國雄,力量會否比只有佔中三子大呢?相信誰都清楚答案,不同社會持份者有其本身的支持者,要擴大佔中運動本身的力量和動員能力,就必須先擴大決策層,讓實力和動員能力得以提升。

有人或會質疑,結合不同的社會人士同時加入決策,不會為這場運動造成更大的分歧嗎?就以戴耀廷先生常掛在口邊的馬丁路德金為背景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為例,當時不只有馬丁路德金的不合作運動路線為這場運動付出過,更有其他運動抗爭路線的Malcolm X、黑豹黨等為這場民權運動犧牲,經過不同的持份者的努力,後來運動才得以取得成功,讓1964年的民權法案得以通過,結束種隔離政策。同樣地,運動路線出現分歧不是問題,但必須認清反抗的對象,以及持有不排拒其他運動方式的態度以壯大反抗力量。

人大堅決落閘,香港進入一個新時代,進入一個草木皆兵的年代,佔中運動決策層必須擴大及民主化,無論是激進派、或是溫和派,只要是熱愛民主的,我們就應團結起來,向中共清晰展示香港人對民主的決心和鬥爭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