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諱言,我認識音樂蜂是因為林一峰。他是這個音樂眾籌平台的其中一位策劃人,亦是當中第一個集資的音樂計劃。之後,陸續有林二汶、黃靖、VS MEDIA + Made in Hong Kong Music、黎曉陽、李拾壹、香蕉奶、JL Music的音樂計劃。大部份是為了製作專輯募集資金的計劃,但也有為了舉辦獨立音樂節的。
昨晚看見一篇名為《從香蕉奶看crowdfunding:對比外國與香港的眾籌體驗》,卻發現文中提出kickstarter和音樂蜂的兩點不同,跟事實有點不符。
「不同一: 選擇眾籌就是不想有老闆以資金主導創作方向, 令創作可更自主大膽; 但音樂蜂上籌款的藝人, 大部份都有老闆?」
事實上,眾所周知,林一峰出道至今都是一直自己開一人公司,自己做老闆,而在媒體訪問中,林二汶和黃靖都提過他們現在是獨立音樂人。另外,從音樂計劃的計劃負責人一欄也可以得知這計劃究竟是以誰的名義在募集,而綜觀至今的8個計劃,只有黎曉陽是以Frenzi Music,一家獨立音樂廠牌的名義來募集,其他都是以個人名義募集,所以這「不同一」根本就不成立,更不存在文中所指「藝人上網籌錢後,創作團隊不需向贊助人交代,只需向唱片公司交待」的質疑。
「不同二: 眾籌計劃原意是贊助人為老闆, 創作者需向他的老闆=一眾贊助人交代; 音樂蜂上的贊助人, 又是否同樣性質?」
「不同二」似乎是因為「不同一」的前設而來,可是,仔細看看音樂蜂的計劃概覽,每一個計劃都有列明歌手背景、專輯的理念和song list、所需資金、歌曲試聽、每項回禮的內容和預計送貨日期,不論是已完成募集的計劃(如林一峰),或是未到限期的計劃(如黎曉陽),都一直有公開更新自己的製作進度。這些資料不就跟文中所指kickstarter計劃必須的計劃內容一樣嗎?
而文中質疑歌手得到整筆資金會如何分配在不同範疇上,我想反問,是重點嗎?作為贊助者或消費者,我覺得最重要該是你付出的金錢是否得回你想要的東西,你贊助這個計劃得來的回禮(如專輯CD、音樂會門票、紀念品,甚至工作坊、私人演唱等)是否值得。當然,我也見過一個「不求回報,純粹支持」的選項的。(笑)
眾籌平台講的其實始終是歌手和贊助人之間的信任和溝通。把自己的音樂計劃放在公開網上平台集資,其實是一件很赤裸的事,不單讓歌手直接測試自己的市場反應,也讓公眾檢視計劃的進度和成果。既是市場支持度,也是歌手本人的信用和名聲。因此,在計劃中如何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或製作進度,或提出什麼贊助的回禮,都應該由歌手自己決定,始終這都是他/她和他/她的贊助人之間的關係。
對我來說,作為一個眾籌平台,該是一個橋樑和促進者,可以從旁協助,但主導權必須在歌手和贊助者的手。因此,其獨立開放比一切都來得重要,如果有太多前設的審查和限制,跟一般唱片公司又有什麼分別?不如就讓市場決定一個project 值得與否,由每位樂迷用自己的真金白銀說話吧。
套用Kickstarter FAQ的一句:“On Kickstarter, backers (you!) ultimately decide the validity and worthiness of a project by whether they decide to fund it. ”
相關連結:
從香蕉奶看crowdfunding:對比外國與香港的眾籌體驗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5/05/12/106579
音樂蜂 Musicbee 官方網站
https://musicbee.cc/
Photo credit: 音樂蜂 Musicbe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