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光顧了流動餐車,一塊胡椒葱餅、一串長長的燒豬肉和六件脆皮雞蛋餅(有多啦A夢、Hello Kitty的形狀),在新光三越商場附近。特區政府近年有意推出美食車,這概念一早在美國、台灣流行,我在買串燒豬肉時就藉機跟兩個二十歲出頭的老闆聊天。
我問他們經營流動餐車需要牌照嗎?他們說不用,基本上有車就可以做。他們反問我香港的情況,我簡單地告訴他們港府打算引入的美食車計劃,他們感到很意外,因為他們知道香港鋪位的租金高昂,以為美食車是高昂租金的「補償方案」,但原來只是另一種成本高昂「流動鋪位」。
台灣的流動餐車不簡單,因為它們就在大型商場旁邊,而且旁邊就是商場的地鋪餐廳。換言之,餐車是那些餐廳的競爭者。當然,你也可以說那不是直接競爭,因為在餐廳用餐的人未必會買小食,買小食的人也不一定會到那些餐廳用餐,但這種情況在香港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可能的競爭也不可以存在。
餐車就在新光三越商場旁(我沒有試這飛魚卵香腸)
餐車旁就是商場的地鋪餐廳
眾所周知,香港不可能是自由市場。資本追求的不是競爭而是壟斷,所以香港的空間已經被商家牢牢控制,要做生意就要有鋪位,而租金是天價。以前有生意頭腦、手藝的人可以白手興家,因為做生意的門檻低,例如雞蛋仔高手只要有烹飪工具、一個車仔檔及買材料的資金就可以開業,那時字典裡沒有「領匯」、「官商勾結」。現在,就算你的雞蛋仔手藝出神入化,沒有鋪位就無法開業,而租金貴得你要每月賣幾十萬底雞蛋仔才勉強付得起。
在商業世界,以合約條款排除競爭的例子甚多,例如部份連鎖咖啡店跟商場的合約會列明不容許商場與其他咖啡店合作,以免分薄盈利。當然,咖啡店要付更高的租金去排除競爭,但這租金最終必定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同理,商場周邊的空間也盡量不要有其他賣咖啡的商店,因為咖啡價格裡不少是租金,如果有流動咖啡店賣同等質素的咖啡,價格必定平宜,所以香港曾經有商場要控制、佔有附近的公共空間,說到底就是要增加盈利與排除可能的競爭。因此,在新光三越附近看到流動餐廳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而特區政府要限制香港美食車活動範圍的原因也不難理解。
特區政府引入美食車,其實目的不是降低經營門檻來引入競爭,而是加強與資本家的合作,進一步佔有公共空間。原理很簡單,當餐廳的經營成本高昂,最終承擔得起成本還是資本雄厚的連鎖店。為什麼他們要經營美食車?因為他們已經牢牢控制了大型商場的範疇,聚集了人流,但原先的公共空間(如公園)因為原先的固定規劃而不見連鎖店的影子,然而美食車可以以「流動」方式入侵那些公共空間,滲透到連繫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去。這走向的原理就像 Starbucks 曾經出現在故宮一樣,資本的力量無處不在。
另一方面,租金的門檻也令技藝的發展受到局限。以前一門手藝可以走天涯,現在一門手藝則很難撐得住高昂的租金。因此,近年旺角的街邊小食店賣的小食五花百門,由魚蛋到牛雜、雞蛋仔到燒賣一應俱全,完全不走專門路線。這趨勢其實早已出現,數年前茶餐廳賣的也愈來愈雜,由傳統的茶餐廳炒粉麵飯擴張到「日式大碗飯」等潮流食品,目的是為了與大家樂等連鎖餐廳競爭。不過茶餐廳已經放棄這種競爭手段,﹐回歸根本了。要追,很難鬥得過連鎖餐廳。
新加坡有不少小販熟食中心,這些熟食中心聚集很多小鋪,而每間小鋪都幾乎只專注於一門食品,你不太會見到賣海南雞飯的點會賣燒鴨。他們年年月月日日都在做同樣的食物,工多自然藝熟。台灣的市夜也是同樣的情況,美味的胡椒餅需要歲月磨練而成,可見這些地方的美食文化與社會、經濟文化緊扣,在香港不可能出現,而特區政府的美食車建議顯示政府根本無打算亦無誠意建立這種文化。可恨的是,香港曾經有大量特有的美食,大部份都消失了,台灣與新加坡卻保存了其獨有文化。
政府不鼓勵小販的原因很多也很動聽-安全、衞生、秩序等等等等。香港變得更安全、更衞生與更有秩序,但文化空間受壓了,原因為何?會不會是我們太安全、太衞生與太有秩序了?又或者,這些動聽的原因都是在為商家服務?
回想起來,台北賣串燒豬肉的兩位年青人真幸福,可以憑一門手藝開展自己的事業。香港不是經常說向上流動不足嗎? 美食車為什麼又不給香港年青人機會?政府說要幫助年青人,其實只是 Lip service。
香港的美食車並不屬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