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和他們隨身的事業-下)
上集提到路易簡和高第兩位建築大師,將一生奉獻給自己熱愛的建築設計工作,為了設計案子工作到死。
圖: 德國人建築師密斯·凡德羅 (Mies van der Rohe)
對工作有着同樣熱誠的建築師還有德國人密斯·凡德羅 (Mies van der Rohe)。密斯是活躍於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大師,以極度簡約的建築風格見稱,大量用上鋼材和玻璃等在當時十分嶄新的物料,設計出充滿著工業美學的建築。有很多人以為’Less is more’這個充滿玄機簡約主義格言出自他口中,但其實這只是他在1959年接受訪問時,引用了詩人 Robert Browning 的作品 ‘Andre del Sarto’ 中的一句來形容自己的建築設計。面對外界批評自己的建築為冷血丶無情時,密斯認為’Less is more’最能夠形容自己的設計態度。他認為人性複雜多變而且不可預測,建築空間因此需要成為一個中性的載體,才能包含人類生活的一切複雜甚至矛盾。從他早期的建築作品(如1922年的Glass Skycraper)草圖中可以看到,他這種將建築盡量簡化的風格出自對於歐洲大城市的厭惡。
他認為這些城市的市中心裡,過度密集和沈重的舊建築令空間變得過度擁塞,得不到光缐的空間死氣沈沈,而且未能跟日漸複雜的現代都市生活搭調。因此他認為新的物料如鋼鐵和玻璃可以構成更高更開揚的建築。強韌的鋼架可以令結構簡化,建築不再需要倚靠受力牆,因此室內空間可以脫離結構牆的限制,一整層的空間可以自由流動,成為一個開放式的平面。隨着人的身體和意志自由變化。化整為零的空間反而能衍生出更多的使用上的可能性,這就是他引用 ‘Less is more’ 來形容這種建築的原因。
圖: Glass Skycraper 的透視圖 (1922年)
密斯是一個大情大性的人。據說他曾命人將自己早期的作品的草稿和圖紙(大部分都是沒有建成的設計案子)燒毀,之後就完全投入現代主義建築的運動之中。1933年他在納粹政權的壓力下結束了自己主管的包浩斯 (Bauhaus) 學校。之後密斯沈寂了幾年的時間,並於1937年不情願地離開了家鄉移民到美國芝加哥。大蕭條以後的美國為他帶來了不少的設計委託,令密斯聲名大噪。1959年,西德政府委託73歲的密斯為戰後重建中的西柏林設計一座新國家畫廊 (Neue Nationalgalerie),為掂記着故鄉的密斯提供了機會,使他可以在自己國家興建一座標誌性的建築物。新國家畫廊被建築評論家評為其中一個最能表達密斯設計哲學的作品。一個由黑色鋼型材構成的頂蓋由幾根鋼柱托起。
柱子刻意避開方型頂蓋的四個角,巧妙的布局令頂蓋如同輕巧的懸浮在半空。室內的空間沒有任何間隔牆,展覽者可以自由演繹美術館的內部空間,使用上的彈性令這座建築成為一個能容納任何藝術品的載體。整個建築座落在石鋪面的平台上,將畫廊的建築空間從城市街道隔離。四面由玻璃圍封的室內空間在得到通透的空間的同時,亦能因為視線上的提升而得到私密性。空間的隔間依靠平台的高差而非圍牆來形成,使建築物的內外空間自由流動。密斯的這種技巧在另一位深深影響他的德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 (Karl Friedrich Schinkel, 1781-1841) 的作品中經常可以見到。
老年的密斯曾幾次親身到新國家畫廊的工地視察。雖然建築的型態簡單,但仍然花了9年的事間,在1968年才開幕。可惜的是,年屈82歲的密斯年老體弱,不能再長途跋涉的由美國飛到柏林參加開幕禮。他花了一生的時間才有機會回到家鄉德國興建一座標誌性的建築物,命運卻未容許他親眼看看自己的心血結晶。這無疑對密斯來講是一個遺憾。一年之後他就病逝了,彌留之際可能仍掂記着這個象徵他衣錦還鄉的建築。念念不忘最後卻仍聽不到迴響,但他的建築對後世影響深遠,開啟了無數對於建築的討論和理論。當中尤以學者Detlef Mertins的見解最有啟發性,要讀懂密斯就必定要拜讀此君的分析。有機會筆者再另稿詳述。
圖: 柏林的新國家畫廊 (Neue Nationalgalerie)
圖: 新國家畫廊的巨型鋼鐵屋頂先在地上建造,再用油壓頂抬升至預定高度 (1967 年) (source: Archiv Neue Nationalgaleri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圖: 新國家畫廊的開幕展,現代主義畫家Piet Mondrian 的展覽 (source:DACS)
這幾位建築大師的事業橫跨了他們的整個人生。建築設計不只是一份職業,更加是一種奇妙的過程。老實說,如果你認為成為建築師可以為你賺到很多錢,我會勸你選擇一些努力和金錢回報成正比的工作。成為建築師極其量可以有舒適的生活,但絕少能令人大富大貴。但是,能夠有機會實現那些本來只存在於自己幻想裡的空間,那種令人上癮的駕馭感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比擬的。這相信就是建築師們沈迷建築設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