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你的青蛙去了旅行,從你的反應了解自己的依附類型

你的青蛙一直不回家,你會有怎樣的反應?以下的反應大概反映了四種不同的依附類型,這些依附類型早在我們的人生頭幾年透過跟父母(或別的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建立起來,依附類型會隨之定型,然後會影響到交朋友甚談戀愛。不過,那也不是沒有改變的可能。

1. 安全型 - 見到青蛙去了旅行,偶爾寄一兩張照片回來,還是會安心而且替牠高興

大多數人應該屬於這一類,提出依附理論的John Bowlby指出,安全型的小孩能夠安心去進行探索,在有生理和情感需要的時候,父母往往能夠在其身邊提供適切的支援。父母不在,孩子可能會焦慮、會哭泣,但過一會就能安定下來;當父母回來,孩子還是會喜悅地回到父母的懷抱。長大後交朋友或者談戀愛,這一類人能夠尊重彼此的空間,有情感需要的時候會向人尋求,相反對方有情感需要就會去供應。

2. 焦慮矛盾型 - 不時打開APP看看青蛙回來了沒有,見到沒有青蛙的房子會覺得很空虛

這一類人很想跟人親密,但總覺得對方不愛自己,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小時候當父母離開,會顯得焦慮不安;父母回來後無法即時獲安撫,反而表現出憤怒或抗拒,縱然內心是很想父母回到他身邊,一般他們的父母在某些方面太緊張,在某些方面卻不夠敏感。

3. 離棄逃避型 - 青蛙去了旅行,心裡大概冷靜的想:「沒關係」

這一類人認為自己不需要跟人建立情感關係,他們可以非常的獨立,表現得比較自我,不會投入太多感情,小時候父母總是不怎樣理會他們的需要和感受,他們也好像習慣了這樣。

4. 紊亂型 - 當見到青蛙去了旅行,大概會想牠快點回來;當青蛙回來了,卻又對這種親近感到不安,連這個遊戲也不敢玩了,因為這樣就不怕受傷

這一類人沒有特定的反應,會因應環境表現出焦慮或迴避。他們小時候可能有喪親或創傷等不愉快的經歷,想跟人親近但又怕受傷害。

安全型依附關係與表達藝術治療

透過具備藝術創作以及治療師的治療關係,可以慢慢建立到安全型的依附關係,一方面過程中可以覺察、接納和處理過去的經歷,另一方面在無批判的環境下重拾對己對人的信心。

參考文獻: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yd, D. G., & Bee, H. L. (2014). Lifespan development: Pearson new international edition (6th ed.). Essex: Pearson.

Lopez, F. G. (2001). Adult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self-other boundary regulation, and splitting tendencies in a college samp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 44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