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王 丹:大學生就業壓力威脅中共

近年來,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難就業的問題,呈現愈來愈嚴峻之勢,每年都有接近一百萬畢業生無法實現就業。

二○○五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三百三十八萬,比二○○四年增加五十八萬人,增幅達20.71%,將這一難題繼續推向整個社會。與此同時,高校招生人數繼續增加,二○○五年本專科及研究生招生數量,突破五百萬。

目前中國大陸高校在校學生數量已超過二千萬,未來幾年的就業形勢有可能演化為災難性的社會頑症。據民間統計,目前的大學生整體就業率,實際上已低於50%,而且繼續呈下降趨勢。

單純將就業難問題歸罪於高校擴招是錯誤的。事實上,自一九九九年開始的高校擴招,作為朱鎔基政府拉動內需政策的一部份,不僅增加了中國政府的稅收,而且大大緩解了當時已經十分緊張的就業壓力。但增幅接近於50%的擴招速度,顯然降低了高校教學質量,而中共教育當局對高校的嚴密控制所造成的教材單一、陳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等問題,對那些繳了高額學費的大學生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當然,造成大學生難就業這一問題的根本,還在於中共控制下的中國宏觀經濟的病態發展。由於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及權貴階層對社會資源的掠奪性使用,投資過程中,不重回報的現象比比皆是,一般民營企業的發展步履維艱,乃至於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如果不能很緊密地與中共權貴實現利益結合,也難有贏利。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捨外企而將黨政機關、國有企業當作就業首選,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說明在當今中國權力對資源的控制程度呈加大之勢,在這種宏觀背景下,民營及外資企業的良性發展,絕不像中共媒體宣傳得那麼樂觀,而大學生難就業問題,正是這一病態經濟模式的直接反應。

龐大的官僚體系不僅消耗大量的社會財富,還提高了一般民營及外資企業的經營成本,大大降低企業的工作效率,長此以往所形成的惡性循環,必然導致社會就業需求的下降。

面對愈來愈重的就業壓力,中共政府及媒體空洞地號召大學生到西部到農村去工作;但是,五至十萬元的讀書費用,顯然不容易從西部和農村工作的低收入中,獲得合理的投資回收。就像當年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樣,空洞地號召大學生到西部和農村去,只是中共政權無力解決就業問題時的一種騙術。

其實,中共政權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在缺乏社會保障的中國,大量失業的大學生留在城市裏,會必然成為對腐敗政權的一種威脅。這種威脅是確確實實存在的,而且有可能成為壓垮中共這個騙子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同一般股民、強拆戶不同的是,失業大學生沒有任何財產,不僅如此,幾年的學費差不多耗盡整個家庭的積蓄;因此,他們一旦成為反對政府的力量,便有可能義無反顧。

同時,他們擁有較高的文化程度、期望值高、視野開闊、資訊靈通、聯繫緊密,又多集中在大中城市,這使得他們一旦有反政府的行動,便會成為無法阻擋的力量。

 王 丹
蘋果日報    200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