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爭取人工龍尾灘 荒廢游泳池十年——大埔「地區游泳需求」的鬧劇

爭取人工龍尾灘 荒廢游泳池十年——大埔「地區游泳需求」的鬧劇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地區人士一直以「大埔缺乏泳灘」為理由,支持興建龍尾人工泳灘,給人的印象是為居民爭權益,保育人士則是「阻住地球轉」。本網調查發現,大埔中心原本有一個公眾游泳設施,但因為獲極低地價批租管理該泳池的大埔體育會經營不善,重建泳池工程「爛尾」,馬會撥予重建的3,600萬下落不明,地皮曬太陽十年。政府部門又不積極追究,或是尋求 Plan B 方案,令大埔居民這十年來少了一個游泳去處。一直大聲疾呼為居民爭權益的「地區人士」,以及口口聲聲說為公眾利益而建龍尾泳灘的政府當局,如何向大埔居民交代這個失去游泳池的十年?

timeline

曾獲政府優惠辦泳池 開業十年後關閉

按地政處提供的資料,政府因大埔區缺乏游泳設施,1987年以「象徵式」每年一千元租金,將大埔中心附近的填海地,以「私人遊樂場契約」形式租給大埔體育會經營泳池,為期21年,地契條款列明限作游泳池用途。泳池開業約十年便關閉,再未開門營業直至2008年體育會將土地交還政府。記者就此向體育會查詢,體育會透過書面解釋指因為「日常營運開支及維修費用龐大」,以致泳池入不敷支。記者在本星期日(9日)龍尾示威中,遇到龍尾人工泳灘的倡議人、前大埔區議員陳平,他表示當年泳池底部出現沉降及滲水,維修成本大增,令體育會難以承擔,遂於1999年正式關閉。

迴避「爛尾」責任 體育會民政局不了了之

然而當年體育會關閉該泳池時,本來是打算重建的,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在2002年注資3,600萬。居住大埔多年的居民「肥力」指,重建工程當年確是已經開始進行,兩棟大樓被「剝殼」,拆下外牆至剩下骨架。不過工程最終「爛尾」。體育會2006年在大埔區議會突然宣佈:「由於馬會停止撥款,體育會無法負擔重建計劃,工程要全部停止」。記者就此訪問新民主同盟的大埔區議員關永業,關表示大埔體育會從未真正解釋重建「爛尾」的因由:「體育會在區議會只肯提及與承建商出現糾紛,但一直不作解釋,拖延到2008年交還土地後,事情最後不了了之。」地皮自完成修復工程後便曬太陽至今。大埔體育會未能履行地契條款,令該幅原意為大埔居民提供游泳設施的土地丟空逾十年。

IMG_8069 (Small)

查「爛尾」的原因,《東周刊》(05年5月4日)曾報導指,馬會停止撥款是因為體育會內部管理混亂,其委託的工程承建商出現欠薪情況。據在大埔於富善邨一個互助委員會成員李先生透露,泳池重建工作經常出問題,地基地台多次打爛重整,每次動輒近千萬。工程多次出問題均無人負責。翻查2004至2006年區議會文娛康體委員會會議紀錄,大埔體育會代表黃耀梓一直以「因工程涉及法律問題,故未有新進展可作匯報」為由,對重建「爛尾」一事避而不談。然而關永業質疑體育會藉詞法律程序,實為隱瞞真相:「體育會聲稱有法律訴訟而不作匯報,不過又未曾交出過任何訴訟文件給區議會,究竟有否進行過法律訴訟,至今無人知。」記者翻查資料,也找不到相關官司的紀錄。

記者向大埔體育會查詢馬會停止撥款是否涉及勞資糾紛及管理失當,體育會書面解釋是「技術上問題等原因」;另外,會方亦不肯透露承建商的名字以及招標過程等資料,也並無回應當年所謂「法律訴訟」的最後結果,以及馬會──即香港市民的──3,600萬撥款下落。

關永業:區議會大部份議員身兼體育會成員

2004至2006年區議會文娛康體委員會會議中,除了體育會甚少公佈重建資料外,席間區議員幾乎不過問重建拖延的原因。關永業指:「區議會大部份議員身兼體育會成員,很多時候,經過多番追問都不回應,或許只是說兩句。」查閱大埔體育會執行委員會的名單,發現多位成員的確同為區議會成員(見附表),例如2006年代替大埔體育會代表黃耀梓,以及宣讀「重建工程停止」的文康委主席朱景玄,其實在體育會執行委員會擔任司庫。今屆區議會成員,不少亦是身兼大埔體育會委員會成員,他們亦出力支持龍尾泳灘。

職位表

民政局監管不力 縱容土地資源遭浪費

對於體育會未在區議會公佈工程「爛尾」原因,現為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的陳平表示「當年因為體育會是該土地的業權持有人,所以無須向區議會匯報,而是直接向民政事務署交代」。原來,除了匯報之外,民政署的專員也會兼任大埔體育會委員會成員。據民政署提供的資料,大埔體育會是當時新界民政署等相關部門的協助下成立,大埔民政事務專員及助理專員須按會章兼任大埔體育會的會長及名譽秘書。

在大埔區議會會議中,民政事務總署的分區秘書亦須列席。例如2004年大埔區議會文娛康體委員會的會議紀錄中,大埔體育會已經透露無力獨自承擔重建工作,當時多名民政事務總署的分區秘書亦在場列席。對於大埔體育會泳池1999年前的經營狀況、2002年招標重建、2002至2004年重建進度等重要資訊,民政事務署很可能一直知情。但民政事務署未能發揮作用,阻止泳池關閉、工程爛尾及地皮遭空置浪費長達十年之久。

局方回覆本網查詢,指兩位民政署專員均只擔名譽職位,並非體育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

本網同時問及局方,大埔體育會的游泳池空置近十年有否違反土地契約;有否向大埔體育會追討違反地契的賠償;為何在知悉大埔體育會未能完成工程後不立即收回土地;該地未來土地用途等多個關鍵問題,均沒有得到正面回覆。

DSC06059

政府用發展龍尾作擋箭牌 拒絕重建舊賽馬會泳池

2005年曾蔭權於施政報告中,公佈會優先展開二十五項市政工程,其中包括在大埔龍尾建造人工海灘,聲稱「此項設施將為區內及全港市民提供更多游泳的場所。當局會盡快開展上述工程的規劃工作。」當時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以此作為理由,拒絕重建舊賽馬會泳池。

大埔區議員任啟邦表示,2004至2007年間,曾多次要求政府原址重建一個游泳池,不過被政府以諸多藉口拒絕,他說:「政府表示『大埔人口未達標準起第二個泳池』,所以堅決不重建泳池」。另一位區議員關永業亦多次催促政府接手重建,但亦被拒絕,理由是「已計劃在大埔工業村附近興建暖水池,所以無必要再建一個游泳池」。後來暖水池計劃又因安全報告未達標而擱置,直到今天,暖水池還停留在計劃階段,但政府卻鐵了心快速要令龍尾泳灘上馬。

任啟邦指在大埔賽馬會泳池關閉多年期間,大埔居民被迫走到路程較遠的大埔公眾泳池,令泳池的空間變得更擠迫。他相信假如政府一早重建游泳池,便可以減輕市民對游泳設施的需求。

陳平:辦泳池失敗,與支持龍尾是兩回事

支持龍尾的聲音連日來多次對龍尾工程即將展開,表示熱切期待。記者致電陳平,問及大埔體育會一方面迴避辦泳池經營失敗,一方面支持建龍尾,是否自相矛盾。陳平認為體育會成員的做法並無矛盾:「辦泳池失敗,與支持龍尾是兩回事。體育會辦泳池自負盈虧,要自己出錢。龍尾是政府出錢,為大埔居民提供游泳設施,兩者無矛盾。」陳平強調建龍尾人工泳灘有其必要:「連私人泳池在內,大埔區其實有多個泳池,但泳灘的數目卻是零」。記者再詢問,據說龍尾的水質不適合游泳,假如龍尾日後不能游泳,還有沒有興建的必要。陳平對此不作評論。

其實,一區之隔的沙田,共有三個公眾游泳池。這區有海岸線,但居民鮮有投訴缺乏泳灘。大埔區本應有兩個公眾游泳池,但其中一個因為經營不善,又重建不成,結果政府放棄重建,全力要建造龍尾泳灘。當時的營運者正是支持龍尾建灘的大埔體育會。如果政府能夠切實重建泳池,滿足地區居民康樂需要,能否放過龍尾一馬?同樣重要的是,體育會應否詳細交代重建撥款下落,以釋外間質疑?

編輯:黃俊邦、易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