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則只有一百字左右的新聞是取自文匯報,報導中提及市建局可讓受影響的居民優先認購重建後的新樓。當天市建局除了給觀塘街坊的一個希望外,亦發佈嘉咸街小販的保育,可能會重新發出小販牌照,讓小販—這個本土的特色文化和本土經濟可以繼續延續。
多謝,文匯報,這則新聞只在 貴報的報導中找到,在免費電視台中亦看不到有關的消息。
嘉咸街重新檢討小販制度,無疑是市建局的一個讓步,他們眼中終於看得上賣菜、賣魚、賣肉的商販,認同他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文化。
嘉咸街被分類成保育,所以得到傳媒的垂青,但是進一步細看下嘉咸街面對的是跟觀塘街坊一樣—推土式的重建。在保育的講法下,無疑令更多人留意,但是真正矛盾點是受影響的人怎樣呢?他們可以選擇怎樣重建嗎?規劃/重建可以民主化嗎?受影響的人的可以參與嗎?
結果是市建局或發展局很少很少的讓步,都會引起很大的掌聲。當然不論小販發牌,還是優先回購,都是較人性化的安排。但是問題依然存在,政府的想法跟受影響的人還是存在落差。
正如觀塘重建中,街坊所言,他們要的是「樓換樓」,再加上「舖換舖」,這就是真的保存社區網絡,街坊其實已經很清楚,他們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狀況,重建後,起碼一百多萬的單位會屬於他們的嗎?
再者,政府用觀塘重建作為新舊融合的示範,保留社區的特色,但是問題是重建的士紳化是會蔓延,現在近地鐵出口,40多年樓齡的月華街等大廈已面對收樓,雖然這些大廈都狀況良好,但有的大廈已有約25%的業權轉移到發展商手上。新舊融合,將會變得不切實際,一切會是新的主導,這種示範只是一個大幻像。
最後,市建局或發展局派出的糖果,獲益只會是政府,羸得的是掌聲;在大量「體恤」下,部份影響的人仕或者可能有所改善,但大部份的人如果不能納入官方的「文化」或「保育」的圖像下,正如大角咀的街坊般只能成為制度的犠牲品。
腦海閃過林鄭在新聞透視(1/11/07景賢里的啟示)中,不斷述說她在灣仔成長,她說︰「對灣仔好有感情」,無錯,妳對灣仔建築物好有感情,但請問妳會對深水埗、大角咀、官塘、灣仔的街坊「手下留情」,難道我們需要深水埗林鄭、大角咀林鄭、官塘林鄭、保留林鄭,還是一個可讓街坊作主決定自己的地方 /社區的機會呢?
Wen Wei Po 2007-11-04
觀塘重建戶盼能「樓換樓」
【本報訊】為了保留重建區的社區網絡,市區重建局消息指,局方正研究推出試驗計劃,讓受影響的住戶優先認購重建後的新樓,預計會有1至2成居民認購。不過,住在觀塘重建區內幾十年的蘇先生說,他們未必會選擇此方法,因為重建後的新樓價格昂貴,他們未必能負擔,認為最好還是「樓換樓」。同時又希望政府可承擔他們重建期內的搬遷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