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藏電影及文化節2015(第三屆)
「香港西藏電影文化節」由「香港與西藏同行」主辦。合辦單位為「中文大學學生會」。
我們將會向大家呈現有關西藏文化及迫在眉睫的人權及政治事件。我們期望電影節會為大家提供不同的視角,藉以理解香港目前的政治問題,並呼籲大家站起來向暴政說不。
「香港西藏電影文化節2015」(第三屆),將於香港中文大學、1908書店及昋港獨立媒體舉行。
我們的宣言
欽列嘉措(Thinlay Gyatso)(流亡藏人,西藏文化研究者)
許先茗 (多多)(香港與西藏同行創辦人)
在西藏,藏人的言論自由受到嚴重的壓制。這說明一件事,當藏人對身處的政治局勢和歷史進行批判的時候,他們將面臨被監禁,甚至是慢慢地被折磨至死的後果。在這種壓迫下,藏人不但面對着生命的危險,西藏文化更面臨着被摧毀的危機。身處於自由的國度,更應該為他們做點事,關注西藏迫在眉睫的狀況。
在過度採礦和有毒廢料的污染下,西藏高原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脆弱。藏族牧民被迫遷移到國有公司營運的房屋,在各地區進行採礦,並建築堤壩。採礦所帶來的污染物,直接傾倒在河流,並不斷污染着西藏的水源。西藏的受害者也鮮有得到合理的賠償。不僅如此,國有企業不顧當地的信仰和傳統,將聖山進行爆破及挖掘工程。
為了消滅藏族的身份認同,北京已將藏語在教科書中剔除,並試圖要藏族擁抱所謂「偉大的中國漢族文化」。
西藏寺院乃藏族的傳統大學,現在寺院面臨重大打擊。愛國式教育在西藏寺院實行超過十年。中國官方以「宣傳中心」之名取代西藏的寺院。
在中國,批判社會的人往往很容易「被失蹤」。就算是連環境保護的問題,只要發表個人意見就立即被鎮壓。向手無寸鐵的示威者荷槍實彈已是在西藏採礦區的常態。
不僅如此,由於中國政府不再給予藏人護照,他們在西藏高原的活動均受到限制。未經官方許可,西藏人一律被禁止訪問拉薩——一個對他們來說最神聖的地方。對於中國政府而言,因為北京恐懼自由,所以他們就是要打造一個屬於西藏的監獄。
香港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地方,可以承載西藏電影節。香港是反抗北京獨裁統治的重要堡壘,我們更加有需要在香港去舉辦西藏電影節, 反抗那日益擴大的獨裁管治,為自由而戰。
全世界也應看見西藏和中國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香港人是應該理解西藏的現狀,因為「今日西藏,明日香港」。西藏今日發生的事,香港有朝一日也很可能會發生。北京說謊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1951年,根據北京向西藏代表團的協議第17條,西藏人民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可惜的是,北京並沒有履行該協議的承諾。觀照現在,北京亦對香港制定類似的承諾。確實沒有人能保證今天北京如何對待西藏,明天就怎樣對待香港。
自由西藏運動的歷史亦會對香港人在爭取自由方面有所裨益。在現今香港爭取自由的運動中,我們應察覺到自身的處境其實不是並無先例的。在1950年代,西藏人與北京抗爭,當中所發生的事,與現今的香港是極為相似的。
西藏電影節不但對香港人來說具有教育意義,反映西藏的現實處境,更讓我們對西藏寶貴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我們絕不能輸給中國的暴政。
西藏最關鍵的問題是達賴喇嘛説了五十年的中間道路。藏人願意用互相尊重的對話方式尋求藏族傳統的生活方式。無論在流亡社區或流亡政府方面我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藏人尋求名符其實的自治就是要保護西藏獨有的文化丶宗教丶環境和生活平等不受干預的生活空間。
在我個人而言,我們不可以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令歷史和現在變得更融和。西藏在歷史的版圖上曾經是一個獨立國家,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等同六四天安門事件我們不能説從來沒有發生過。但是中國的真正和平隱定並不能建基於高壓政策,而應該是瞭解彼此的價值觀,解決僵持的現況。既然問題是存在於漢藏之間,中央政府理應直接公開從漢藏溝通上解決。 漢藏最大的分歧在於價值觀之不同。那是信仰與物質視野之不同。 中國推行的現代化城鎮經濟模式是否走得太快?快得整個城市籠罩霧霾?快得縱容官商勾結,使得藏木水電工程在未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之前已預先上馬動工?而此項龐大工程所涉及的又會否破壞環境生態系統加速地球暖化? 會否影響下遊國家的供水量和農作物引發水源爭奪戰?而這連鎖反應所殃及的將是全亞洲十億的人口。 以我理解,2008年藏人所發動的大規模示威造成死傷無數,原因是藏人無法忍受被改變漢化的生活模式以及中國政府在藏區多項殖民和破壞環境的機建工程,再加上藏人幾千年的遊牧民族生活方式被強行遷徙定居於石屎房子。他們失去原有生活方式和生計,同時藏區亦沒有公開完善的機制確保藏人的權益。 掠奪資源彷彿成為構建和諧西藏的指標,那怎樣可以如中國官方領導人所言的漢藏一家人呢?前幾天看到新聞外省人到青海格爾木大肆搶掠黑杞子,其實這類事件於西藏是屢見不鮮。掘地下冬蟲草丶採礦掘金的新聞已廣為人之。 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樣地下的文明素質恕香港人未能認同。
2009年2月至2015年8月,西藏一共有147位自焚者,自焚分佈地區主力於四川丶甘肅丶青海的自治區,自焚界別最多為牧民,一共75位,僧侶50位。以此地區分佈和數字已非常清楚顯示西藏境內問題之所在。總括而言,政策是因,自焚是果。 藏人是以信仰為首,但在藏區的寺院內被強行加插政治架構,如關押僧侶,將他們送到學習班,灌輸愛國毛澤東思想,甚至強迫年青藏僧還俗。 2009年第一位自焚者扎白自焚是因為他們悼念2008年示威身亡者的法會被強行取消。 2015年關心語言宗教環境文化的丹增德勒仁波切瘐死獄中,但親人無法取回屍體確定死因。 在國際人權報告中西藏境內可確認存在的政治犯為三千多人,他們並沒有任何法律保障及權利。 中國政府連藏人最基本的人權也敢於踐踏。藏人於西藏沒有朝聖的自由,沒有旅遊及出入境自由,連轉世權利也要獲得中央政府批准。中國政府那種專橫野蠻,藏人被迫承受不平等待遇的現實,這一切是否正在自毀中國的國際聲譽?!作為藏人無論,無論是主張中間道路,還是要求獨立,都會被中國政府污衊為為分裂集團。在8月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刊登文章強調中央在過去,現在,將來也不會接受達賴喇嘛的中間道路,那麼,同樣是追求一國兩岸制下實現名符其實的自治體制,並熱愛和平,平等,人權目標的香港人,實在是無法欣賞中國政府打劫式的管治,無法接受以莫須有罪名將異議者關入監獄,判以無期徒刑的野蠻行徑。 難道懲處丶監控丶屠殺丶滅絕藏人是聯合國和平公約的指標嗎?
我們希望透過藝術展覽讓香港人更加瞭解在同樣遭受獨栽統治的藏人如何表述他們對自己文化信仰的態度。
或許在人生中,我們每一個追求真理信念的人都是苦行者,但只有秉持堅毅和純潔,我們才能戰勝邪惡,因為邪惡都是貪婪和軟弱的。或許我們的使命就是喚起每個勇敢的良知,把光和火燄凝聚成不滅的力量。
這團火凝聚成的是光茫和溫暖,而不是刺痛和灼傷。
把每顆自由意志集結在一起,我們才能擊退被極權者扭曲的世代。
香港西藏電影及文化節2015節目表
【開幕晚會-座談及太鼓表演】
日期:2015年11月2日
時間:17:00-20:00
地點: 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二樓越橋藝廊
對談藝術家: Tomoya Ihaya (日本畫家)、淋漓/淋浪 (香港畫家)、廖偉棠 (香港攝影家/詩人)、 米格爾•卡諾 (《「凝」然是西藏》導演)、朱日坤 (《檔案》導演)
表演嘉賓:朱秀文 (太鼓)
Facebook event page
【紀錄片劇照及西藏資料展】
日期:2015年11月2日—11月11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地下文化廣場
內容:展覽六套部人權電影劇照,以了解西藏現況。
【「感覺西藏」藝術展覽】
日期:2015年11月2日-11月11日
地點::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二樓越橋藝廊
內容:井早、智代&淋漓淋浪西藏作品藝術展、米格爾卡諾相片展
【《西藏戰士》(Tibetan Warrior)放映及映後表演】
日期:2015年11月3日
時間:18:00-21: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鄭棟材樓1號演講廳
表演:舞蹈-黃碧琪、音樂-梁孟傑
Facebook event page
【《「凝」然是西藏》(Still Tibet)放映及影後表演】
日期:2015年11月4日
時間:18:00-21: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鄭棟材樓1號演講廳
表演:獨立音樂人黃衍仁、梁穎禮及黑鬼
Facebook event page
【《檔案》(The Dossier)放映及映後座談】
日期:2015年11月7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1908書室 - 尖沙咀北京道69號環球商業大廈2樓202室
座談:本片導演朱日坤
Facebook event page
【 街頭畫作展覽及舞蹈、音樂表演】
日期:2015年11月7日
時間:19:00-19:30
地點:尖沙咀文化中心自由戰士像
演出:畫展-淋漓+淋浪、舞蹈-黃碧琪、音樂-梁孟傑
Facebook event page
【《喜馬拉雅》(Himalaya)放映及映後座談】
日期:2015年11月8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1908書社 - 尖沙咀北京道69號環球商業大廈2樓202室
座談時事評論人程翔
Facebook event page
【街頭畫作展覽及舞蹈、音樂表演】
日期:2015年11月13日
時間:19:00-19:30
地點:銅鑼灣 時代廣場
演出:畫展-淋漓+淋浪、舞蹈-黃碧琪、音樂-梁孟傑
Facebook event page
【《牧民變遊民》(From Nomad to Nobody)放映及映後座談】
日期:2015年11月14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香港獨立媒體 - 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樓
座談:陳士齊博士
Facebook event page
【《消融的西藏》(Meltdown in Tibet)放映及映後座談】
日期:2015年11月15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香港獨立媒體 - 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樓
座談:作家林輝
Facebook event page
節目資料亦可參看本會網頁 或Facebook專頁
電影及導演簡介
《西藏戰士》(Tibetan Warrior)(2015年)(84分鐘)
導演:豆豆•亨澤克爾(Dodo Hunziker)
《西藏戰士》是一個藏人爭取自由的真實故事。藏人對抗中國壓迫已超過六十年,但他們的非暴力抗爭似乎是徒勞無功的。現在藏人另一種新的方法進行和平抗爭就是自焚。 洛丹南林(Loten Namling),一位居住瑞士的流亡藏人歌手對於這種自我毀滅的行動深感不安。於是,他從歐洲走到印度。為的就是要與最一流的政治家、專家和年青的激進分子見面。他也因此而變得越來越激進,站在暴力抗爭的邊緣。最後,他到印度,尋求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的意見。
電影台詞摘錄:
達賴喇嘛
暴力必然帶來災難
除了是與中國的領導層對話外,沒有其他方法。
真理永遠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這邊就是為真理而奮鬥。
洛丹南林(Loten Namling) | 主角
必須改變西藏的情況
否則我們的文化將被摧毀
國際社會支持中國因為每個國家也渴望從中得到經濟利益。
中國和瑞士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人權」二字一次也沒提及過。
超過130人自焚。對他們來說,在中國的市場中用炸彈自我引爆可能會容易一點。
我是絕對反對恐怖主義的,但世界似乎只會聆聽暴力。
有時事情就是如此糟糕,要制止壞人,你必須活像一個壞人⋯⋯
豆豆•亨澤克爾(Dodo Hunziker)導演的話
爭取自由和自決往往是一種長期的鬥爭。環顧世界各地的歷史也知道這種鬥爭最常見的就是以最暴力的手段去解決。但是,在西藏和中國之間持續發生的衝突就不一樣了。藏人用的就是非暴力的原則。雖然在過去60年,我們不斷看到了小型的暴力衝突發生,但他們嘗試以此原則去過日子。
然而,我們看到最近幾年西藏的一種新方式去示威實在令我震驚和驚駭──自焚的行為。與Loten Namling密切接觸後,我已經感覺到每一個自焚的行為背後是承載著有多絕望和無助的處境。他們自焚的畫面不斷在我腦海浮現。全世界的媒體在報導自焚時有自己的考量,很多西方政客也不例外,他們會選擇向中國靠攏。而我的電影就是要反對這種「安排」(因這常規而帶來的便利)。
我希望《西藏戰士》能通過大屏幕、電視和互聯網引起更多有關自決的辯論。我的電影不能改變世界。即便是日常生活或現存環境,但它可以鼓勵和激發討論,並為矛盾和衝突提供一種態度。在製作這部影片時,我試圖吸引一些平常不直接關注西藏和西藏問題的人。所以我也相信Loten的故事將獲得普世性的情感認同。
《「凝」然是西藏》(Still Tibet) (2015 ) (60分鐘)
米格爾·卡諾 (Miguel Cano)
獨立記者米格爾·卡諾於2014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走在四川省最遠的藏族地區--西藏高原。他睡在寺院,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一起交談。
外國遊客表面上看來可以在西藏自由旅行,但實際上卡諾在遊歷期間經常遭中國警方拘留。有時拘留他幾個小時,說英語的軍官就會問一些很簡單的問題,表示一下他們對卡諾的「關心」。儘管官方高度干預他的一舉一動,卡諾仍發掘到很多地方提醒我們有關藏人的歷史。
在影片中,卡諾帶你一起體驗西藏。對於一個來訪西藏的人來說,平日的交通和一舉一動確實令人關注。他要去一個地方的話,唯一辦法就是截順風車(有次他甚至騎在一輛拖拉機上)。最有趣的是,中國警方逮捕他九次,並禁止他去某些地方。最後,他還是去了那些被禁止進入的地方。真的夠諷刺。
華麗的配樂和影像將整個故事扣連起來,實在千言萬語也不能道出這種感覺--那種西藏人民強烈的情緒在影片中表露無遺。被佔領的西藏仍然是西藏,蘊藏一種獨有的特質把觀眾「凝聚」起來。影片結尾一列長長的致敬詞,實在勾起大家的共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他而鼓掌。
這紀錄片將非常成功地角逐不同獎項。而卡諾的想法是,好好運用這紀錄片在人權節日中放映,作為一種工具提高我們對西藏問題及人權的認識。我們在這祝賀卡諾的工作獲得成功,並向他的膽色和高尚的情操致敬。
米格爾·卡諾 (Miguel Cano)導演的話
凝視西藏的一部為和平自由而戰的作品。
米格爾·卡諾-電影製作人丶攝影師丶作家丶記者;追夢者。挑戰者遊歷五十多個國家進行獨立拍攝及研究項目。製作了六部電影及紀錄片均關於人性與和平。他相信要看見更美好的世界是須要透過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的力量持之而行。他相信透過自身發放和平的信息才能令世界改變。
《檔案》(The Dossier) (2014)(128分鐘)
導演:朱日坤
在黨國的眼中,西藏的現況被視為一個「政治問題」。唯色,一位作家因書寫西藏實況,被官方認為「有政治問題」。由於她拒絕「悔改」和「修正問題」,被開除公職。此後,她一直堅持成為一位獨立作家,為西藏人民所受的苦難發聲。在2008年,自拉薩發生騷亂後,藏人自焚的數目急劇上升。唯色的寫作和博客便成為外界關注西藏問題的重要渠道。雖然她的努力被受肯定,但她的個人生活和自由皆嚴重受到干擾。
在未經刻意的安排下,我們走進唯色的檔案,這過程意外地成為這部影片的主線。透過無數的檔案,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在中國共產黨下的接班人如何離開中共的擺佈。
但到現在,她得到自由了嗎?
朱日坤導演的話
這不純粹是一個藏族作家的傳記。這也是一個研究--探索政府管制個人到甚麼程度,了解中國共產主義領導的環境下如何定義自由。
影片的重點是討論以黨治國的國家,如何通過龐大的政治機器將一個人塑造出來。黨國用一軟一硬的方式控制它的人民。一方面,它利用政治制度訓練和塑造人民。如果人民不能達到黨國的要求,整個政治系統就將他們排斥。在另一方面,它用工資和福利頭銜誘惑和蠶蝕人。
可是,黨國也不是一個全能的上帝,有時會失效,甚至失去方向。所以,這導致一個全國性的現象,在這制度下生活的人經常會人格分裂。大多數的人會臣服於這制度下,說謊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通性,心機重重的。在極權主義的面前,為了生存,個人的自主性和尊嚴也通通要放棄。從這制度中掙扎,希望得到解脫的靈魂,也往往會傷得焦頭爛額。
雖然看似走出籠子,但這些人所享有的自由仍然是有限和值得令人擔憂。有形的控制變得無形。老大哥還在那裡,無處不在地守護著你。
《喜馬拉雅》(Himalaya)(1999年)(120分鐘)
導演: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
《喜馬拉雅》是一部得到法國公司資助的尼泊爾電影,曾獲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類別的提名。
《喜馬拉雅》的故事發生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在多爾帕的偏遠山區有5000米海拔,喜馬拉雅山的村民帶著犛牛隊翻山越嶺,背著岩鹽從高原下到低地交易糧食。每年一次,犛牛隊會為村民提供賴以過冬的糧食。電影講述一個老酋長和年輕大膽的牧民,他們同時是酋長的朋友和對手,因為爭取犛牛隊的領導位置,互相誤解和不信任,而展開一連串的鬥爭。
這部電影敘述了傳統和人性相互鬥爭的一面,為的就是要在神明面前表現自己能力。 「諸神的勝利」(The gods triumph)是呼應著電影的結尾--平衡業(Balancing karma),因果報應的觀念。喜馬拉雅山極端的環境與藏族文化之美確實形成強烈的對比。
《喜馬拉雅》以廣角鏡頭拍攝,他們足足花了九個多月完成作品,而拍攝的地點只能用步行的方式去到目的地。角色主要由真正的老酋長、喇嘛和當地村民去演繹。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自1983年就一直生活在尼泊爾,他同時也是一名攝影師和作家。他的作品經常刊登在國家地理雜誌和生活雜誌。
此電影不僅描繪了尼泊爾中西部山上Dolpo人的生活方式,還記載了他們的傳統習俗,例如天葬。
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的話
這部電影的靈感始自至於我兩個最好的藏族朋友史詩的生活。他們都住在Dolpo地區--深藏在喜馬拉雅山脈尼泊爾中最高、最偏遠的地區之一。Dolpo地區得到政治和地理上的保護,成為真正隱藏的國家,守衛著觸摸不到的西藏。
這部電影講述藏族西部一個普遍和永恆的傳奇故事,體現了當地的權力、引以為傲和光輝一面。就好像在日本海域的故事,在諾曼底平原或克薩斯州的故事一樣。
我選擇不談論政治。因為其他的導演和作者都做到了。我只是想在戲中呈現這些同胞的弱點,也同時呈現她們的美和人性。 Norbou,我的畫家朋友說:「因為西藏的傳統,轉眼就消失,就像陽光下的雪,所以在西藏的傳統被消滅之前,我們必須拍這部電影,讓它成為時代的見證。」
閞於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導演
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是攝影師和作家。自1983年,他一直生活在尼泊爾。他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到Dolpo地區(尼泊爾西北部)。在1997/1998拍攝《喜馬拉雅》之前,他寫了幾本有關西藏這個國家的書。
他的電影作品:
《尼泊爾獵蜜人》(THE HONEY HUNTERS OF NEPAL)(1989)由Eric Valli, Diane Summers, Alain Majani, with Antenne 2 and 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 聯合製作。它榮獲國際紀錄片協會獎;在蒙地卡羅、芝加哥和拉普蘭的電影節獲一等獎。
《獵影獵人》(Shadow Hunters) (1990)由Eric Valli and Alain Majani with Antenne 2 and 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共同製作。在1991年紐約,獲得國際艾美獎中提名,奧斯卡獎提名為1992年洛杉磯最佳紀錄片。
《牧民變遊民》(From Nomad to Nobody) (2011年) (55分鐘)
導演: 米高•巴克利(Michael Buckley)
為保持低調,《牧民變遊民》主要是用手提攝影機於西藏東部的康巴地區進行拍攝。康巴地區是一個比較多山的地方,以勇敢、善騎的康巴游牧民族最為聞名。康巴游牧民族同時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紀錄片的第一部分是在康巴附近的理塘中的賽馬節進行拍攝。也有在其他地點進行拍攝,包括西藏中部,加德滿都(尼泊爾)和達蘭薩拉(印度西北部)。
受以前在西藏旅行的啟發,旁述從個人角度出發,著眼於迅速消失的藏族牧民文化。為什麼游牧民族被中國官員強迫遷移?為什麼他們從傳統牧場被迫遷到用石屎建造的貧民窟?在這些難民營定居,牧民被邊緣化了。幾乎沒有可能投入新的職業,幾乎沒有可過合理的生活。以前,他們過的就是放牧犛牛的生活,自給自足。但現在,他們就失業了,依賴於中國政府的施捨--施捨食物給他們。
1995年至2015年,中國官方規定,對兩百多萬名藏族牧民實施土地移除政策。在這一個講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中國的政策實在太不合常理了!這遷徙政策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消滅游牧文化和藏族的傳統價值觀。游牧民族一直是西藏眾多寬廣草原的管家--4,000多年來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牧放著犛牛。如果沒有牧民,草原(已受氣候變化影響)將進一步惡化,變成沙漠。這可能會對全球產生影響,因為這些草原本來就構成了一個重要的碳匯。
為什麼中國要如此大規模的強迫遷移藏族牧民?背後究竟有甚麼動機?為什麼中國偏要在他們的草原地區採礦,並將水電建設企業移動到這片土地上?將牧民遷徙到一個半城市環境後,他們的境況又會怎麼呢?如果他們試圖抗議,又會怎樣?西藏遼闊的草原未來又會是怎樣?這些問題都會在此紀錄片中一一探索,探索藏族牧民的個人困境。
關於導演米高•巴克利(Michael Buckley)
米高•巴克利是一個加拿大籍的探險旅行作家、紀錄片製作人和環保人士。他遊歷過西藏和喜馬拉雅山脈,參觀西藏的許多飛地。巴克利專注於採索喜馬拉雅和東南亞地區。
目前,他主要遊走於加拿大和亞洲之間。巴克利著作過一些有關西藏的書籍,包括《Eccentric Explorers》(傳記類的獲獎者,國家獨立優秀獎,美國)《Heartlands: Travels in the Tibetan World》(得獎者,洛厄爾·托馬斯旅遊新聞獎,美國)
《Shangri-La: A Travel Guide to the Himalayan Dream》
《Tibet: The Bradt Travel Guide》)
作者的網站。
巴克利同時也是幾部關注西藏環境問題的紀錄片的製片人,包括:《消融的西藏》,關於水壩問題的;《牧民變遊民》,關於消失的草原和游牧文化;《剽掠西藏》,關於西藏採礦問題。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到www. WildYakFilms.com/。關於西藏的環境問題,您也可以到他的Facebook頁面。
《消融的西藏》(Meltdown in Tibet)(2009) (60分鐘)
導演:米高•巴克利(Michael Buckley)
《消融的西藏》使用隱藏式鏡頭和圖像揭發一樁内幕--中國在西藏建設一個極具災難性的水壩項目。西藏的河流是印度和東南亞人的生命之泉。因為中國龐大的工程,導致大型截流和導流,加速了氣候變遷,冰川也面臨崩潰的狀態。為了方便開採及水電項目,西藏牧民被迫放棄他們傳統棲息地的草原,被重新安置到蕭瑟的村莊,嚴重影響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
這部影片提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生態災害的問題。如果喜馬拉雅冰川消失,這對西藏的河流有甚麼影響?有多少生活在河流下游的人,他們的命運是依賴著這些河流?為什麼中國要在青藏高原建造那麽多大型水壩?中國的工程師究竟對地球做了甚麼「不該」的事?
藝術家簡介
Tomoyo Ihaya (井早、智代)
井早智代(Tomoyo Ihaya)出生於日本三重縣津市,於2000年入籍加拿大。井早智代在加拿大的幾所大學學習過工作室藝術(Studio arts)之後,於2002年在加拿大艾德蒙頓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取得藝術創作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MFA)。她對不同文化極度具好奇心,同時有強烈的個人理念,她認為藝術應由人生經歷交織而成。這理念推動她去不同國家遊歷,並透過「國際藝術進駐計畫」(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y programs) 在印度、墨西哥、泰國、美國和加拿大完成她的藝術作品。自1998年,她於當地、國內和國際上獲多項的贊助和獎項。自2005年,井早智代長時間在印度進行獨立藝術研究。在此期間,她因為要研究藏傳佛教,跟流亡藏人非常靠近。因為中國佔領西藏的關係,於2011年冬天開始她已經創作一系列有關藏人自焚的藝術作品。她的畫作是對藏族受害者的一種哀悼,一種祈禱,而這些畫作正正是她與藏族朋友和家人多年來親密關係的結果。當她不在印度的時候,井早智代住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在那裡授課和進行藝術創作。
淋漓、淋浪
夫婦二人出身基層,一起在法國清貧苦學藝術五年。作品多為大幅油畫,風格詭異,以揭示社會真相為主題。多次於巴黎及香港舉辦畫展,作品被兩地私人收藏,出版畫集《解放美學》,亦受訪於不同報章及媒體。多年來除創作外,亦自設畫室授徒,當中包括自閉症學生。現為中大專業進修學院油畫創作導師。二人認為社會真相比自己的畫作恐怖,然而相信憐憫是最大的想像力。
黃碧琪
於201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現代舞及編舞。熱愛舞蹈創作,在校期間曾多次發表其個人作品,並樂於與不同的媒體共同創作,其作品包括《華麗邂逅》環境演出、《白千層》及《圓》多媒體創作。最近的作品有《旅程》、環境舞蹈創作《暗湧》、畢業作品《愛在時間癱軟時》、與羅雪芬及何蕤渟共同創作城市當代舞蹈團真演出系列之《女人博物館》,並為2009年香港舞蹈聯盟《編舞新人王之舞蹈x傳人》之一。過往亦曾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包括梅卓燕(香港)、曹城淵(香港)、姚惠芸(紐西蘭)及尹德勳(澳洲)。由2007年起連續三年,分別前往馬來西亞、台灣及美國,與當地舞者作舞蹈交流,擴闊其個人視野。現正尋找不同的機會,作舞蹈創作上的嘗試,希望能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蹈語言。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支助,發表第一個長篇作品《在時間癱軟時》,此作品於2013年前往馬來西亞及北京重演,2014年於冰島重演。最新短編作品《19841012》於2015年3月受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
梁孟傑
孟傑四歲起隨姚丹學習小提琴,後歷承蕭澤麗、龍向輝及黃衛明等良師。200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藝術系,主修作曲及音樂製作;畢業後隨劉永生研習聲樂。2011年修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自中學起,孟傑一直活躍於校內外各項音樂活動。中三起歷任學校樂團首席、高級混聲合唱團聲部長等;又熱心參與外界音樂團隊,如香港小交響樂團、學士合唱團管弦樂團等。入讀浸會大學後,繼續積極投入各項音樂活動,計有大學樂團、合唱團、室樂合唱團及基督徒詩班等等,歷任樂團團長、詩班聲部長及副指揮等崗位。近年醉心室樂,常偕友鑽研及演出弦樂或鋼琴三重奏曲目。 2004年,孟傑參與籌組教會樂圃,推廣聖樂、分享信仰;同年協助理大同學成立傳音為理基督徒詩班,出任指揮至今;2008-12年間兼任中大詩班指揮。2012年起,孟傑擔任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聖詠團指揮至今。
廖偉棠
廖偉棠,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等十二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尋找倉央嘉措》、《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評論集《波希香港.嬉皮中國》、《遊目記》、《深夜讀罷一本虛構的宇宙史》、《反調》等。
朱秀文 ( Chu Sau Man, Virginia )
朱秀文,創意戲劇導師、節奏導師。自 1987 年參與戲劇活動。2005 年創立「大 · 鼓」全女班太鼓樂團,演出有《繽紛梅窩日》、《形型聲式》音樂劇場、《自由文化音樂節》、《鼓代 · 現代》、及「開放音樂會 13'-15'」等;2009 年組成Taraf de Muiwo,演出有《四週為有機--樂活二月在灣仔》開幕禮、《坪洲有文化嘉年華》、《銀礦灣沙灘音樂節》;劇場演出有《魯迅· 狂人日記》、《黑洞 3》、《都市野人》1&2、《夢難承》1至 8 系列及《擊鼓劇場︰接心木》;導演有《情書》及音樂劇《這隻小鳥不太…》;現任杯澳小學、展藝天使兒童合唱團節奏導師及太鼓導師。善長於創意表演藝術,進出戲劇與節奏領域之間。
黃衍仁
音樂、劇場工作者無政府主義者
梁穎禮
樂隊"意色樓(2005–present)"和"四點打後 (2011–present) "成員,負責唱歌及寫字。曾在民間電台擔任音樂節目主持(2008-2011),及後與街頭社運份子共同建立FM101(2009-2012),帶著反對資本主義的想像,於大氣電波持續非法廣播,組織及參與當時的社會運動。 "佔領中環共治社區(2011-2012)"參與者,在匯豐總行地下進行為期十一個月的反資及共同生活實驗。近年於油麻地德昌里一民營社區圖書館與國際街坊結集。
黑鬼
黑鬼,土生土長香港人,創作揉合傳統民族音樂及電子元素,以街頭表演來分享他對生命的熱愛。曾受邀於澳洲大使館、開放音樂、文學離誌《字花》、JupYeah等合作。
講者簡介
陳士齊
陳士齊,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香港大學生物學學士、倫敦國王學院系統神學博士。
他也是香港社會問題評論員和學者,在多份香港報章開設專欄,發表過無數時事評論。陳士齊精通英中文,對宗教歷史、哲學歷史有深厚研
陳士齊也樂於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他是香港政黨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的創辦人,及後因與黃毓民意見不合而退出社民連,成為獨立人士。
陳士齊也是香港同性戀組織的顧問和組織者,多年來深入研究香港的同性戀人群,支持同性戀者捍衛自身權益,也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並屢為香港和兩岸多個同性戀權益組織提供幫助,也發表多篇同性戀社會學的研究文章。
程翔
程翔-時事評論人;香港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文匯報》駐北京記者站主任、副總編。1989年參與六四事件北京採訪工作,之後因為抗議當局處理手法,同其他40幾個同事一同辭職;1996年出任新加坡《海峽時報》中國首席特派員。於2005年4月22號因間諜罪於中國廣州被拘捕,2006年8月31號被判監禁5年。
林輝
林輝曾參與及組織保衛天星碼頭、皇后碼頭、反高鐵及反政改等社會運動。
他曾是香港獨立媒體編輯、本土行動、八十後反高鐵青年、八十後反特權青年成員,亦是 Roundtable Network創會成員之一,2008-2012年間任 Roundtable Community 總幹事一職。
他是一個旅行和單車愛好者,曾於2008年一個人由西藏拉薩騎單車到泰國清邁》。
2012年秋始 ,林輝開始環遊世界計劃,成為旅行作者、環球旅行者,並寫有關旅程的專欄及著作《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主辦單位「香港與西藏同行」簡介
香港與西藏同行成立於2012年。我們在印度達蘭薩拉與香港開展各種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希望改善西藏的條件,促進文化交流。
使命
1. 監察西藏人權狀況。促進西藏人權和宗教自由。
2. 反映香港人對西藏人權狀況和宗教自由的關注。
3. 給有需要的藏人,如政治犯,提供資金支持; 給學齡兒童補貼上學費用; 並協助藏人過自給自足的流亡生活。
4. 促進文化的交流,如在香港推動西藏文化和藝術。
近年在香港聲援西藏的活動
1)2012年2月22日
為自焚的藏人在中聯辦門外舉行燭光晚會
2) 2012年3月9日
在旺角設立街站宣傳西藏抗暴日
3)2012年3月10日
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廣場「自由戰士」前舉行「全球反壓迫,自由西藏」集會。
4)2012年6月9日
在中聯辦門外抗議中國的種族清洗 。
5)2012年6月20日
在中聯辦門外集會: 全球支持西藏。
6)2012年6月30日
在香港會展中心外向胡錦濤致公開信。
7)2012年7月1日
保育西藏自然資源--從堅拿道遊行到中聯辦。
8)2012年11月14日
在印度達蘭薩拉舉行「西藏青年自強計劃藝術及媒體項目」(Tibetan Youth Empowerment Programme)開幕禮
9)2012年11月19日
為「西藏青年自強計劃藝術及媒體項目」的多媒體器材捐贈儀式
10)2013年1-2月
展開「西藏青年自強計劃藝術及媒體項目」,為期兩個月。
11)2013年3月10日
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廣場「自由戰士」前舉行「全球反壓迫,自由西藏」集會。
12)2013年4月
創立Break Wall Magazine(破牆雜誌)
13)2013年4月
第一屆西藏電影節(香港)-2013
14)2013年4月25日
在浸會大學舉辦西藏討論會
15)2013年7月13日
抗議中國在島湖鎮壓藏人
16)2013年7月13日
在城市大學、中文大學和浸會大學舉辦西藏討論會
17) 2013年12月3日
達蘭薩拉與香港學生學生文化交流計劃
18)2014年3月
在印度達蘭薩拉創辦喜馬拉雅餐廳和喜馬拉雅圖書館,創造就業機會。
定期舉辦研討會,促進交流和互動。
19)2014年7月1日
保育西藏自然資源--從堅拿道遊行到中聯辦。
20)2014年11月6-12日
第二屆西藏電影節(香港) - 2014年
21)2015年5月
為達蘭薩拉Jampaling長者之家籌款及港幣一萬元捐款項目
22)2015年11月
第三屆香港西藏電影及文化節 (2015)
聯絡我們
聯絡人:許先茗
Teletphone:+852 9184-327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站
Facebook頁面
特別鳴謝
香港華人民主書院
中國民主基金會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1908書社
香港獨立媒體
感謝籌備香港西藏電影及文化節2015製作團隊
多多/呀昌/Faning/ Jaco/Brian/Angel/Venus/Stephaine/Mandy Wong/Mandy Lau /灰記/江小姐/淋漓淋浪夫婦/Au knife/Shirry/Peng/ Orange Ip/ Aaron /蔡詠梅女士/Ka Wing/Aaron/Sonus/Chris Chan/余小姐及一眾香港講者和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