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轉載自:http://bp3.blogger.com/_F0DlD_-wqzc/RwKGZY0u4nI/AAAAAAAAALw/TwsmDrLVPvA/...
回歸十年,不乏「慶回歸」或「十年回顧」的展覽,反之一向缺乏本土藝術史寫書當下,卻在回歸十年後舉行了關於香港藝術史書寫的圓桌座談會。
新聞報導可參考:洪捷:「文化學術界論香港藝術史」,大公報,2007年10月1日,頁C6。http://www.takungpao.com:82/news/07/10/01/MF-802913.htm
更多關於是次圓桌座談會後的討論,請見http://mmkprojecthkah.blogspot.com/
記「歷史─城 (HistoriCity)─香港藝術史書寫圓桌座談會」
案頭關於座談會的新聞稿如是說:「…回歸十年,連串的保育事件,是否意味著香港人對歷史意識的重新重視?」。時值「本土文化」的保育運動/意識極盛,此等宣傳語句彷彿把香港藝術史書寫與保育運動拉到同一陣線,是宣傳技倆還是本土藝術史的當務之急?「香港」的藝術史理應於普羅觀眾是既陌生又沉悶,不過是次座談會依然坐無虛席,而且聽眾不乏老中青三輩的同業和大眾,也許是意外,也許是次活動捉緊了思考香港(藝術)歷史的時機。
是次圓桌座談會雖題為「歷史─城(HistoriCity)」,但主倡者兼主持之一的劉建華似乎更關注歷史的「書寫」。他開場即表達了是次活動的原委,大意是:國內學者朱琦著作《香港美術史》在2005年出版後,本地視藝界久良後才有零星的討論和批評(見黎健強:〈簡評《香港美術史》〉),劉氏希望藉是次座談會、(早前)相應的讀書會及(仍然進行的)小型展覽,重新審視本土對自己藝術史的關注。(註1)
座談會共兩節,分別為第一節的「藝術歷史書寫『中』的香港」和第一二節的「藝術歷史書寫『在』香港」。第一節上理應從「香港藝術」的面貌講到書寫方法,但他們較多是對書寫(藝術)歷史方法的「表態」,在「宏大」與「微觀」敘事兩極陣容上發展。是次出席的講者都有發表香港藝術或藝術史的相關文章,可惜座談會上少有就引述他人或自然出版過的相關刊物來佐證各自的觀點。再者,曾寫過通史式香港藝術史的朱琦(《香港美術史》,2005)和祈大衛(《Hong Kong Art》)偏偏未有出席,只有呂澎回應主持為何選取50到70年代的香港藝術史放入其著作《20世紀中國藝術史》中。朱錦鸞指出20、3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和藝術家經常在港活動,似乎說明了「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或通史式歷史的不可或缺,它如何體現香港和香港藝術在中國藝術史中的位置。當然「宏大敘事」總被抨擊為西方霸權的典範,強調多元多面向的歷史敘事,乃至揭開不同小故事的微觀敘事進路成為則部份與會者的路線。韋一空就借James Elkins(對編寫歷史)的言論,重申英語主導的歷史書寫如何未能呈現非英語世界的藝術及其「前文後理」。Pamela Kember以旅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展覽來強調多元觀點和多樣的話語(Discourse)的重要,應為歷史提供立體的面貌。呂綺雲更批評論述香港藝術的都側重地緣和空間政治(geo-politics and spatial politics)的觀點,本土美學話語已少被討論或發展。(註2)
講者「對話」中少有提出本土藝史寫作的實例,讓討論留於理論和立場的「各自表述」,座談會時間有限亦不能藉互相提問來把各自的觀點具體化。於筆者而言,第一節的講者的內容顯然未能對應題目,對「書寫中的『香港』」作出具體呈現,台下想藉此座談會對香港藝術史找一個「精讀」的大眾,應該感失望。不過兩大「陣營」都屬主流的兩極,亦確實體現於當前有關相香港藝術的出版的現況。如國內學者如呂彭和朱琦的著作,乃至高名潞、侯瀚及近來《藝術(國際版)》的幾篇文章(註3)都以宏觀角度展示香港藝術與社會政制的平行發展。相反,近年本土的出版都有藝術家本位作史料整理的成份,如《自主的族群》(2000)、Para/Site藝術空間「80年代藝術家系列」(註4)的書、《他人的故事》(2002)以及《香港視覺藝術年鑑》系列(2000年起)等。(註5)
第二節的「書寫『在』香港」比第一節更緊貼歷史編寫工作的現實情況,各講者都以自己的研究工作,表達了對當前書寫香港藝術史的治學觀點。林漢堅以祈大衞的《Hong Kong Art》作例,指出當前香港藝術書寫未必能儘現藝術家創作本意,藝術政策/行政的事例亦少有歷史記載或文獻紀錄,議題和關注的覆蓋面不足。相比下,梁寶山對以往自己書寫香港藝術的文章作小盤點,從而發現自己如何因而與和前人連在一起,構成(藝術)歷史對她(個人)的意義。(註6)她的個人自省正好提醒我們從歷史與「作者」的關係走到歷史與「讀者」的關係,間接質問我們「香港藝術史」有觀眾嗎?
言則此乃視藝界的學術會議?兩節的圓桌座談會共邀請講者十二位,覆蓋了中、西、當代、傳統、本地學院及獨立的視藝專業者。如此陣容加上主倡者「劉建華」(本地藝評及策展人)的名字,相信讓視藝界內同業充滿期待。可惜座談會兩節各一個多小時內要讓講者(七位於第一節;五位於第二節)既各自發表,又要互相「對話」,最後讓全程三個多小時的座談會無法把各觀點聚焦起來作對話,於是讓一切討論和交流都止於熱身階段。比方第一節時講者與觀眾間的對話曾引發「香港藝術有否體現Middle Class Syndrome」的討論郤無疾而終;第二節如多數座談會般因講者超時發言而減少觀眾發問時間,如此常見的缺失多少依賴持主者對控制時間和掌握氣氛的靈活才得以化解。針對講者人數和時間安排,下次應該可以再作有效的配合。另外,是次座談會第一節的普通話和英語的翻譯未見完善,大大影響了英語講者與國內講者的交流和投入度。關於即時翻譯,顯然是本土視藝界討論會中常見的技術困難。過往的類似活動,一是找同業充當即時翻譯以解決學術用語和人名的問題,二是找專業的即時翻譯員以確保語言素質,二者難以兼顧。如果要有國際化的討論和交流,語言/翻譯仍然是主辦者不可輕視的一環。
筆者作為觀眾,有感眾講者都是各自表述,互相尊重,各有其關注點,其實間接地為「香港藝術史」呈現出一個多元面貌。相反關於「香港藝術/藝術史」的海外文章雖有通史式的宏觀角度,卻多數刊於藝術刊物,未能讓本地大眾受惠。這點可能就是本土書寫「香港藝術史」的單向性現象── 只有微觀或專題性,不利「香港藝術史」的普及。會中講者黎明海曾分享他研究和教授藝術史的經驗,梁寶山亦透過「盤點」自己曾寫關於香港藝術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自覺自己與藝術史的關係。這些都提醒筆者作為觀眾而問:「香港藝術史」為誰而寫?隨著新一輪西九效應,以及中學美術科課程改革,「香港藝術史」似乎在專業學者之外,還有一群新興讀者和需求,在書寫「香港藝術史」的理論/討論下,「誰是讀者?」是否應是「香港藝術史」當務之急的關注?
註1: 劉建華:「對於[歷史城]的我思」,mMK n AAA,HistoriCITY,2007年9月24日,上午10時21分。
http://mmkprojecthkah.blogspot.com/2006_01_01_archive.html 或 http://minimuseumvonkaspar.blogspot.com/2007_09_23_archive.html
註2:關於官氏的觀點,可參考她的文章:Koon Yee-wan, The Past in the Present Tense. Muse. Hong Kong: East Slope Publishing Ltd. Issue no. 9, Oct 2007. pp. 90 -92.
註3:部份例子包括:
Hou, Hanru. ‘Hong Kong:The view from abroad’. In ART AsiaPacific, Sydney: Fine Arts Pty Press, No. 15, 1997, pp. 46-47.
Hou, Hanru. 'Hong Kong Etc'. In On the Mid-Ground. Hong Kong: Timezone 8 Ltd., 2002, pp.168-175.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aipei: Art & Collection Group,
2007, Vol. 6, No. 1-3; 2006, Vol. 5, No. 2; 2005 Vol. 4, No. 4; 2004 Vol. 3, No. 1; 2003 Vol. 2, No. 2 & 4.
註4: 在此所指Para/Site配合展覽的刊物包括:
梁志和、洛楓(編):《一切從「此」開始》,香港:Para/Site藝術空間,2002。
梁寶山(編):《楊秀卓紅色二十年》,香港:Para/Site藝術空間,2002。
梁寶山(編):《物有Q[蹺] K[蹊] ——陳育強標本集成》,香港:Para/Site 藝術空間,2003。
顏淑芬、黎黎美(編):《身份何在——何慶基的策展工作及藝術》,香港:Para/Site 藝術空間,2004。
黎肖嫻:《又‧物聚——蔡仞姿跨媒介創作鍊歷的三十年》,香港:Para/Site 藝術空間,2006。
其他藝術空間配合展覽的出版刊物:
《距離:拾話榮念曾》,香港:1A空間,2003。
朗天(編):《關晃作品集》,香港:1A空間,2006。
註5:近來關於本地中國書畫歷史的發表則有:
張惠儀:《香港書畫團體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李潤桓:〈從香江先賢墨蹟看香港書法藝術的繼承與發展〉,莫家良(編):《書海觀瀾─中國書法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8,頁175-187。
馬國權:〈香港近百年書壇概述〉,莫家良(編):《書海觀瀾─中國書法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8,頁189-235。
註6:梁寶山:〈治史的私心—「歷史-城-香港藝術史書寫圓桌座談會」的一點補遺〉,「模達朝暮」,2007年10月3,http://motat.blogspot.com/2007_10_01_archive.html 或 mMK,2007年10月3,http://minimuseumvonkaspar.blogspot.com/2007/10/historic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