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灣,不其然想起「小清新」、「文創」、「那些年」等字眼。最近與一位台灣朋友聊天,對方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台灣「文青」,而是一位早在大二時輟學,後來成立公司的23歲台灣男生。
到底,這位「台仔」朋友是怎樣看香港?
你的選科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
在香港這個「贏在射精前」的社會中,由高中選讀甚麼科目開始,已經與將來工作帶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台仔」唸大學時,挑選了夜校,修讀政治。原因並非不夠分數入讀日校,而是覺得「讀書好嘥時間」。維持了兩年的夜校生活後,最終也決定退學,跑到陌生的台中工作,任職金融及房地產。一年多後,他便跟生意伙伴合組開公司,成立了我永遠也搞不懂的「資產管理顧問」公司。
當然,他絕不是貿然做金融產業。在求學期間,他已經留意台灣的政經、閱讀財財經雜誌、甚至在餐廳中由兼職侍應時,主動向老闆提出營業意見。
從他的對話中,他沒有透露當中辛苦的過程,但從他說起「有時候跟別人聊生意就要抽抽煙、喝喝酒,我都學懂了如何有技巧地抽煙,不讓自己嗆到」、「有時候收到電話,就要立即買機票去深圳聊生意」…..雖然23歲就掛起「理事長」的職涵,但不是有名無實,背後的工夫一定不簡單。
尤其是,有時候給「台仔」的照片別人看,他們都笑道︰「他的樣子……都應該快40吧?」
香港台灣職業大不同
台灣並非每個人都一定是「文青」,更多的是從事服務業。曾聽過台灣人說︰「公司聘請接待小姐也需要碩士學歷。」原因是由於台灣公、私立大學泛濫,唸大學的人多了,大學生自然成為基本學歷(就像香港小學生基本會認識鋼琴一樣,哈哈),台灣不愁有大學生。而唸碩士才算是勝人一籌的資歷。
但是工作的種類並沒有因此增加。去台灣旅遊的人增加,相關的服務業自然衍生,變相很多人畢業後都會投入服務業的行列。「台仔」認為這不是健康的風氣,對旅客這外在因素的依賴,很容易令他們側重旅遊和服務業,不能均衡發展。至於高學歷的學者,都會往內地教授而不願留在台灣發展,原因是薪水太低了。
至於香港,「台仔」住在尖沙咀的酒店,他說前一天隨便走走,已經看到很多賣奢侈品的商店,但裡面是沒客人的﹗他不禁驚問︰「到底怎樣經營下去!?」他覺得在同區中,同類型的商店位置都很接近,「梗有一間喺左近」。假如沒有遊客的話,大家根本沒競爭可言。加上太多相似的商店聚在同一座商場,就容易被定位為「遊客區」、「購物區」。結果,當沒有相應的客源時,商場便缺乏人流、店員也紛紛「拍蚊」。
近年,台灣的金融與房地產業發展亦受重視。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長久以來都是外國選擇投資的好地方,令我想起以往小學時常識課形容香港有「紐倫港」的美譽(註︰意思指這三個城市是世界上排名前三的現代金融中心。)。然而,從事金融業的「台仔」卻跟我分享自己做生意時的小故事。
由於「台仔」有代理香港保險,有一次跟客人介紹相關產品時,對方直接問他︰「你覺得,香港在未來十年在經濟上能提供多少保障?」這件事讓「台仔」有所反思,心想香港依賴金融發展「食老本」的方法可以維持多久。他認為香港在金融地位上開始褪色,並不是政治因素,而是當其他地方(例如新加坡)有更元善、更先進的制度與機關。假如香港繼續硬銷「拼搏精神」—即香港人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配合各地時差作市場監察,終有一天香港人也會厭倦這種工作模式,對維持金融體系的國際地位也會有一定影響。
後記︰「你到底怎樣看香港?」
作為香港人,這幾年香港除了在政治參與上有所改變,我感覺到人民所追求的生活態度也有不同。以今時今日的香港,大部份人也滿足了需求塔的基本,逐漸向高層次發展—不止是向錢看,更多的是生活態度與個人價值。
「台仔」從事金融界,假如香港人不再一味向錢看,或多或少都會對他的業務有影響。他問我︰「你到底怎樣看香港?」
我說,香港其實在經歷轉型,就像以前由工業轉為商業為主一樣。現在的我們,不一定要選擇做商業工作,也可以像台灣一樣嘗試文創事業。的確,從反抗水貨客的行動中,香港長久依靠的旅遊業或多或少也有影響。也許,我們知道現在的發展模式有不妥,只是我們還在這段適應與學習期中,慢慢找出自己的出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