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Jumbo】經典不是陳舊──談改編動畫與原作的對比

【Jumbo】經典不是陳舊──談改編動畫與原作的對比

原載於《Jumbo》48.4 P.52-63 《斑斕笑淚 揮灑銀幕》
ISSUU連結:http://issuu.com/_hkbusueb/docs/jumbo48.4/1

有些動畫電影的題材雖是圍繞兒童,卻是拍給大人看;它提醒你一些早已遺忘的特質,以兒童角度點出成人世界的缺憾。暢銷小說接二連三地製作成動畫搬上大銀幕,把平面文字立體化的過程中,為迎合主流製片路線,許多原著內容都被改頭換面。坐在戲院的觀眾,只看見被肢解出來的一部分,很難獲得完整的感動。那些熟悉的動畫電影背後,藏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活在大人心中的小王子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由法國作者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創作的兒童文學經典《小王子》,電影版本選擇了原著「童真」的一塊作為基礎,在原本故事以外加入新故事線。在一切事物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的城市裡,小女孩服從母親安排的人生計劃,直至認識了鄰屋的飛行員。她接觸小王子的故事後,才找回小孩應有的好奇心和夢想。電影嘗試用雙視角敘述,把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融合,並以和小王子分開的飛行員作媒介,向觀眾展現《小王子》優雅獨特的世界。

以改編動畫而言,《小王子》並沒有失去原著小說的感動。一些經典段落都完整地呈現了出來。玫瑰與王子、王子與狐狸之間的微妙關係,給觀眾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正是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使沙漠更美麗的,就是在某個角落裡,藏著一口井。」一句句富哲理性和韻味的對白,使原著和電影自然地銜接起來。雖然因為情節的安排,書中酒鬼、點燈人和地理學家等多個角色被刪去,這一來是為了配合電影的主題,二來是因故事分為兩條主線,容不下太多內容;但動畫正正抓緊成年人世界罕見的純真和幻想,尖銳地刺中觀眾心坎中最柔軟的地方。很多人懷著歡樂心情進入戲院,期待是一套童趣愉快的動畫,卻帶著淚水和滿滿的感動離開。這就是《小王子》的魅力,你和我心中都住著的那份童真,只是它似乎一直在沉睡。

埋葬希望的地方

「為何媽媽和螢火蟲都那麼早死?」

在《小王子》故事風靡全球的同時,另一套小說改編而成的動畫電影《再見螢火蟲》,因作者野坂昭如的離世再次走進大家的視線。《再見螢火蟲》取自作者的親身經歷,生於軍人家庭的清太,二戰時家園被砲火摧毀,母親被炸死,只是國中生的他獨自帶妹妹節子到親戚家求助,卻因父親的軍人身份遭受歧視和冷言冷語。為了妹妹的安全和擺脫寄人籬下的生活,兄妹遷至附近的防空洞居住。他倆一開始過得尚算快樂,但在缺乏食糧的情況下,節子因營養不良而去世,兩人的堅強始終逃不過不幸的命運。

在電影中,螢火蟲是希望的象徵。在故事末段,螢火蟲的光芒圍繞兄妹的靈魂,靈魂留在人間,看著遠方繁華的現代城市。這仿佛提醒世人不要忘記,曾經有無數的生命喪生戰火,沒有像樣的下葬,甚至比不上螢火蟲,有一個供人思念的地方。因此,戰亂中的親情顯得更難能可貴,兄妹倆的母親去世時、清太為生病的妹妹去偷農作時、小節屍體被火化時……在混亂的時世下,兩人相依為命、流離失所的困境,看著年輕的生命逐漸逝去,不禁令人鼻酸。《再見螢火蟲》和《小王子》的角色,同樣加入了真實背景。《小王子》作者Antoine的職業是飛行員,1943年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失去蹤影;《再見螢火蟲》中的清太,包含了野坂昭如當年沒有好好保護養妹的愧疚,這些現實的元素,均為故事增添迷人之處。

改編動畫商業化

《小王子》作為經典作品,其改編電影令全球《小王子》愛好者充滿期待。當書中的小王子躍動在銀幕上時,我們發現這再不是原著中憂鬱的小王子。美國荷里活式的製作格局,把原來書中的哲學性內容刪減不少,換上大眾化的人物設定、情節發展和題材。或許填鴨式教育下小女孩的成長,更貼近這個世代的觀眾,也更具戲劇張力。但這種勵志式的故事走向和大團圓結局,令人聯想起太多類似的動畫電影。新故事線也令原著中內斂的情感變得過份張揚,雖然用作者手稿為基礎製作,講述小王子故事的定格動畫,是想保留原著中的法式浪漫和哀傷;但在這種雙線敘述下,小王子的故事反而成為了附庸,變成襯托小女孩成長的存在,始終是可惜。

同樣的商業化考量,可以在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改編動畫中看見。有評論指《再見螢火蟲》作為反戰電影,不交代戰爭背景是一大敗筆。觀眾把著眼點放在兄妹的感情上無可厚非,但整套電影都給人壓抑、喘不過氣的傷感,悲劇色彩過於強烈。儘管未曾欣賞原著的人,在開首看見倒在車站的清太,也能預見兄妹悲哀的結局。最後,電影似乎只餘下感人和催淚,反倒弱化原著期望傳達的訊息──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殘忍。

另一套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改編動畫電影《哈爾移動城堡》,與原著英國兒童魔幻小說《魔幻城堡》的差異亦頗大。首先,與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風起了》等作品一樣,改編後的情節融入了一貫的戰爭主題。作品以軍人、軍艦和戰爭作為電影背景的畫面,卻滲透原著無意要渲染的和平反戰概念。另外,主角們的形象也因愛情線的突出而作出調整,原著中的「豪爾」是花花公子,性格活潑而幽默風趣,動畫中的「哈爾」則明顯較為溫柔憂鬱。而蘇菲的外貌會隨心境變化,亦是小說沒有提及的;為了符合東方人的審美觀,蘇菲的頭髮也由紅色卷髮變成棕色直髮,再不是原著中平平無奇、古板的少女。加上小說裡很多細節,例如豪爾與卡魯西的過去、荒地女巫的故事,因為要描寫蘇菲和哈爾間的愛情而簡化了不少。雖然改編後的版本,較原來單純的魔幻歷險故事的可看性更高,但情節的刪減難免令人覺得故事的始末交待不清,有種摸不著頭緒的突兀感。

有人說看改編動畫不應過於拘泥原著情節,但筆者認為既然打著原著的旗號作為宣傳口號,若不能把原著的精神和思想原汁原味地搬到大銀幕上,就只是虛有其名的二次創作。硬是扭曲原著的設定以迎合群眾口味,更辜負了滿懷期待在電影中尋找原著影子的忠實讀者。經典是不會消失的共同經歷,儘管書中的年代久遠,每次重讀還是會有新的震撼和超越時代的共鳴。與電腦動畫效果的創新、情節的突破相比,筆者更期待看見這些改編動畫能為觀眾還原原著的感動。

浸大編委 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busu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