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剛發表的《施政報告》,關於中學教育有兩個焦點,分別為延長「三保」措施,因縮班而出現的超額教師保留期增加兩年到2017/18年度;以及,宣布下學年開始將現行的「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及「生涯規劃津貼」整合為常額教席,令中學常額教席增加約1000個。
延長「三保」,聊勝於無
面對學生人口減少的情況,不少中學面對縮班的的問題。2012年教育局提出「保學校,保教師,保實力」(「三保」措施) ,如學校因縮班而縮減編制,超額教師可保留一年。其後措施將保留期延長為三年,至今年《施政報告》再延長多兩年,總共五年。表面上是一延再延,但其實教育局推出「自願優化班級計劃」的超額教師保留期便以五年為標準,提供足夠空間讓學校自然流失(即退休或自願離職)超額教師。可以說,延長「三保」措施總算與過去教育局措施看齊,並非額外增加優惠。只是無可否認,今次安排聊勝於無。
但到2017/18年度,學校仍有超額教師,可避免仍會有經驗教師流失的問題。筆者建議教育局參考資助小學處理超額教師的做法,包括共享教席、辦學團體調配超額教師、停職留職等(詳見教育局通函第34/2015號),盡快與中學界商討對策。
津貼變常額,四兩撥千斤
至於兩項津貼變常額,筆者估計執行方法可能有二:第一個可能是將「高中課程支援津貼」班高中相等於0.1教席的現金津貼(以一所12班高中的學校計,撥款額約65萬),併入高中班級編制,令高中教師與班級比例由現時的2.0比1上調至2.1比1;另外每年向中學發放約五四萬「生涯規劃津貼」轉變為一個編制「額外教師(Additional teacher)」,兩者合共為2.2個常額教席。另一個可能是將兩項津貼取消後轉變為兩個編制「額外教師」,將現時津貼額更少。
現時兩項津貼合共約119萬元,大約可以聘請4位新入職的文憑教師(CM)。如學校將其中兩位合約教師轉為常額,意味同時會令大約兩位教師失業。學校人手將更加緊拙。筆者估計不少學校會選擇凍結新增的常額教席,繼續領取津貼聘請合約教師。結果,問題並無真正解決。
可以對教育局而言,以上安排卻有三個好處。第一,2016年政府各部門將一刀切削減資源1%。在此背景下,教育局並沒有增加額外資源就可對外公布了增加常額教席,看似不花錢就能解決問題;第二、宣布增加常額教席後,如何編排人手的難題就交由學校「閣下自理」,暫時轉移合約教師問題帶來的矛頭;第三、業界一直要求教育局重新檢討班師比例,現在將津貼併入編制班師比例,教育局便可聲稱「做咗野」。筆者想像,往後業界更難要求教育局改善現時中學累積下來的問題。
舊承諾尚未兌現,對教育承擔不足
歸根究底,現時中學面對的問題是當年有完整規劃的教育改革沒有貫徹始終,而問題出現時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例如2005年《施政綱領》曾建議理順公營學校教師職系,即是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以提升教師專業地位。但時至今日,沒有大學學位的教師少之又少,中學仍然有15%教席屬非學位教師。教師之間同工不同酬的情況拖延多年仍未解決,折損前線士氣。
另一方面,政府推行新高中學制的其中一個目標,是提供均衡而寬廣的高中課程給學生。無論任何組別的學生,都應該有足夠的選修科可供選擇。可是面對學校縮班問題,部分學校因為裁減教師而被迫減少選修科的選擇,令弱勢學校的學生失去獲得多元選修科的機會,影響學生成長和造成教育不平等。然而,教育局一直無視這個問題。
梁振英曾經提過,教育是投資而不是開支。可是香港的教育經費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由2000年百分之二十四,持續下跌至2015/16年度佔公共開支總額的百分之十六點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由2000年百分之四點二五跌至現時不足百分之三點五,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平均四點六五的水平為低。對「一帶一路」的資源投放充足,卻繼續讓教育經費比例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單憑此,亦足以證明梁振英並不重視本地下一代的發展。
文:盧日高 @進步教師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