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學生村的幻想

科大副校長黃玉山撰文建議興建大型學生村,以解決問題。黃副校長的文章提出香港各院校的宿位問題愈趨嚴重,必須立即解決,否則難以提供宿位予內地及海外學生,未能成為地區教育樞紐之餘,更淪為國際笑柄。他提出短期及中長期的方法,分別是租賃及購買私人樓宇,設置為臨時宿舍,甚至興建大型學生村,供大學生住宿。黃博士以策略發展角度,提出應加強香港作地區教育樞紐的角色,藉此提升人口素質,解決逐漸浮現的眾多社會問題,如人口老化。

黃副校長所言是以「宏觀角度」去看待大學宿位問題,這是一個具國際視野的看法。不過,黃博士的宏觀角度未能把宿位緊拙的問題具體勾畫出來。若果香港的院校未能提供足夠的宿位給海外學生,那便是香港未有足夠的硬件去發展成為地區教育樞紐,這不是刻不容緩的事,可以暫緩收錄外地生,慢慢規劃去解決。但是,本地學生經常提出的是舍堂的分配制度欠缺透明度,以及制度有偏頗,於是居住校園附近的學生有宿位,而千里之外的學生卻繼續走讀,這是火燒眼眉的問題。以科技大學為例,去年鬧出宿舍短缺的醜聞,今年大幅留位予內地生,內地生的宿位比本地生還多,原因是收錄內地生比收錄本地生可獲得更多的利潤。作為一個大學生,筆者更偏向以本地的角度切入,談討大學宿位問題。畢竟,本港九間大學主流學生都是香港人。

香港面積雖小,但要遊遍香港,也非一兩小時可以做到。觀乎各間大學的地理位置,只有城大、浸大和理大三間大學位處較正中的位置,學生若住在偏遠地區,每日交通來回少說也要一至兩個小時,時間已花費很多,更遑論一個月的車資是何其沉重的負擔。筆者的同學家住屯門,由於浸大未能在今年提供宿位,每天上學要用兩個多小時,來回失去了四個多小時,沒有宿舍對他上學造成很大的不便。若那天只須上一小時課,用回校的四小時去自修那一小時課堂的內容,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對學生而言,住宿舍其中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上學方便,這點是黃博士沒有提及的。

黃博士以借用教育學院宿位為成功例子,提出興建學生村的可能。這個構想所帶出來的好處是顯然而見的,但學生村可以在哪兒興建?若學生村的學生需要花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大學,這樣便把住宿舍的目的簡化為單純的學術交流,但事實並非如此。若把大學生放在一個大村落,以四、五幢建築物容納三千至五千學生,即每幢建築物居住八百多人,倒不如多建幾幢建築物,反正大型學生村總不是只希望騰出五千個宿位。於是乎,既要滿足大型學生村的規模,又要把學生往返校園的時間縮短,找一個理想地段是極度困難。如果分開興建規模較小的學生村,即在大埔和沙田之間興建學生村予中大和教院學生;在九龍塘、尖沙咀一帶興建學生村予浸大、城大及理大的學生,這一來便需要大量資源,倒不如買下整幢私人樓宇,何況不同地段價格有極大差異,要協調各大學並不是易事,學生村的宿位取決於每間大學的資助額,還是宿位缺乏的程度?如果要大學自己籌集經費,對弱勢大學絕對是艱巨的任務。再者,若分建學生村,所謂的學術交流也達不到理想境界。

歸根究柢,宿位短缺問題是大學興建的時候根本無法想像香港教育制度會發展成這個模樣。不少大學附近的土地已經成為住宅、軍營、商場,唯有中大能有整個山頭多建四個書院,反觀浸大、城大、理大和嶺大,其可延性便低得多,而這些大學的宿位也不是鬆動的,等候名單尚未逼爆,部份原因是因為樹大、浸大、城大這些大學的宿位價格昂貴:樹大的宿位每個月一千八百元,浸大一個學期要五千多元,城大一個學期也要四千八百多元。另外,不少大學「三年一宿」的政策,即使位置偏遠,也不保証每天能夠住宿,不少學生在住了一年後便不再次申請,反正只會被拒絕入住。如果把這高昂價格打折,更多學生便會提出要求住宿舍,又把政策廢除,這樣宿位便顯得更加緊拙。

由此看來,香港院校的宿舍根本滿足不到本地學生的需要,再談論多建宿位予外地生,吸引優才改善社會結構,是一個早了幾步的想法。筆者在想,要談如何發展成地區教育樞紐,先該談談大學如何找來土地興建宿舍,以解決本地學生不夠宿位的問題。當然,舍堂本身的分配宿位制度透明度也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