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運動已持續超過兩個月,期間警方、中央政府、工商界以至親建制團體的回應,都直接和間接催生多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抗爭劇目。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一直沒有正面回應示威者訴求,「升級」與否、如何「升級」不間斷在各個動員平台被討論。近三星期,街頭衝突愈演愈激烈,催淚彈不單走入多個社區,彌漫在民居街區和交通樞紐,警方執法權限屢次成疑,甚至出現不知名人士毆打示威者、前線記者的事件,對運動參與者來說,「升級」是無法迥避的問題。
6月9日至今,四間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已進行了十三次反修例遊行和集會的現場調查,成員亦曾撰文展示相關的分析,譬如是運動激進化、運動焦點和動員方式等主題。事實上,社會狀況以至運動本身隨著時間變化,因此研究團隊每次進行調查前,除了保留部分關鍵問題,亦適度調整題目設計,意在更貼近反修例運動參與者的民意走向。特區政府在6月15日宣布「暫緩」修例後,特首林鄭月娥在6月21日則以「壽終正寢」形容修例工作,我們在往後的現場調查,皆有問及示威者對運動發展方向的看法。
本文引用過去一個月多次的現場調查數據,嘗試描繪部分示威者對運動升級的民意走向。筆者必須指出,個別的示威形式和參與人數雖然無法簡單類比,但系統性的實證研究多多少少可以反映部分運動現況。誠如研究團隊成員李立峯教授表示,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參與「和理非遊行/集會」的人士,他們對各種問題的態度也許跟「前線抗爭者」不盡相同,但他們在人數上確實佔了參與者的大多數,對我們如何理解整場運動非常重要(註一)。在受訪者的政治光譜方面,「溫和民主派」是這場運動的中堅份子,介乎29.5%到44.5%,其次是廣義的「本土派」,而「中間派」或「無取向」的參與者亦不容忽視。關於詳細的受訪者人口特徵、政治取態、社運經驗和具體調查方法,請參考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反修例」調查報告的網站(註二)。
怎樣「升級」?示威現場的民意趨勢
這次運動愈趨「激進」是社會其中一個關注要點。在香港的語境,縱使「激進」一詞經常與武力抗爭扯上關係,然而作為一個分析概念,激進主義(radicalism)泛指實質上偏離現行社會規範(social norm)所接受的思想和行動策略,或是追求更根本社會和政治改變的理念及目標。
正如表一所示,由6月21日的政總、警總和稅務大樓一帶的流動性集會開始,直至8月10日大埔遊行和機場集會,若果政府除了「暫緩」立法之外不再作任何讓步,持續超過八成示威者認為應該繼續抗爭,近期的數字甚至超過九成(註三)。對於這段期間的示威者,「抗爭行級」和「維持現有抗爭形式及規模」兩個選項各不相讓,皆有約近四成受訪者選擇,但「暫停運動」明顯是不受歡迎的選擇。在大部分時間,少於一成的受訪者「不知道」或「拒絕回答」未來運動的走勢,而這個選項的比例有下降的跡象。可以這樣說,在判斷運動下一步走向上,參與者的民意沒有甚麼逆轉的跡象,相當一致地認同持續抗爭,甚至「升級」。
為了進一步知道示威者的升級意向以及對社運激進化的看法,打從7月14日的調查起,研究增添一條後續問題:「如果『升級』的話,你認為以下哪種升級較有效達到運動成果?」問卷提供了四個較受關注的選項,以及「其他」供受訪者選擇。概念上,我們將升級行動區分成不同範疇,但具體的升級行動可以同時包含這些範疇,譬如和平地罷工、不衝擊地癱瘓政府運作等。
如果只計算認同「進一步把抗爭升級」的受訪者,比較7月14日和7月21日的數據,短短一星期間,認同支持癱瘓政府運作、再次發動全港『三罷』,以及進一步擴展社區層面的和平示威規模的示威者比例顯著上升(表二)。無可否認,民陣所發起的大型遊行與沙田社區遊行,在參與者組成、活動性質可能有明顯差異。可是,假如將元朗、將軍澳和西環三場社區遊行一併考慮,受訪者在這三方面的升級意向同樣是十分明顯,7月21、27日和 8月4日的合共四場調查皆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支持癱瘓政府運作。值得注意,雖然時隔約一個月,數據顯示仍然有約四成的受訪者認同武力抗爭,數字上不是少數。不難明白,選擇「以現時的抗爭形式及規模」的示威者,整體上傾向較認同升級的示威者看低各種升級行動的效果。但數據亦告訴我們,這群「相對溫和」的示威者當中,自7月27日的元朗集會起,持續過半數支持三個主要升級行動範疇,除了武力升級(表三)。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面對政府「不對口」的回應,還有警方對示威行動的處理方法,這類示威者可能漸漸認為行動「升級」是無可厚非,甚至是達到運動成果的重要手段。
對「三罷」的想法不可忽視
罷工、罷課和罷市貫穿整場反修例運動,構成街頭抗爭以外的重要戰線。回顧過去兩個月,曾有不少香港市民,多個社福、勞工和宗教團體發起過相應的集體行動。近三星期的數據反映,支持再次發動全港「三罷」的示威者比例整體持續上升,經歷8月5日大規模的罷工行動後,仍然有約六、七成示威者認同「三罷」的升級效果。根據8月10日大埔遊行和機場集會的現場調查,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8月5日的大罷工最能夠「加強整場運動的內部凝聚力」,其次是有效地「支持參與街頭衝突的示威者」。總體來說,超過五成的受訪者也認為罷工的確能夠「癱瘓香港經濟運作」、「對政府施加更大壓力」、以及「令更多香港市民認同今次運動」(表四)。換句話說,從這些示威者的角度看,8月5日的罷工行動不單對香港政府和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能爭取更多香港市民支持,更重要的是,這次罷工行動有助團結不同行動取向的運動參與者。
當然,是次罷工對政治、經濟的實質影響,還有運動旁觀者(bystander)的觀感,全是其他實證問題,筆者無意在本文處理。以上所引用的數據截止8月10日的兩場調查。過去幾天,反修例運動再度出現一些關鍵性的發展。8月11日晚上,一名黑衣女子在尖沙咀懷疑被警方不明彈種所傷。翌日,大批市民再次到香港國際機場集會,以表達對警方執法的不滿,機管局在同日下午約三時半後全面取消航班,將視乎情況重新編配。8月 12 日,國務院港澳辦稱,過去一個周末香港的示威行動開始出現「恐怖主義苗頭」,並對示威者予以「強烈譴責」。8月13日的機場事件後,不少關心社運發展的人都擔心民意大逆轉,甚至有網民在討論區宣告「運動失敗」。作為研究者,筆者不會斷言現場調查能呈現所謂「最真實」的現況。多次進行現場訪問或觀察時,筆者深深感受過示威者的恐懼、不安、焦燥,還有憤怒。在真假訊息滿天飛,甚至「無訊息」的情況下,現場的形勢發展為民意調查帶來不少限制。雖然如此,筆者希望一系列的示威者民意數據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討論基礎,不論讀者是運動的支持者、批評者,還是旁觀者。
如果「不割蓆」、「兄弟爬山」是這場運動重要的抗爭倫理,背後所反映的可能是對不同抗爭取向的包容。綜合以上的研究發現,若果整體示威者傾向相信大規模「三罷」的力量,認同以各種不合作運動的方式干預政府運作,認同擴展和平示威的規模,但支持武力抗爭的意向卻漸漸下降,那麼怎樣讓運動「不割蓆地升級」,值得所有「各自爬山」的運動參與者認真思考。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現場調查團隊成員)
註:
註一:李立峯,《修例、警權、時代革命——從遊行現場調查看運動焦點》,明報,2019年8月9日
註二:李立峯、鄧鍵一、袁瑋熙、鄭煒,《「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現場調查報告》,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2019年8月,見此
註三:因應遊行性質和訪問員的現場判斷,8月10日的大埔遊行參考元朗遊行的取樣方法,樣本均是用派傳單透過網絡問卷收集。至於8月10日機場集會,絕大部分是靠傳單方式收集的網絡樣本(N=1832),少量為紙本問卷(N=73),本文的數據只計算網絡樣本。關於整項研究的取樣方法,可詳見【註一】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