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傳媒就香港男女比例的報道

讀傳媒就香港男女比例的報道

攝:Alex Leung

統計處發表最新《香港的女性及男性》報告,各傳媒都有跟進報道,這兒和大家回顧一下不同傳媒在報道這條新聞時的表現。

要講這條新聞,是因為後面的數據處理問題可以說是解讀香港統計數據的入門課,在香港新聞界已經有超過十年的討論。事緣從前香港傳媒很喜歡拿相關數字大談香港女多男少,然後帶到剩女話題甚至借機諷刺中年未嫁女士別再眼角心頭高,不然就會變籮底橙之類之類。後來經統計處的多番解釋,大家開始明白數據不能這麼簡單解讀,因為原始的性別比例會包括數以十萬計的外籍家務工,而在港外籍家務工大多是女性,又甚少和本地人通婚。要討論婚姻議題的話,拿原始數字是不行的。

在香港,很多數據都會把不包括外籍家務工的數字分開列出。例如個人收入中位數,在外籍家務工比較多的屋苑就會反過來被拉低。如果你的題目是收入和政治取向的關係,就要先把外籍家務工從數據中拿走,因為他們不能投票。這是我在新聞系用來解釋數據分析要先理解數據定義的經典案例,簡單易明。

好了,那麼今次我們的傳媒又有沒有再犯同一個錯誤呢?

先睇《明報》,基本上用的所有數字都是原始數字,沒有引用撇除外籍家務工的數字。不過報道基本上只是複述數字,沒有加鹽加醋,不能說是錯;反過來說,因為沒有提供解讀,對讀者增進認識的作用也有限。另一個小瑕疵是「未結婚的女性比率」沒有注明數據其實只限十五歲以上的女性,可能會引起誤會。

不過說到沒有提供解讀,還是港台即時新聞的標題最勁揪:「統計處公布截至2017年本港男性及女性人數都上升」。嘩⋯⋯我對什麼為之newsworthy又多了新一重的認識⋯⋯

相對來說,《星島》和《香港01》的報道提及總數的時候就有同時引用原始數字和撇除外籍家務工的數字,可讀性比較高;《星島》提及未結婚的女性比率也有列明是十五歲以上的數字。

最出事的,是《東方》的報道:「港男女比例繼續失衡 119.7萬剩男剩女未有歸宿」。一看標題,已經感到有點伏⋯⋯再看下去,果然出事,數據都是未有撇除外籍家務工的。至於報道對「剩男剩女」的定義,原來是25歲以上⋯⋯報告入面已經說明了香港男女初婚年齡中位數分別是31.4和29.6,25歲點有可能叫剩男剩女呢?

但這還不是最出事的。報道在討論婚姻的中途忽然插入十八區的性別分析,還說「如要尋找緣份」可以去哪些區⋯⋯問題是報告中的相關數字是不分年齡也不分婚姻狀況的,和這個討論有什麼關係?

最大鑊的,是連寫都寫錯⋯⋯「沙田區所佔女性人口比例最大,其次是觀塘及元朗區,而觀塘區所佔男性人口比例最大,其次為沙田區及元朗區」這句話想一想也有問題,怎麼可能男性比例最高和女性比例最高的都是同樣的三個區?香港政府只認兩個性別,不是男就是女,理論上男高就會女低啊!原來記者只是找了各區男女的數目排了個次序,然後「總數」錯寫成「比例」。事實上,沙田、觀塘和元朗的人口本來就多,說這些地方男性多和女性多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要看比例的話,香港女性比例最高的地方其實是灣仔區,然後是中西區和九龍城。但也別想立即去這些地方識女仔,因為正如剛才所說,這條數是不分年齡也不分婚姻狀況的。一個地方的女性比例多,可以只是因為這地方老人多,而一般來說男人死得比較早。

那麼到底香港邊度最多未婚男女?我用2016人口普查作了一點計算,撇除外籍家務工後,從比例上看,似乎四十歲以下的話中西區是明顯地未婚男多於未婚女;到了四十歲過外,九龍城的未婚女明顯多於未婚男。總的來說,地區和年齡組群差異十很明顯⋯⋯但這堆數太複雜,後面似乎有幾個某相矛盾的作用力在拉扯,我不太看得懂,不在這兒分享了。如有朋友熟這方面的話,誠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