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發表農曆新年賀詞,謂「羊畀人嘅感覺係溫馴、和善嘅群體動物」,因此希望香港人「新一年都有羊嘅特質,包容共濟」云云。西方文明,確以羊象徵溫馴、和善,以及純潔。見綿羊集體而居,總覺一團和氣。惟弔詭者,乃梁振英賀詞片段中之羊,乃山羊,而山羊素以獨居孤高為性。片段中之山羊被人類豢養,失其本性。乖乖娛民,自有飼料送上,此或許方是片段要表達之隱含意義。
我華夏文化,以羊為祥與善,亦以羊大為美。古有神羊獬豸,「性知人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而堯之時,獬豸亦「處廷中,辨群臣之邪辟者,觸而食之。」神羊公正不阿,辨別邪奸,凡有理虧者,無論身份地位,必以角撞之或咬之,頗有現代法治精神。楚王知神羊之能,獲之以為冠,好能查辦佞臣。故羊乃公正、廉明,以致法律之象徵。《說文解字》也有謂:「義者,明也,尚斷。謂之善則斷而從之。故於文,羊我為義…… 大夫有羔羊之德,君子有比」。
假若今有神羊在港,必令政府總部及立法會人心惶惶。畢竟神羊生性正直,不會因利益而摧眉折腰,對惡徒視而不見。豺狼以為叫人做羊,可以肆意宰割、大快朵頤。誰不知神羊絕非羊牯,羊我為義,方正不阿,能辨別是非曲直,將以正義無私之心,掃除奸佞邪僻。
華夏文化,亦有麒麟瑞獸。麒麟者,仁獸也,雖身披衛甲,卻有好生之德,「不踐生草,不履生蟲」。世有聖人,而麒麟出。《詩經》謂:「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孔子聞「西狩獲麟」,然當時聖人不在位,故慨嘆「麟仁獸出而死,吾道窮矣」。並歌曰:「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韓愈作《獲麟解》,謂:「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焉。聖人者,必知麟」。有謂麒麟乃為孔子出,故麒麟與仁道相依。麒麟乃仁獸,然今聞其竟撞倒某君,可見斯人必是惡孽也,而麒麟不容。
我香港往年經歷風風雨雨,令人沮喪。然羊年伊始,新春剛臨,即有神羊公明而辨邪奸,麒麟仁厚而撞惡徒,實是吉祥之兆。祝願新一年,人人當仁不讓,義薄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