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香港把脈 —— 給來屆特首的一些建議(之二)

在官商鄉的問題上,從回歸以來,勾結的例子可謂絶無僅有,反而矛盾的例子卻比比皆是,間接導致侯志強等人要出選立法會,來增加鄉事派在議會的聲音。在云云的官鄉矛盾中,要數最精彩的,應是早幾年在丁屋僭建問題上,政府和鄉紳兩方面差點要大打出手。當時政府派了「好打得」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嘗試用鐵腕手段,一刀切把所有的違規建築清除。

願景是好,但卻忽略了丁屋僭建的基本原因,是在於起只有五至六層高的丁屋,原是對珍貴的土地資源一種極大的浪費。村民為減少這種浪費,才在原有的丁屋上加建幾層。政府沒有考慮改革丁權和丁屋的不合時宜,反而責怪村民的違法行為,完全是本末倒置。

其實橫洲事件,正正是政府改革新界丁權和丁屋的契機。首先,政府應考慮給予現有的丁屋持有者更改土地用途的機會,透過補地價或合作發展等模式,把現有的丁屋重建成私人樓宇,來增加未來房屋的供應量。另一方面,政府應正視目前可發展的土地遠遠追不上丁權的增加速度,透過豁免補地價等手段,免費給予現時丁權的持有人起私樓的權利,從而把未來的丁權買斷。

目標是通過以上種種辦法,逐漸把鄉例和法例的距離拉近。現時香港市民對鄉民的種種不滿和歧視,很大程度就是源於鄉民仍然擁有那些世襲的丁權,還要政府負責幫他們尋找和平整土地來起丁屋,是對身為納稅人的廣大香港市民一種極大的侮辱。

有些讀者看到這裏可能會提出反對,認為轟動一時的「許仕仁案」,不正正是「官商勾結」最鮮明的例子嗎?先不論案中的證供和環境證據,單從最後新地能從許仕仁所獲得的直接利益來說,可算是微不足道,甚至沒有。當然我不能排除沒有其他不可見的間接利益,但是從被何鴻燊稱為能「得天下」的西九項目發展的招標過程和結果來看,新地從許仕仁身上所得的直接或間接利益可說是接近零。

再者,在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中環灣仔繞道的工程中,政府竟然決定把莫大的出風口起在IFC能望到維港海景那邊的正前方,使新地要發起簽名運動來反對。這兩件事都使我很懷疑政府有否和新地勾結。因為即使在籍民地時代,當時的港英政府都因為英資大班的反對,把怡和大廈對出的干諾道中的行車天橋改為隧道。若新地和政府關係好,沒有理由連一個小小的通風口都不能安排重置。

因此由丁屋僭建事件到新地的世紀案中,我們需要擔心的並不是官商鄉勾結,而是政府連大財團和鄉紳的意見都充耳不聞,還會期望現屆政府會真心去聆聽民意,還我真普選?尤記得前些時候因為上水水貨客的關係,政府曾建議在邊境地區開設購物城,以疏導上水擠逼的人流。

當時計劃得到地區人士以至鄉紳的大力支持,甚至有人自願送地給政府來興建購物城,但到現在又怎麼了?難道又像董建華的八萬五一樣,無聲無色之下取消了?連一個獲大眾普遍支持的方案都會難產,也難怪香港市民對現屆政府的施政己沒有期望,甚至絶望。亦難怪特首梁振英去到哪裏都會聽到群眾駡他下台之聲絡繹不絶,而他亦只能在噓聲中抱頭鼠竄地逃去,完全沒有作為香港特首應有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