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gal-today.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17.html
我是讚成本港最低工資立法保障基層勞工,要說明是「保障基層勞工」是有原因的,因為照常理來說,最低工資對不愁生活只愁哪家大企業召手的頂級才俊來說很多餘,最低工資是保障社會上最基層最低微最沒有議價能力的勞工而設,道理非常簡單,我沒有興趣談什麼「經濟大右派」、「自由經濟理論」、「平衡勞資各方利益」等廢話,常覺得香港人極之愚蠢,天生的奴性極強,「奴」不可破,「奴」得開心,「奴」得自在,這造就了本港極歪形的社會狀況,也營造了社會不斷加強的深層次矛盾。
我不打算詳談最低工資立法的重要性,因為阿媽是女人我無理由再花時間解釋,難道要我從「由於女人有子宮可以生仔,因此阿媽必然是女人」開始講起?
經濟大右派很擔心最低工資會導致勞資失衡,什麼一大堆「自由市場決定一切」、「多勞多得」、「達爾文理論」、「貧富各有原因」、「憑實力賺取應得酬勞」,還有中國人慣常自以為光榮的愚蠢哲學「吃得苦中若方為人上人」,當然還包括薪高糧準的高級人士冷眼地認為「各家自掃門前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之類的思維,所以中國人社會裡,人們要在發臭的醬缸中力爭上游,首要任務是令自己成為不至於最底層的墊底泥,於是香港還有個現象叫「窮的人看不起更窮的人」。例如自己每小時有 $ 18 工錢,可以有資格看不起只有 $ 15 的人,如此類推,醬缸精神的極致,純奴隸的精髓,受苦的天性,吃糞都樂上半天,手中的屎比其他人大堆,好不威風,急忙把屎塞進口裡死命狂吞,大財團也樂於餵屎,窮人心想:人人都窮,自己也不這麼窮了。
離奇的經濟偉論
最低工資會否影響企業營運?絕對會,會否增加營商成本?當然會。那為何要設立最低工資呢?有了最低工資消費,能力低的人就不能以「價低者得」來討工作,就業機會下降,窮人會更多,商界也因工資提升而面臨困難,小企業隨時倒閉,又令職場少了職位,勞工階層自然又少了機會,全部是弊多於利,以上是常聽見的經濟大右派偉論,我很公道的,我認為論據很有邏輯,思考緊密,非常合理,但忘記了一個極之重要的原素,不如我反問:
自由經濟理論是基於合乎常理和較為健康的資本主義社會而言,但香港是正常的嗎?
大右派也好、經濟才俊也好、甚至在大學讀過幾本經濟書不知世情的半桶水大學生也好,各位心裡早有答案,香港回歸後已經變成鬼地方,大財團瘋狂壟斷,官商勾結,高官向財團擦鞋獻媚為退休後投身做高薪厚職舖路,立法會功能組別絕對利益者和保皇派的互通詭詐等等,大家心裡很清楚,只是面子問題或中國人的偷生怕死根性,明知大是大非卻不敢宣之於口,怕驚動了大商家,沒了飯吃,就像一群黃毛唐狗膽戰心驚地看著主人,主人笑一笑,多塊瘦骨頭舔幾舔,不識時務要多塊肉吃,主人不高興,連發霉瘦骨頭也沒有,還夠膽貪肉吃,什麼新鮮蘿蔔皮,只是一群甩毛唐狗罷了。中國人哲學,要自謙,要自卑、要扮君子、要有骨氣,窮途末路才顯得中國人黃皮膚底下血液中深藏著的刻苦精神,於是大家自我感覺良好,做群瘦唐狗也很光榮,安份守己,可望絕處逢生,我也說過,最緊要令自己成為窮人堆中好一點點的,只要有人墊底,自己就感覺好些,奴性的血脈,奴性的根,奴生的族群,我們在歪斜的香港,有一美麗名詞,叫「自由市場經濟」。
社會的遊戲規則
各位以為我是馬列毛共產主義烈士?非也。我只想講講一個社會的「遊戲規則」。
一個社會的「遊戲規則」,簡單來說,老闆賺了十蚊,我做工值回若干,請給我合理的回報,打工仔和老闆非親非故,不要空談工作理想之類廢話,做工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老闆賺錢,工人也要賺錢,多謝合作。如果老闆賣的商品價錢因為工資提高而導致即時執笠,抱歉,是營商者才智不足,最低工資不是望天殺價,也不是獅子開大口,只是要較為合理和有點尊嚴的價格,如果成本稍為上升就要結業,反映閣下這盤生意早已危在旦夕,不堪一擊。無數商界埋怨租金太高,貴租佔絕大部份營商成本,於是要靠低工資來平衡盈利,這就簡單了,麻煩商界集體向有關店舖大業主找悔氣,硬要收不合理貴租,又有工資保障,當很多店舖結業令所謂的「旺舖」凋空,租金不得不向市場低頭,減租去也,回到較合理水平,很多舖位都是大地產商和財團持有,或者商界齊向地產商示威,大業主遷就一下,生意自然有得做,而不是針對本來已做牛做馬的基層勞工。
當財團大業主邊歎冷氣炒股票,還不忘上下其手褻玩身旁美女秘書,正盤算著午餐吃什麼名菜今晚和哪位靚女情人爆房之際,忽然叮的一聲,醒覺了原來社會已倒病不起,貴租令商界無法經營,連剝削勞工來為大業主奉獻的本事也沒有了,大家無得撈,舖位不斷凋空,大業主也擔心荷包不保,唯有死死氣減租,社會的遊戲規則才有機會從上正軌,否則,想工資有多低才夠應付瘋狂上脹的租金呢?現在的情況,已不止工資嚴重偏低,包括飲食業要用賤價材料製造劣食又要不斷加價,只為應付超乎常理的貴租,其他零售業也類似,不斷劈價促銷,不斷減人工,為的又是貴租金,普羅市民要吃的用的,大財團超市壟斷貨源,任意托價,工資已經少得可憐還要死命捱通脹,一眾高官面對社會民憤唯唯諾諾嬉皮笑臉,政府智囊常推說香港的民怨都是經濟問題,搞好經濟社會便和諧,但營商環境這麼病態,租金決定一切,商界怎可努力經營,勞工又怎能合理生活呢?
香港陷暴動邊緣
在本年 4 月 9 日,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公布每兩年一次的「香港和諧社會」民調結果,首次確定香港已非和諧社會,並指多項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全面惡化,有報章當日以「香港陷暴動邊緣」為頭條標題。但政府好像不認為事態有那麼嚴重。
在我而言,和絕大多數被港英殖民管治馴化的港人一樣,當然極不樂意看見在 1967 年「左仔大暴動」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再次爆發民眾暴亂,但我也說過,一個社會要有「遊戲規則」,這套規則要讓各方參與者玩得開心,遊戲才有得玩下去,但香港的病已臨近上腦階段,上了腦就沒得救,或者有一天,社會集體痴線,民眾被迫得瘋了,死命反抗,一呼百應,挺而犯險,無所不用其極,為的只求生存,社會無日安寧,國際都會淪為人間煉獄,平民生不如死,也不見得超級富豪大財團有機會賺多些財富。
吃糞和吃飯;共繁榮還是一同陷家拎,政府和大富豪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民眾永遠做輸家,另一方也不可能永遠是贏家,為何這麼簡單的狗屁道理還要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