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房協居屋細單位化?

房協居屋細單位化?

政府一面大鑼大鼓搞土地大辯論,標榜搵地解決房屋的「貴、細、擠」問題,同時政府主導的房屋協會(房協)又最近放風,「打算降低三房單位比例」,甚至有可能「停建三房大單位」,集中興建細單位。那到底政府想市民住大啲,還是想單位供應是旦交數就算呢?

房協表示停建三房單位,是為了提供更多一、二房單位,美其名是助年輕人置業,其實是房協維持「高呎價」的推盤策略。正正由於樓價高企,大單位售價高昂,其需求不及細單位。影響之下,為免壓價平賣大單位,房協近年策略便是「劏細單位」,以維持「高呎價」售樓策略,結果細單位越來越多,但呎價仍然高企。

降低三房單位比例亦忽略原有家庭需求,皆因三房單位對應特定居住型態的家庭,如父母與異性子女同住,或與老輩同住的的四人家庭等。一般而言,購買居屋市民一般視之為長遠的安身之所,絕少希望再搬出私樓市場。

若房協大幅削減三房單位的供應,只剩兩房單位的居屋,變相令以上家庭難免被迫「住迫啲」,如長幼或異性兄妹共住一房,或有人要做「廳長」,與政府所提倡「住大啲」的口號相違背。

同時,細單位其實無法應付家庭成員在不同人生階段的住屋需求,如結婚、生小朋友,硬性地削減三房單位,其實令這批本身未必負擔到私樓租金的中產居屋戶迫出居屋市場,被迫淪為私樓潛在買家,形成單位大小與居住需要的錯配。

九十年代分擔房委會建屋重任的房協,曾經在98/99年度落成近一萬個單位。然而,金融海嘯令居屋停建十年,2015年落成的綠悠雅苑成為房協近十年,唯一的居屋項目,只提供一千個單位,另外一個已售出樓花的綠怡雅苑,將會在2019年提供另外一千個單位,暫未公佈其他計劃。以房協的建屋能力,隔年只建一千間居屋,單位數目杯水車薪原因明顯不是發展計劃內不同房數單位比例,而是政府多年來把大部分土地撥作私樓發展。

居屋建屋目標長期低於政策目標,加上今次房協突然放風打算「劏細」單位,此舉只是房協高樓價大環境下「居屋縮水」的推盤策略,客觀效果是令居屋越住越細,同時越住越貴,形同在居屋實施「貴、細、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