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傳媒多年來都被數大集團主導, 免費電視市場更由無線和亞視寡頭壟斷多年, 令香港人一直以來都被迫接受每況愈下, 質素參差不齊的電視節目。其中一間電視台更是不斷重播同一堆電視節目, 當中更有不少是外購的, 根本不是香港人的電視台。
香港電視﹑有線寬頻旗下的奇妙電視及電訊盈科的香港電視娛樂於數年前向政府申請免費電視牌照。現時的既得利益者﹑兩間免費電視台的集團於期間用盡司法等各手段, 千方百計阻止政府發牌。另一方面, 行政會議討論了千多日, 早前五月時更聲稱因「無議程」而休會後, 於昨天向公眾宣佈決定向後兩者發出牌照, 卻拒絕解答為何前者未獲發牌, 本閣認為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並就此有三則訴求:
一. 重新評估﹑公開準則
行政會議用了過千日黑箱作業, 期間擁有不同背景的香港人都曾發聲表態支持政府增設免費電視牌照, 以引入競爭, 提升節目質素, 其讓香港人有更多選擇, 能夠在生活中擁有更多文化娛樂元素。然而, 政府的決定卻是令人失望﹑不滿和憤怒, 從面書專頁「萬人齊撐!!!快發牌比香港電視!!!」只於一天多的時間就獲近四十萬人讚好, 就可見港人的意見。政府官員卻仍留在冷氣房中,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一派胡言, 視港人如無物。
本閣要求, 政府立刻重新評估發放免費電視台牌照一事, 並公開準則, 以令事件符合公平﹑公開﹑公正等原則, 以達公義, 同時間也必需回應 (1) 為何有線的老闆吳光正說明自己並不熱心仍可獲發新牌照? 到底所謂的準則是甚麼? (2) 曾否考慮並盡力避免香港媒體進一步被某些少數的權貴壟斷﹑同化的情況? (3) 為何亞洲電視在多次違反廣播條例, 甚至被懲罰, 同時也被港人唾棄後, 仍可持有免費電視台牌照, 無視公共資源被不斷浪費﹑或甚公器私用的情況? 。另外, 政府不應只發放牌照, 更應開放大氣電波頻譜, 讓公眾可以不額外購買器材也可觀看新的電視台, 這樣無論對投資者和香港市民都將是更好﹑更公平的情況。
二. 檢討決策模式, 重視民主共治
香港政府在不同的議題上, 不論是政策發展﹑經濟政策﹑社區發展﹑教育﹑醫療等大大小小的議題, 極其量都只有零聲的諮詢, 而且很多時都不是諮詢直接受影響的人。本閣認為, 這思維模式和做法實在不可取, 並應改弦更張之。香港身為已發展的國際大都會, 經濟發展水平和人類發展指數都充裕﹑教育普及時, 民主思想早已抬頭並茁壯成長, 實在很適合推動民主共治。香港政府應該檢查決策的模式, 重視民主共治, 從制定政策﹑商討細節﹑執行計劃﹑定期檢討﹑事後管理, 每一個階段, 都應該主動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諮詢公眾, 更應落區向市民解釋細節, 交流意見, 聆聽民意, 而非安坐辦公室中等待市民於辦公時間上門求助。
三. 調整政策方向, 支持本土文化產業
香港的發展在這些年來都向金融﹑地產業依靠, 樓價有升無跌, 衣食住行都隨之大為加價, 廣大市民都為受害者, 只有少數權貴在中得益。然而, 隨之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 香港的金融城市角色也漸褪色。長遠而言, 香港將不可能繼續單單依靠自由行﹑金融﹑地產, 而需發展其他產業。從是次港人已等待過千天的發牌事宜之封閉性, 香港政府不知所謂的態度可見一斑。本閣要求, 香港政府應調整政策方向, 真正的從政策上﹑財政上支持本土文化產業, 令香港人可以更方便﹑公平的享受並創造文化, 提供香港人長期以來都被剝削的文化權利, 而電視作為現時最快﹑最多人﹑最方便接觸的媒介之一, 對文化的影響很大, 對香港人對文化的了解﹑享受和創造更是重要。所以, 短期內政府應立即重新考慮免費電視台牌照誰屬的問題, 中長遠而言更要調整政策, 不再只著眼金融﹑地產, 而制定文化政策﹑考慮成立文化局, 促進文化發展, 以令港人享有文化權利。正如於香港適用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 的前文所言「依據世界人權宣言之昭示,唯有創造環境,使人人除享有公民及政治權利而外,並得享受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始克實現自由人類享受無所恐懼不虞匱乏之理想。」
本閣重申, 香港政府於是次發放免費電視台牌照上不公不實, 實令人難以接受。而這個決定背後呈現的思維模式, 即非公平公正公開﹑非民主﹑輕視文化等等的想法, 更應改弦易轍之。然而, 這些年來香港人的聲音, 又有多少是被真正的聆聽, 並記住在心, 然後實踐之? 或許, 香港政府早已不是香港人的政府。所以本閣呼籲各位同學讚好「萬人齊撐!!!快發牌比香港電視!!!」專頁, 並出席下星期日 (20/10) 下午三時至六時於政總 (公民廣場) 舉行的「拒絕黑箱作業,還我電視牌照! Support HKTV for a free-to-air licence!」集會(面書活動專頁), 向政府表達我們的聲音!每一個人的參與都很重要, 所以請別小看自己的力量, 一起向政府說不!
新亞書院學生會幹事會
二零一三年十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