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最近,我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參觀了兩個社區文化空間。它們有別於一般商業原則的運作模式,使我看到民眾的文化力量如何影響一條街,甚至一個社區。
位於阿姆斯特丹Jodenbreestraat區的書店het Fort van Sjakoo,面積大約等如香港連鎖書店的規模。書店位處一所老房子(Titushuis)的底層。整棟老房子和四周環境格格不入──四周街道彷似柏麗大道連著彌敦道的景觀,都是中高檔的商店和樓房;卻只有一座老房子屹立著,保留了自1967年以來的外貌。
書店頗像灣仔富德樓的實現會社,但有更多空間、藏書量豐富、亂中有序。牆壁和橫樑滿是不同社會議題的貼紙或海報,並主打政治、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等非主流暢銷的書類。走進裡頭,四處察看,看到一個很有動態的小男孩像,伸手握著告示 “We are a non-profit bookstore run by volunteers, so please : STEAL! somewhere else. Thanks."
在荷蘭,「佔領」可以合法
這間非牟利書店起源自一場土地抗爭。自1960年起,佔屋運動 (Squatter’s Movement) 席捲整個歐洲,大概是戰後人民面對房屋供應不足而流離失所的權宜之計。「佔屋」在荷蘭被稱為"krakers",於1971年被荷蘭法院裁定為「合法」的行為(條件是被佔用的空間本身己懸空了一段長時間、業主於該單位並無實際用途、沒有受到任何仍生效的租約所管束等)。一次「佔屋」後,Sjakoo書店正式誕生,於1977年開始營運。
60年代,Jodenbreestraat原本被規劃為重建猶太人聚居地的項目。當時建築商影響力大,可以左右政府對城市發展的決策,有點像今日香港的地產商。70年代初,政府更開始建設一條連接市中心的高速公路。當時部分路段經已落成,旁邊的建築物開始被更新。該區的原居民、工人、佔屋者等愈來愈難生存,被迫走上街頭發動抗爭,希望保留了原來的環境,停止無止境的發展。這次運動中,有參與者在這棟碩果僅存的老房開辨了書店,作為連結社會運動和文宣工作的場所,於1988年獲得合法化後與業主制定正式的租約。
群眾集資 vs. 地產霸權
2001年,地產商大幅提升租金,書店面臨結業危機。書店主責人於是向社區居民廣泛宣揚書店面臨的困境,結果號召了極大的群眾力量,以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的形式向公眾籌集資金,成功籌得足夠資金向地產商購下物業。我有點奇怪,地產商為何願意出售?書店負責人告訴我,當時群眾的聲音非常激烈。除了每日有大批民眾參與街頭運動,亦不少人以各種方式向地產商作出抗議,弄得地產商不勝其煩,放棄收回物業。參與者大部分都是該區街坊,他們都不捨得失去這所書店和這棟僅有的老房子。現時,書店由十名義工以合作社的形式經營。
同一天,我也參觀了17世紀建成的De Pinto House(一位葡萄牙及猶太商人的故居)。原來,以上那場佔領運動不僅僅衍生了書店,也成功保留了這座歷史建築物。我站在門外思量了一會,想弄清這是一個私人還是公眾的空間。當時裡面有大約十人,大部分自顧自的看書、閱報、用電腦。又有幾個已達退休年紀的先生太太佔了長桌的一角,似在開會。一位老先生看我滿臉疑惑,主動問我是否需要幫忙。原來,他是推動這個文化空間的發起人之一。這裡既是一個猶太歷史博物館,又是一個圖書館,更是一個大家都可自由使用的空間,大約像油麻地的德昌里或活化廳。老先生笑言,這裡主要是他們這些老人家閒時沒事幹,一起討論哲學的聚腳地。當年,他跟附近街坊一起爭取保留建築物,還成功找到基金把這個空間持續發展。這裡就靠十多個義工營運。
社區民主與生活自主
短短幾天,有幸在荷蘭認識了兩個空間,都靠區內居民同心以佔領或眾籌等方式有幸保留,使我想到香港的問題。
香港新一屆區議會人馬塵埃落定,不少人對幾位傘兵當選而欣慰,認為是雨傘運動覺醒的延續。但是,雨傘運動的重要意義,並非單單是多了幾個人「覺醒」而願意承擔社會,而是群眾共同參與而出現的夏愨村。其實,民主的參與不是那一票而已,而是使居民自己生活自己揀,明白民主和生活的關係。 同理,區議會也不應只是一個管理區內事務的行政機關,而是要擺脫被政府簡化成「區議會的民主就只是有份投票」的狀態。區議會,應該是民主教育的關鍵。
讓我看到希望的不僅僅是選舉的結果,而是選舉的過程。特別是好些候選人致力重建「社區」的概念。其中較明顯的包括屯門建生的日青和置富的姚松炎:前者非常用功地透過Facebook 來解釋自己作為代議平台的意義,循循善誘建生居民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共議」取代傳統由上而下的「爭取」模式;後者更用上幾年時間把「共議」付諸實行,具體地實踐社區民主。當有區議員開展平台,讓區內民眾由下而上提出需要,參與決策,該區的建設肯定更適切。參與過,就會明白自己參與的重要性,也減少無謂的建設。民主意識從地區開始建立。既然自己有份於區內事務,自然更有歸屬感,更有鄰里之情,更容易有難同當,或更積極參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盼望幾位雨傘奇兵及各位社區工作者能好好利用自身的角色和資源,為香港人重塑自己的居民身份,參與建造自己的社區,不要讓香港失去更多利東街。
作者為卜TATTAT 民間二手書運動發起人
文章原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6年1月11日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